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零时,京广大通道空域结构调整方案(南段方案)正式启用。北京首都至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的航班单程可节省约125公里。

“单上单下”双车道

变“双上双下”四车道

京广大通道空域结构调整方案(南段方案)正式启用,标志着连接我国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两大世界级城市群的南北空中交通大动脉将由原先“单上单下”的双车道变为“双上双下”的四车道,进一步提升运行安全和飞行效率。

据了解,京广大通道空域结构调整是民航空中大通道建设以来影响范围最广、军民航协调最充分、准备时间最长的一次。从规划到最后实施历时8年时间。方案涉及京广沿线7个省区(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江西)、2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以及香港、澳门特区,影响145个机场,占全国运输机场总数的57.1%。其中,千万级机场8个。

5月19日启用的京广大通道南段方案主体由两组4条航线组成,主要是将湖北区域以南的原京广航路(A461)进行“平行单向化改造”,同时打通京广分流航线(W45)至粤港澳大湾区的衔接部分,再结合西侧W102航线,实现“两上两下,单向循环”的大通道格局,有效串联起北京两场、天津、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重要区域性枢纽机场。

国内最小商业航班(京广空中大通道启用)(1)

据统计,京广大通道南段方案共新辟及调整19条航路航线,新增航线里程2313公里,调整优化13个机场相关进离场飞行程序,调整班机航线走向约5000条。

运行安全方面

每日将减少京广大通道沿线航路航线交叉汇聚冲突调配次数约572次。

节能减排方面

北京首都至香港、深圳、珠海、澳门的航班单程可节省约125公里,全年可节省约318万公里里程,节省燃油约1.7万吨,减少碳排放约5.4万吨。

飞行流量方面

京广大通道空域方案实施后可降低京广沿线主要拥堵航路点飞行流量,最高可降为实施前的67.1%,将大幅缓解航路拥堵情况,有效提升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间航路通行能力。

国内最小商业航班(京广空中大通道启用)(2)

预计可提升近40%的空域容量

自2013年底京昆大通道开通以来,我国民航已相继顺利开通6条空中骨干大通道。此次实施的京广大通道是“10 3”条空中骨干大通道规划建设中的第7条大通道。

方案通过优化调整京广主干航线和沿线枢纽机场空域,提升整体运行效率,经测算,预计可为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及沿线地区航班提升近40%的空域容量,对推进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沿线地区经济建设,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据统计,京广A461航路拥有日均1000架次左右的繁忙航路点6个,日均超过600架次的繁忙航段10个,是世界最繁忙航路之一。理顺京广航路航线,对于解决全国性的空域拥堵问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战略意义,也将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促进作用。

截至目前,京昆、广兰、沪兰、沪哈、沪蓉、中韩、京广7条空中大通道相继开通,标志着我国已逐步构建起全国民航航路航线网络基本构架。

来源 |央视新闻、广东卫视、广东新闻联播来源: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