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卿

苏少卿(1890-1971),徐州人。票界名宿、戏剧评论家。字相辰,艺名寄生。自幼喜爱京剧,曾发表过大量有关京剧、昆曲等戏曲剧种的文章。苏少卿对全国名伶名票在艺术上的得与失,大都进行过评论,实为伶人知音。他主编过《戏剧半月刊》、《大戏考》、《袖珍戏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应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之约,长期主持广播京剧讲座,为传扬京剧艺术做了大量工作。1956年经梅兰芳介绍至北京中国戏曲学校任教,为培养新一代艺术人才勤奋耕耘。

昨天有位朋友偶然到敝斋来谈,说到:“近见一堂会戏,多名票演唱,可听的固然不少,而初次尝试的亦居大半数,笑料迭出,颇足解颐。又合唱坐宫的四郎及公主,手上各御钻石戒指,珠光宝气,平添不少华贵气象,又见演《空城计》之卧龙先生,执羽扇之手,亦有钻戒在指,城楼弹琴退敌时,频摇其羽扇,而光线闪烁不定,好像孔明扇中有何法宝,司马之退兵,或因见此祥光瑞气而始疑耶?”

诸葛亮扇子上镶了一颗钻石(诸葛亮戴钻戒)(1)

清宫戏画之《空城计》

金刚钻之为物,重于番胡,吾华自有租界以后,始有效尤者,伶人台上演戏,初无敢御此者,闻女闾中四大金刚林黛玉上台演纺棉花一类小戏,手上戴大钻石以为炫耀,此为钻戒上台之开始,其实已背剧情,张三一去三年不归,妻因贫乏,乃事纺绩。何有钻石之至,若犹有此,则棉花不必纺矣。

诸葛亮扇子上镶了一颗钻石(诸葛亮戴钻戒)(2)

芙蓉草之萧太后

后女伶张文艳之演小戏,亦御钻戒,渐成风尚,然小戏则然,演正戏虽女伶不用此物,男伶初御此物者为谁已不可考。探母中之萧太后,芙蓉草扮此角,必戴一钻戒,此事不到十年,辽后为番邦贵妇,公主为其所生,胡俗不必与中华同,杨延辉本华胄,居番十五年,即染胡俗亦戴钻戒已说不过去。而志扶炎汉之诸葛忠武公,于身临大敌之候,而竟好整以暇,手御钻戒,羽扇频摇,则与杨延辉之过失,又不可同日而语,票友虽公余游戏,亦不可不自尊重耳。

(《戏剧春秋》1943年第5期)

光风霁月的梨园

久已被人遗忘的

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