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位好友聊天,他说遇上烦心的事,觉得委屈、愤怒、不公。我建议他看看《拆弹专家2》这部电影。
这部由刘德华、刘青云、倪妮主演,邱礼涛执导的香港电影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和口碑,更在于电影反映的现实问题,给我们很多遐想和思考的空间。
它敲响了一个警钟:要警惕心中愤怒的炸弹,它可以摧毁一切。
作家毕淑敏在《珍惜愤怒》一文中写道:唯有愤怒是十足的赤金。它是石与铁撞击那一瞬间痛苦的火花,是以人的生命力为代价锻造出来的双刃利剑。
既然是“利剑”,那一定有威力。“双刃”说明还具有两面性。所以,珍惜愤怒、控制愤怒,很重要。
在2020年岁末上映的《拆弹专家2》,一开场就用不亚于好莱坞大片的震撼场面给我们展示了:“失控的愤怒”是多么可怕。它已经不是寒光凌凌的利剑那么简单,而是火光冲天、排山倒海的核爆炸。
男主人公潘乘风,原本是一名出色的拆弹专家。技术高超,舍命救人。
在和战友阿文一起拆弹、成功解救人质时,他主动断后,引爆了意想不到的另一个炸弹。他被炸断一只腿。
安上假肢的他顽强地进行康复锻炼,体能考核还超过了警队要求。阿风认为:技术、体能达标就该恢复拆弹工作。
故事讲到这,画面突然黑了,跳到了5年后。阿风神秘地出现在两次炸弹恐袭现场,并在酒店爆炸中受伤失忆。
阿风究竟是恐怖分子还是警察卧底?
影片围绕这个疑惑讲故事,巧妙地让观众和失忆的阿风一起寻找答案,真相慢慢清晰。
1. 与其说炸弹是人制作出来的,不如说是心中的愤怒制造出来。
当年,阿风复职拆弹的申请被驳回,理由是“残障人士不能继续做拆弹工作,只能做其他非前线的工作”。警局怕万一拆弹出事故,市民会以任用残障人士拆弹为由指责警局。
被领导无情驳回后,阿风把希望寄托在舆论支持上。于是,在警局授勋表彰会上,阿风上台后,突然举起“警队忘恩负义,用完即弃”的横幅,在场新闻媒体纷纷拍照报道。
然而,再一次事与愿违。媒体一边倒,对阿风此举的评价全都是:袭警!
在好友面前,阿风愤怒地呐喊:不理我不要紧,理一下什么是公义,什么是真相?我为自己争取而已。
“一起去投诉、抗议!投诉、抗议!”他不停地拍打着桌子,怒火已不可抑制。
冰冷的制度带给阿风重大的心灵创伤,心中的愤怒象一颗炸弹。
阿风摘掉警牌,离开警队,干起修理工。
好友阿文劝他接受现实,警局不会因某个人而改变制度,他埋怨阿文不能坚持站在他这边;阿文热情地想拉他回到战友圈子,兄弟们都很想他,阿风拒绝了,说话语气也变得夹枪带棒。
女友庞玲认为“用完即弃”说法不妥,劝他看看心理医生。他怒骂庞玲不理解他,断绝恋情。
主动远离关心他的亲友,封闭自我加速了心中炸弹的形成。
作为观众,看到“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情节很揪心。我们会发现有两个矛盾,会思考:面对矛盾,个人和社会该如何处理?
