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烟雨客

文以人传,还是人以文传,似乎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毕竟对不少名门望族来说,的确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地位,让一些诗文因此流传。

比如历史上很多皇帝也喜欢写诗,虽然乏善可陈,却保存完好,有的皇帝居然留下上千首作品。

西湖歌舞几时休原诗 西湖歌舞几时休(1)

当然,对不少并无显赫身份背景的读书人来说,人以文传,才是正道。除了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之外,还有这首题临安邸,其作者都因其诗而流芳千古。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生活在南宋的林升,不仅生卒年不详,事迹也几乎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我们能知道的信息是,他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人,大致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据民国《平阳县志》、《西湖志》等地方文献载,林升大约生活在南宋绍兴至淳熙之间。

既然史籍无载,有人就去查平阳、苍南两县的林氏谱牒。通过调查,也发现了一些林升的家族情况。

西湖歌舞几时休原诗 西湖歌舞几时休(2)

据平阳八丈《林氏宗谱》(今日苍南县灵溪镇百丈村,谱系清乾隆辛亥年(1791)编修)载:“林升,字云友、梦屏,葬西程山,娶渡龙(今苍南灵溪镇)杨氏,生雄、熙。”林升系灵溪厦林迁始祖林时鸣四世孙。两宋绍兴前后儒士,谱中未注明其有无获取功名。而其子林雄,谱载为“宋绍兴廿七年(1157)武进士授承议大夫……

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题临安邸》的作者林升系林护的七世孙,原平阳县荪湖里(今属苍南)人。四世祖林时鸣迁居奄江,为厦林始祖。厦林今称“下林”,在苍南灵溪镇境内。

西湖歌舞几时休原诗 西湖歌舞几时休(3)

先不说这一考证是否准确,我们唯一可以确认的是,林升其人,是因为这首题临安邸而名垂千古的,他的诗文观照现实,并且敢于在临安的闹市中题壁写诗,直接讽刺那些醉生梦死的当朝权贵,也可谓一士之谔谔也。

林升流传下来的诗文很少,能够找到的是下面这两首。

长相思

和风熏,杨柳轻,

郁郁青山江水平,

笑语满香径;

思往事,望繁星,

人倚断桥云西行,

月影醉柔情。

西湖歌舞几时休原诗 西湖歌舞几时休(4)

这首诗写得很有风情,在断桥边,看着江水青山,听着笑语盈盈,心中的柔情也被唤醒,沉醉在月影中了。

洞仙歌

飞架压水,虹影澄清晓。

桔里渔村半烟草。

叹今来古往,物换人非,

天地里、惟有江山不老。

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

一剑横空几番过?

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

归去也,林壑洞门无锁。

认云屏烟嶂是吾庐,

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

西湖歌舞几时休原诗 西湖歌舞几时休(5)

这阙洞仙歌,的确有超然出尘的意趣,古往今来,可不是物是人非,也只有这江山不老,岁月恒新。

沉醉在西湖歌舞中的南宋王朝,早已灭亡了,可是林升的诗,依然题写在临安闹市,题写在无数国人的心中……比起那些短命的王朝,这才是真正的不朽。

西湖歌舞几时休原诗 西湖歌舞几时休(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