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便面品种和口味琳琅满目的今天,有好多人还时时怀念着一个“古老”的品牌。对,那就是华丰“三鲜伊面”!黄橙橙的袋子,四个蓝色的大字,中间一碗面上面有鸡蛋青菜虾,煞是诱人。

毫不夸张的说,这一小袋方便面,或许真的不是一袋食品,而是那一代人的生活、那一代人情感,以至于让人怀念至今,特别在80后一代,应该是抹不去的、带着无限乐趣和美好的记忆符号。至今好多人都还记得港星肥肥所做的那个电视广告吧。

三鲜伊面80后的回忆(那个曾经的三鲜伊面)(1)

肥肥在做电视广告

那时的小伙伴们,自动为厂家发明的多种吃法,传统的泡着吃、煮着吃、伴着吃、升级版的炒着吃等等,但最让小伙伴们不能自拔的是:拆开包,拿出那仅有的小粉包,然后将面块捏碎,再撒入调料,捏紧袋口,上下左右各种姿势高频率大动作摇晃,然后一口一口的将碎面放在嘴里——脆的不要不要的、香的不要不要的、鲜的不要不要的,那叫一个爽!将面块捏碎的声音是那样的愉悦、来回摇晃的时候是那样的洒脱!最后,将吃剩的调料残留倒在手心里,深出舌头旁若无人的舔啊舔,眯起眼睛用来回味无穷......

三鲜伊面80后的回忆(那个曾经的三鲜伊面)(2)

捏碎后潇洒摇晃

正是这群小伙伴们的推动和激励,市场上才有了干脆面。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说起方便面就是华丰,提起华丰就是方便面,三鲜伊面几乎就是方便面的整个世界。

有朋友不禁要问?康师傅不是第一品牌吗?事实是,华丰风靡全国时,康师傅还没出生呢(92年在天津产出第一包)。什么?统一?统一方便面98年才来。某龙94年、某象96年......

现在的方便面品种和口味那么多,为什么好多人还依然怀念着那个三鲜伊面呢?是当初生活水平低、食品不丰富才有如前所述的潇洒吃法吗?错!当时可供小伙伴们选择的食品已经很多了,况且市场上也有北京麻辣方便面、无锡中萃方便面等同类产品,为啥只有三鲜伊面才让人如此癫狂呢?

三鲜伊面80后的回忆(那个曾经的三鲜伊面)(3)

现在版三鲜伊面

答案是:质量!对,就是产品质量!从口味到面块——干吃带鲜味的脆香,久泡久煮劲道不断条,调味料虽简单,但那种略带微辣的朴实鲜美,无与伦比。现在的产品油包、酱包、蔬菜包、醋包一应俱全,白白胖胖的面块分量十足,但无论如何也不会有那种曾经的感觉。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记得是91年,鄙人奉命去全国各地考察方便面企业,辗转北京、天津、无锡、上海等地后,最后来到珠海的一个偏远小镇平沙,大名鼎鼎的华丰总部就坐落于此。

不久后鄙人加入了华丰,便有了几年和三鲜伊面的深层接触机会,这时才找到了这宝贝儿质量好的真实原因。

三鲜伊面80后的回忆(那个曾经的三鲜伊面)(4)

平沙总部

原料的选择毫不含糊。所用面粉的面筋值达不到坚决不用、灰分杂质等有一点超标坚决不用,用于面块炸制的棕榈油全部是东南亚大品牌原装进口、达不到度数要求坚决不用,油炉中的棕榈油严格定时更新,以确保面块的口感和健康指标。

刚开始的几年,华丰三鲜伊面只有一个粉包,其主要原料就是虾粉、虾碎、食盐、味精、胡椒粉、香葱粉、固体酱油等几种,没有现在五花八门的香精,吃起来鲜的自然、鲜的舒服。

有这些就够了吗?不,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了!

三鲜伊面怎么就泡吃倍爽、干吃更棒呢?那时用真正熬制的鸡汤和面!亲眼所见,亲身体会。车间专门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房间,一个容量很大的工业用高压锅,众多去毛净膛的白条鸡扔进高压锅,炖熬出原汁原味的鸡汤,用于和面!蒸炸出的面块微黄,味道不好才怪!(当然,出鸡汤后还有冷却、去渣、去油等工艺过程才能和水等按比例调用)。

三鲜伊面80后的回忆(那个曾经的三鲜伊面)(5)

鸡汤

当今,这个品牌还在,这个三鲜伊面还在,只是风光不再。虽打着怀旧的旗号,但那一代“过来人”尝了以后,不禁慨叹:找不到那原来的感觉了,剩下的只有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