第一个矛盾是:个人意愿和现代社会强调的普遍价值观、秩序的矛盾。
阿风认为,失去拆弹工作就意味着否定自我价值,甚至活着的意义;警局是不敢负责任,一次机会都不给他。而警局认为,给阿风安排文职是对因公致残警员的福利待遇,也是对个人、对社会最不会出错的稳妥选择。
面对第一种矛盾,个人要清楚,虽然有维护自我意愿的权利,但也要做好失望的心理准备,更不能操之过急。因为一个单位、一个社会的制度和规则的改变、完善是需要时间和时机的。
而作为领导层,不该用冰冷的口吻、高高在上的姿态拒绝了事,应该换位思考,更尊重人的感情,平等对话。甚至主动进行民意调查,来确定阿风是否恢复原职。对于有功之人合理变通制度、人文关怀多一点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第二个矛盾是:个体自由表达和新闻媒体表达的矛盾。
阿风觉得自己曾经是拆弹英雄,媒体应该声援他。但是他忘记了,新闻媒体首先是一个复杂的、利益权衡的系统。
面对第二种矛盾,阿风在急躁之下“忘恩负义”、“用完即弃”的表达就偏激了,是站在个人意愿没有被满足的立场作出的片面批判,本身就不利于和媒体理性沟通。
假设他能在台上平静、诚恳地说:我虽因公残疾,但我仍然胜任拆弹工作,欢迎社会人士监督我的体能和技能考核。我理解警局安排非前线工作是想照顾我,但是,我希望恢复拆弹岗位,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这样表达或许会赢得媒体的同情、客观报道和舆论援助。
而媒体相对个人来说,是强势一方,对突发事件需更冷静地报道全部事实,而不是急于下结论,要平衡“服务政治、经济、公众利益”三方面关系。长远来看,这样的舆论导向更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发展。
无法排解的愤怒扭曲了认知,导致阿风成了恐袭成员。他是怎么看清自我的?影片后面的演绎也很精彩。
2. 人性化的理性沟通、避免对立,放下仇恨才能发现心中的炸弹。
炸伤后的阿风被逮捕,医生诊断他为“失去陈述性记忆”。这类病人记忆恢复时间不确定,仍然会记得自己的技能,但是,性情可能改变,可能会建立一套新的是非观,甚至变成另外一个人。
前女友庞玲根据这个结论,提议编织一个善意的谎言,让阿风认为自己是警察卧底。这样来帮助阿风建立新的是非观,将功补过、协助警方彻底打掉恐袭组织“复生会”。
警方通过了提议,并请脑神经和临床心理学专家制定、实施了“植入记忆”方案。植入记忆里就有庞玲的手机号。
潜意识里阿风还记得庞玲的样子和名字,这种情感联系有利于重建信任、确认“虚假记忆”。
阿风制造混乱,逃离医院,他急切地想知道自己是谁。上网查“潘成风”资料,又拨通了“植入记忆”中庞玲的手机号。
避开警察通缉,庞玲约阿风秘密接头,把阿风怎么辞职的真实故事和怎么成为卧底的虚假故事连起来,告诉他。减轻了他对自己身份和处境的恐惧。
庞玲带阿风去了一间精心布置的屋子,告诉阿风这是他失忆之前当卧底的住处。房间里放满了他们恋爱合影和以前用的假肢。阿风内心仍很迷茫,对庞玲说:我可以抱你一下吗?
庞玲抱着他说:“你信我,你就是警察。你不信我,就是恐怖分子。你问问你自己:潘成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这些语言和行为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他稳定情绪,避免因身份焦虑导致冲动选择。
看到这段“柳暗花明”的情节,我们会思考:5年前,阿风由救人英雄沦为仇恨社会的极端分子;现在,阿风由恐袭分子变成警察的卧底,是什么在左右这种转变?
