曹七巧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都挺好的苏母VS金锁记的曹七巧(1)

《都挺好》终于大结局了。剧中所有的人物都走向了他们自己的命运:明玉命运的翻盘与自己的和解,明成必经的挫折与醒悟后的奋斗、明哲愚孝的光环散去回归家庭的责任,苏父内心的懦弱与最后亲情的表露……电视剧的结束也挡不住剧本对大家冲击力,大家的议论仍旧热情腾腾,除了原生家庭、妈宝男、重男轻女等话题,大家也将所有的矛头一致指向一个人——苏母,认为苏家遭受的所有“原罪”都源于她,可又有谁关注苏母悲剧的一生,谁又会想去了解在她生命嘎然而止的瞬间,她想的又是什么?

她悲剧的一生,让人不免想起同样屈服于现实、同样毁女不倦的曹七巧,她们的命运谁又比谁更悲剧?她们的悲剧是时代的错,还是家庭的罪?

曹七巧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都挺好的苏母VS金锁记的曹七巧(2)

不同年代,相同的物化

谈《都挺好》,怎么也绕不开“原生家庭”,然而,谁又没有属于自己的“原生家庭”呢,苏母是,曹七巧同样是,而且极尽相似,虽然年代不同。

苏母身处原生家庭,因为弟弟要入城,则将她嫁入城里以换得弟弟入城的机会。所以,她的婚姻的是交换,是家庭利益的牺牲品;而曹七巧本来是麻油店老板的女儿,长得颇有韵味,活泼开朗。可是哥嫂贪图钱财把她卖给了姜家。她本可以反抗,就算反抗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因为姜家是名门望族(为了金钱),她又爱上姜家三少爷(为了和她和姜三少爷的爱)放弃了反抗放弃了真爱她的人),曹七巧成为姜家姨太太,至此,在她心理畸形的路上越走越远,彻底真正沦为遗老家庭的牺牲品。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缘由,但为了利益,导致她们被迫牺牲自己的感情,进入自己厌弃的婚姻。可以想象她们内心也曾挣扎过,最后仍旧选择了妥协,选择屈从现实。因为社会的原因,曹七巧被物化、奴化得更为严重,以至最后完全被情欲、金钱控制,成为一个心理畸形的疯妇。

假设,如果她们放抗,她们的命运会改变吗?

曹七巧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都挺好的苏母VS金锁记的曹七巧(3)

同样腐烂的原生家庭,也可以有不一样的命运走向

然而事实上,她们无从反抗。当命运轮回,她们的女儿将会如何?

在剧中,明玉与母亲彻底的决裂,是从苏母说:“你是个女孩,你怎么能跟你两个哥哥比呢,我只负责养你到十八岁”开始的。苏母对待明玉的心情是复杂的,因为明玉的出生苏母失去了去上海发展的机会,还让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母亲把自己内心对命运的怨恨投射到明玉的身上,一是内心重复原生家庭对她作为女儿时对她的利用与抛弃的恨(对儿子宠爱对女儿冷漠),一方面是明玉再次让错过重回自我梦想的怨,让她至始至终都无法对明玉释放原有的母爱,她几乎忽视女儿的一切诉求,不管生活还是学业。

而明玉无论如何想摆脱母亲对她的影响,但总会在她身上或多或少看见她母亲的影子,她的要强她的执拗,都来源于母亲,她对亲人、对下属的冷漠也来源于她的母亲。这点,在明玉在警察局里失控地责骂父亲时,父亲苏错把明玉当成苏母而晕倒的那一刻,明玉身上母亲的烙印可谓是淋漓尽致。

