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9年10月8日),由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通车,至此,长江武汉段共建成10座大桥,另有1座大桥(青山长江大桥)在建。

武汉杨泗港大桥最新动态信息(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今日通车)(1)

杨泗港长江大桥创下的世界纪录

中铁大桥院副总工程师、杨泗港长江大桥总设计师徐恭义:

  考虑到通航和交通量等因素,大桥设计主跨1700米,一跨过江。这个主跨跨度让大桥成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层悬索桥。

大桥建设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 主桥跨度1700米,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层悬索桥;

• 主桥设置双层双向12车道,是世界上通行能力最大的公路桥梁;

• 大桥主缆设计张力6.5万吨,采用世界上强度等级最高的主缆钢丝;

• 大桥设置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观光道等,集过江交通与观光于一体,是长江上功能最完备的桥梁。

中铁大桥局副总经济师、杨泗港长江大桥项目经理罗瑞华:

  除了主跨跨度大,杨泗港大桥还具有设计结构新、建筑材料新、使用功能新、建造技术新这“四大四新”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创下多项世界纪录。

“四大”

主桥跨度大。主桥跨度1700米,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层悬索桥。

通行能力大。主桥设置双层双向12车道,是世界上通行能力最大的公路桥梁。

基础规模大。锚碇基础采用直径98米的圆形地下连续墙结构,为世界上最大的圆形桥梁基础;主塔沉井基础平面尺寸超过3000平方米,位于世界前列。

设计荷载大。大桥主缆设计张力6.5万吨,吊索设计拉力500吨,均为世界最大。

“四新”

结构设计新。双层桥面设计既满足桥梁自身功能要求,又充分考虑城市规划和道路匹配性;主桥钢桁加劲梁采用全焊接结构,为国内大跨度桥梁中首次采用。

建筑材料新。主缆采用标准抗拉强度为1960兆帕的高强钢丝,是国内采用强度等级最高的桥梁钢丝材料。

使用功能新。大桥设置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观光道,集过江交通与观光于一体,是目前长江上功能最完备的桥梁。

建造技术新。大桥2号桥塔底节钢沉井下水时重量高达6200吨,是国内外采用气囊法下水重量最大的沉井;主塔沉井下沉首次采用超厚黏土层条件下超大沉井下沉新技术;主桥加劲梁首次采用千吨级整体吊装,全焊接新技术。

杨泗港桥

杨泗港大桥为双层公路悬索桥,上层设置双向6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下层设置双向6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时速60公里。大桥两岸连接汉阳四新和武昌青菱、白沙洲、南湖。

这条快速路同时通车

除此之外,还有个好消息:10月8日上午,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与杨泗港长江大桥同时通车。此次通车总里程长10.39公里,其中杨泗港长江大桥全长4.13公里,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全长6.26公里。

8时许,不少市民在国庆节后第一个工作日选择驾车从杨泗港长江大桥上过江。杨泗港长江大桥东西两侧设3座立交进行交通疏解,汉阳岸主线高架与国博立交衔接,在晴川大道设置立交1座,在鹦鹉大道设置上下匝道,主线经国博立交与杨泗港快速通道四新段高架、江城大道等形成快速路网连接转换;武昌岸主线高架与武昌八坦立交衔接,在新武金堤路设置立交1座,主线经八坦立交与白沙洲大道高架、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高架形成快速路网连接转换。

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跨铁路转体斜拉桥。

杨泗港长江大桥成长历程

2014年

11月21日,杨泗港长江大桥项目建设合同签订。

2015年

5月22日,杨泗港长江大桥首个钢沉井下水。

10月15日,杨泗港长江大桥首个锚碇开工建设。

2016年

7月22日,杨泗港长江大桥北主塔沉井封底完成。

11月9日,杨泗港长江大桥南主塔沉井封底完成。

2017年

11月21日,杨泗港长江大桥北主塔封顶。

12月27日,杨泗港长江大桥南主塔封顶,大桥全面转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2018年

2月8日,杨泗港长江大桥先导索过江,南北主塔相连。

5月28日,杨泗港长江大桥猫道施工完成。

8月24日,杨泗港长江大桥主缆架设完成。

11月15日,杨泗港长江大桥架设首片钢梁。

12月29日,仅用36天时间,杨泗港长江大桥49片钢梁全部架设完成,至此,大桥主跨钢梁正式合龙,主体工程完工。

2019年

8月30日,杨泗港长江大桥“挂牌”。

10月8日,杨泗港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除杨泗港长江大桥外,中铁大桥局还在江城武汉承建了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二桥、天兴洲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青山长江大桥,参建了二七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军山长江大桥等桥梁。 放眼望去,一座座跨江大桥,恰似七色彩虹卧波,武汉也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桥城”。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10月15日通车,位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也是新中国桥梁建设的第一座里程碑。

武汉长江二桥

武汉长江二桥,1995年6月18日通车,是长江上第一座特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也是国家"八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大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下游6.8公里处,全长4407.6米。

军山长江大桥

军山长江大桥,2001年12月15日通车,设计为五跨连续双塔双索面半漂浮体系斜拉桥,主桥为钢箱梁,主塔塔身为花瓶型薄壁墩,索塔采用分离式倒“Y”型结构,这套方案在当时国内公路特大桥中属先行者。大桥主桥桥面全宽38.8米,设计为六车道,是当时国内最宽的深水特大公路桥,也是长江上最宽的桥梁。

阳逻长江大桥

阳逻长江大桥,2007年12月26日通车,一跨过江,主跨1280米,是当时中国第四大跨度悬索桥,其混凝土主塔首次采用了别致而美观的“剪刀”式钢斜撑。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2009年12月26日通车,是武汉市第六座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之后,我国第二座公铁两用大桥。大桥正桥全长4657米,主跨504米,在世界同类桥梁中创造了“跨度、荷载、速度、宽度”四项世界第一。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2011年12月31日通车,是武汉市第七座长江大桥。大桥建成时是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世界最大跨度结合梁斜拉桥。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2014年12月28日通车,是武汉市第八座长江大桥。大桥是世界首座三塔四跨结合梁悬索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上游2.3公里处,正桥全长3.42公里,桥面宽38米,设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

在建的武汉青山长江大桥是武汉市第十一座长江大桥。大桥是世界最高A型塔、世界跨度最大的全漂浮体系斜拉桥,全长7548米,主跨为938米钢箱及钢箱结合梁斜拉桥,桥面宽48米,是目前长江桥面最宽的桥梁。

来源:中铁大桥局集团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