首先是沟通方式的转变。
领导层不像之前,不知变通,而是找来医学专家,科学、人性化地处理人的观念问题。
庞玲没有正面冲突,直接指出阿风不堪的现状,简单粗暴地灌输观念给对方,而是善意的欺骗。从情感细节入手,用温暖场景,启发性的话语引导他思考,产生自我确信。
不像5年前直接了当说“你应该去看心理医生”这种正确而缺乏人情味的话。
其次是认知的转变。
电影设计了让阿风失去记忆,从而比较容易改变其认知的桥段。它告诉我们:转变认知才能走出偏执。
在双方良好的沟通态度,被植入“虚假记忆”作用下,阿风终于有机会客观审视过去的自己,冷静面对曾经的伤痛、仇恨。但要拆弹,需要付出更多。
3 . 重启善良、仁爱、勇气、正义,最终拆掉愤怒的炸弹
将信将疑的阿风网络联系上恐袭组织,戴上庞玲给他的具有定位和录音功能的手表,以卧底身份重回复生会。
在电视新闻中,他发现,自己被警察看守的住所并非庞玲那晚带她去的地方,便明白了“之前自己并不是卧底”,他由警察变恐袭分子却是事实。于是,心灰意冷,摘掉手表,打算继续当个恶人。
可是,当他看到恐袭分子阿辉制造的炸弹事件直播时,良知被再次唤醒
他重新戴上了那只手表,连夜见了庞玲。告诉庞玲:复生会说的“大卫”是一种核弹,“复生日”是恐袭行动代号。
同时,他和庞玲摊牌,说已经识破了卧底的谎言。但他赞同用这样的方式来赎罪。这一次他自愿当上了警察卧底。
阿风人性中的善良,激发了改过的勇气,也让庞玲主动给阿风一个拥抱,一个吻,表达了肯定和关爱,这让身处孤境的阿风坚定了赎罪的信念。
然而,阿风密会庞玲被复生会发现,他被绑在了定时炸弹上。
头目马世军试图给阿风洗脑。他自诩复生会是梁山好汉,恐袭行为是替天行道。
他告诉阿风,他们曾经是互相关心的少年好友。
阿风断腿后离开警局,两个想报复社会的人在网上重逢,共同创建了复生会,制定了“复生日”的恐袭计划。他痛斥阿风说:出卖复生会,就是出卖自己。
面对疯狂的过去、残酷的现实,阿风痛哭流涕地呼喊:求求你,求求你,停止恐袭好不好?
看到这,我们会想什么是真正的“勇气”?
此刻的阿风看起来那么卑微,像个懦夫,却是真的勇士。因为他敢于否定自己的错误,就像鲁迅说的“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对比5年前,阿风遭遇挫折时的激烈表现,表面上看他很强悍,其实,内心是不敢正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现实,也是一种胆怯。
影片中,阿风一点点地想起了复生日的行动内容,警方得以迅速出击。及时解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爆炸风险,阻止了香港国际机场及其核心基建被核弹炸毁,避免辐射污染物把人工岛变成废墟,20年内不能重建的惨剧。
阻击过程异常紧张、艰险。原计划把马世军驾驶的装有核弹、准备撞向机场的列车停在青马大桥上,但列车控制中心因中流弹无法制停列车。
危机时刻,阿风一个人守在桥上,等列车上了青马大桥后,亲手引爆他和阿文事先在大桥两端装好的C4炸弹。桥炸断了,阿风陪同列车、核弹、马世军一起掉进海里,所有炸弹在深海中爆炸。
面对惊心动魄的场面,我们会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正义”?
B站上大火的罗翔教授曾论述过两段话:
“如果维护正义不遵循法律,走‘程序正义’的途径,而是通过行侠仗义、冤冤相报的方式,幻想所谓‘结果正义’,那一定会导致更大的不正义。‘善良’的愿望却把人们带入人间地狱。”
“‘程序正义’虽然不能避免司法上存在某种错误,却是人们可以接受的有瑕疵的正义。”
言下之意,瑕疵是逐步修正的,而不是放纵个人激情、不节制个人欲望,不折手段来去除。
阿风创建复生会,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以为炸掉一个旧的,新建的就一定是完美的。事实是,他变成了施暴者。又何谈“正义”?
最终,在善良和仁爱的驱动下,阿风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勇气和正义,用同归于尽的方式向挚爱的恋人、曾经的战友、无辜的市民诚恳谢罪、道别,在黑白之间做出了决绝的选择。
影片对于个人的启示,让我们联想到许知远做客混沌大学时说的三段话:
“对于时代,保持怀疑、保持愤怒,但要相信时代的自我修正性”。
“批判要有效,必须从自我批判开始。认为所有问题跟我没有关系,只是别人犯的错误,或是这个社会犯的错误,这种排除掉自我的批判是非常不负责、非常草率的,而且会带来不必要的冲突。”
“如果,批判从自我出发,会带来新的彼此谅解和新的激发。”
影片对于社会的启示,也不言而喻:
持续完善规则,更细致,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全民心理健康建设;加强全社会法治思维,客观看待法律的局限性、滞后性,坚持法治建设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结合的。
这部电影折射出现代人容易焦虑、愤怒的一面,究其原因是世界变化越来越快,不确定性越来越多。
面对变化,我们需做好顺应,坚守初心。
在春意盎然的四月,我与朋友共勉:假如生活让我们流泪,就用智慧的眼睛重新发现人间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