回到长安身上。曹七巧对待长安的方式,则呈现出是一种非理性的控制。她自己没有上过学,于是她以“学堂人多嘴杂”的借口让长安退学,还让长安裹脚;她自己没有得到好的爱情与婚姻,所以她不惜拆散长安与初恋童世舫的感情,甚至还带着女儿长安抽鸦片……她控制女儿,以“一个疯子的审慎与抚智”,也包含着对夫姓名姜家的报复,对女儿强行灌输她的观点“什么都不可信,唯有金钱”,以至亲手断送女儿的幸福。长安也渐渐成为一个复制的曹七巧:每逢她单插着裤子,扠开了两腿坐着,两只手按在胯前路出的凳子上,歪着头,下巴搁在心口上凄凄惨惨瞅着对面的人说道:一家人有一家人的苦处呀,表搜,一家有一家的苦处——谁都说她是活脱的一个七巧。

然而,同样处于一个母爱“匮乏”的家庭,然而女儿们的命运却两级分化、迥然不同。看得出,无论是苏母还是曹七巧,她们对自己本身的遭遇是有所察觉的,甚至都或多或少地进行过反抗,当她们将命运的怨恨投射到女儿身上后,女儿的走向却不尽相同。长安是妥协的,她没有抵抗住母亲的影响而完全被异化,所以至始至终没有反抗,没有便捷,一次一次地放弃重新改变的机会,母亲要求她退学她只是懊恼,没有思考过她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只是顾及面子,主动提出退学,对待爱情是退缩的,胆怯的,所以最后的结局是无比苍凉就像那天的光景:长安悄悄地走下楼,玄色花绣鞋与白色袜停留在日色昏黄的楼梯上。仿佛停了一会,又上去了。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

庆幸的是明玉是积极的、反抗的。对于母亲的控制与偏心,明玉申讨过:你们生了我,却不好好养我,为什么?她与家庭决裂,不放过任何一个改变自己的机会,自己赚钱养活自己,用自己的智慧让命运垂青于她,从一个小小师范生,成为销售,干到公司的高层,都是明玉内心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撑着,她用她的行为彻底诠释:再烂的原生家庭,也挡不住想要重生的心。

曹七巧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都挺好的苏母VS金锁记的曹七巧(4)

同样都是悲剧,是时代还是家庭的错

有人说,为什么看《都挺好》,都能看出自己身上隐射的问题,彻底撕开了原生家庭,这说明这是最普遍的家庭问题;同理,如果大家看《金锁记》,看到曹七巧,则会认为这是社会问题,是这样的吗?

而曹七巧的被迫选择的婚姻,但在婚姻中,她所有的思想呈现的都是旧社会的遗毒,。曹七巧本人就是她自己各种巴望、考虑、情感的努力,她用青春换了金钱,却也被金钱困住,被妇德困住,当一切都无法再反抗时,她报复在子女身上_在丈夫过世后,行使“父权”,用鸦片捆绑子女,告诉子女金钱比其他都重要,甚至不惜余力地迫害子女婚姻,让整个家庭看不见一丝光明。她的悲剧更像是旧社会体制下难以逃脱的结局,因为从开始嫁入姜家,似乎我们就能看见结局。

然而,苏家确实有改变的希望,因为时代的改变,我们看到了家庭关系中男女的平等,没有夫权,也没有奴性。虽然大家一致认为苏家的原罪都是苏母导致。如果深入思考,则会发现,苏母的强势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苏父的懦弱与无责任感,苏家大小事务都是苏母代为行使父亲的权利,成为家庭的定海神针。而父亲的退后导致家庭关系的不平衡,苏母内心需要的感情,则以对儿子关怀备至,对女儿冷漠无情表现出来,但是她没有因为内心的怨恨而对子女仇恨,她对子女是奉献的(除开女儿),对生活是积极改变的,所做的一切,仍旧在理智范畴。假设,苏父可以强大,让苏母在苏家能感受到原生家庭感受不到的温情,她会改变吗?

家庭的一切都投射在每个人身上,没有哪个人是原罪,家庭的成长与和谐来自于家庭所有的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原生家庭阳光如花,不如看看家庭属于哪种花,适宜的方法才能避免悲剧的一再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