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名句(名句诵典知否知否)(1)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人间词话

李清照的这首小令,很是精巧,很容易就让人感觉到一出微型情景剧。

彼时,她虽然还是无忧无虑的年轻女子,但偶尔也会莫名地伤春悲秋一下。在某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她一边喝着酒一边感叹雨打花落、春光将尽的可惜。于是就多饮了几杯,醉意浮上来,睡意也渐浓了。

翌日早上,她悠悠转醒,但似乎残存的酒力仍没有完全散去,就那样懒懒地拥着被子,看侍女走进来轻轻卷起她的帘幔。

这时她想起了园中的海棠,便问侍女:“海棠花现在怎样了?”

整日忙忙碌碌的侍女其实并没有注意过海棠如何,就胡乱地答:“还像昨天一样好。”

听后她笑了,嗔怪道:“你可知,经历了一场风雨,经过了时间的推移,这个时节,叶子一定更大更绿了,而花儿必是在枯瘦与凋零。”

那时的李清照,虽然内心深处也带有多愁善感的情绪,但仍然可以恣意地饮酒,惬意地酣睡,或许她还想象不到,若干年后,当她真正地经历过家破人亡时是怎样的感觉。

与她琴瑟和鸣的丈夫病逝,而她的祖国北宋也灭亡了。然后她被迫南渡,一路颠簸,一路坎坷,艰难的境遇里,她保不住自己的家产与文物,一颗心变得清冷而萧瑟。

花开花落,人事更迭,望不见的未来,回不去的曾经。

只是不知道,那时她还能不能回忆起多年前那个晚春的早上,会不会还惦念着旧日家中的那一株海棠?

文史拾遗

卷帘人

关于这首词中的“卷帘人”,人们多认为指的是“侍女”,《诗余画谱》中即将卷帘人画成一个侍女。且不少诗歌均是将“卷帘”与侍女挂钩,如卢仝《楼上女儿曲》有“谁家女儿楼上头,指挥婢子挂帘钩”,张枢《瑞鹤仙》也有“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

但学界对此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学者指出“卷帘人”应该是词人的丈夫,因为词中所写悉为闺房昵语,很是私密,所以应该是不允许第三人介入的,如果是同丫鬟对话,就大煞风景,索然无味了。

惜花伤春

此词系化用韩偓《懒起》中四句“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感海棠花事以咏闺情。“绿肥红瘦”四字既蕴涵着词人对落花的感伤和伤春之思,同时也包含对青春易逝的感叹。

惜花伤春是一种思想寄托,其中往往包含了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古往今来有无数的文人为其赋诗作词。晏几道《鹧鸪天》中有“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拼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以少女惜花表达青春易逝,好景不长的深意。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借花凋谢的不可抗拒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对时光流逝的惆怅和无奈。

李三瘦

李清照有诸多雅称别号,如易安居士、婉约宗主、李三瘦,其中“李三瘦”最为奇特。所谓“三瘦”,是指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词,来形容花容人貌,并创造了三个因“瘦”而名传千古的动人词句: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在李清照笔下,“瘦”有着奇特的魅力,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联想,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