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润年访谈完整(与董润年聊被光抓走的人)(1)


一道奇异的光柱降临地球,彻底打破了社会的平静与法则。在世界各地,失踪事件轮番上演,人们像是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在白光中。失踪者大多是成对消失,他们中有夫妻、有男女朋友,也有秘密情人。


根据这个规律,一个可怕的传言不胫而走:被光带走的,都是有爱情的人;留下来的,则是被爱情抛弃的人……


在这样的传言下,整个社会陷入了恐慌。失踪事件固然可怕,但留下来的夫妻、恋人更加不安。他们面面相觑,关系变得不堪一击,猜忌、背叛、决裂,人性的种种阴暗面更是展露无遗。


董润年访谈完整(与董润年聊被光抓走的人)(2)


据说,爱情是一种量子纠缠。两个相爱的人无论相隔多远,最终都会走到一起。这似乎是一种宿命,但真爱到底是什么?一种只能维持短暂时间的情绪?一种随着婚姻消亡的关系?还是一种可以贯穿一生的美好?当爱情虚伪的假面被无情撕下,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董润年在导演处女作《被光抓走的人》中向我们抛出了这样的一个哲学命题,却又用一种新奇大胆的表现形式将其拉回现实生活。他用一个超现实的概念“逼”你审视自己,直击爱情痛点。在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就像是一个寓言,它是如此的不真实,却又真实到令人倒吸凉气。


“在这部电影中,‘光’是对爱情的考验。而在现实生活中,爱情的考验是无处不在的,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那些离开的人就是‘被光抓走的人’。不管他是跟别人走了,还是自己消失了,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机会重新思考爱情、审视生活。”


董润年访谈完整(与董润年聊被光抓走的人)(3)


你多久没和自己沟通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和自己沟通,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社会浮躁,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不断转换着自己的角色,被各种无形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慢慢变得麻木,忘记了自己本来的样子,也忘记了年轻时的美好与梦想。婚姻同理,当纯粹的爱情掺入柴米油盐酱醋茶,曾经的柔情蜜意被生活的琐碎代替,越来越多的的摩擦与碰撞出现,本该更加熟悉的两人,却也平添了许多陌生。


成人的世界似乎没有“容易”二字,久而久之,我们都戴上了假面,每天过着重复的生活。更可怕的是,你甚至开始感到安逸,以为这就是真的自己。


董润年访谈完整(与董润年聊被光抓走的人)(4)


编剧出身的董润年一直是一个关注“自我意识”的人,他敏锐的察觉到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和隐藏在背后的人性秘密,并将其投射到自己的导演处女作中。他笑称,这是双鱼座的“小敏感”。


“双鱼座容易讨好别人,让身边的人开心、快乐。但这是不是真正的你?是不是你内心中真实的需求和想法?你对自己的认识到底是怎样的?我在别人面前展示的到底是不是真实的?这是我经常苦恼和思考的,我把这种思考投射到自己的创作中,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反思。”


赫尔曼·黑塞曾经在小说《德米安:彷徨少年时》中说过:“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无论他的归宿是诗人还是疯子,是先知还是罪犯,这些其实与他无关,毫不重要。他的职责只是找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他人的命运,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董润年与黑塞的理念有相似之处,他想通过《被光抓走的人》故事,讲述一个发现自己、接受自己的过程。为了论证这个论点,他选择了四组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中年夫妻、妻子与小三、小混混与发小、不被接受的年轻情侣。


董润年访谈完整(与董润年聊被光抓走的人)(5)


黄渤和谭卓的故事线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接受”的故事,这个故事探讨的是幸福家庭所面临的情感危机。当危机出现的时候,大家如何面对?如何确认幸福到底是真实的还是建立在某种假象和谎言之上的?原来,只有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才能变得更完美。


王珞丹和黄璐的故事线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放下”的故事,这个故事从“我不爱他”开始,到最终承认“我爱他”,所谓的“放下”,就是承认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想法;


白客的故事线探讨的其实是不羁浪子也有爱,就算这个人看起来很坏,但他依然可能拥有非常纯洁的爱情;


而年轻情侣的故事线则代表着最简单、最纯粹的爱情,奋不顾身的去爱到荼靡。


这四个故事其实有着共同的主题——寻找自我。


“我想通过这个故事传达的,是一个‘发现自己’的理念。所有的四条线,所有的人物,都是通过爱情的纠葛寻找自我。他们其实不是与自己和解,而是发现了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董润年访谈完整(与董润年聊被光抓走的人)(6)


在董润年看来,好的爱情,不是让你变得更好,而是让你成为更真实的自己。因为最好的关系不是为了对方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可以坦然的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对方,并且不会因此感到羞耻、愧疚与痛苦。


“最重要的是你敢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你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或者你能不能接受真实的自己被别人评判。这是我自己的一些思考,以及我在这些人物上体现出来的东西。”


就像《被光抓走的人》的海报中说的:“爱是平凡生活的英雄主义。”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正在过着平凡的一生。我们都曾为了看清爱情的样子而奋不顾身过,但总有一个人,会给你所有的回应,或许这才是我们对待爱情应有的态度。


董润年访谈完整(与董润年聊被光抓走的人)(7)


万物皆有裂痕


《被光抓走的人》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董润年2013年的一个脑洞:“如果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将一部分人抓走,社会的平静与法则被打破,我们该怎么办?”他觉得这个假设很有意思,打算顺着这个脑洞写一些东西。不过,在他最初的构想中,抓走人们的并不是光,而是外星飞船。


董润年原本将故事设定在一个更宏大的科幻背景中——一艘外星飞船来到地球上空,将很多人抓走了。这艘外星飞船的外观像月亮,但比月亮大很多,它一直悬浮在空中,而且还是半透明的,我们可以通过望远镜看到被抓走的人在飞船里的生活。


董润年访谈完整(与董润年聊被光抓走的人)(8)


这幅画面出现在董润年的脑海里,他接着想,如果相爱的人被抓走,那么留下来的人眼睁睁的看着爱人在头顶上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这似乎是一个极度悲剧的故事,他顺着推演,却又发现故事走进了死胡同。


“如果任由这样的故事发展,无非就是几种结果。我们要么想办法进到里面,要么想办法把人救出来,或者同归于尽,把这艘飞船消灭掉。但如果这样写,你会发现这个故事逐渐变成了一个特效大片。”


董润年倒不是排斥特效片,但在特效片中,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主题必然会被弱化,它的力量会被很多细枝末节的东西分散走。于是,他决定弱化故事的科幻感,在之后的几次剧本修改中,外星飞船的概念逐渐被“光”这个意象所取代。


“就像莱昂纳德·科恩在《颂歌》中唱的‘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其实光与生命、爱情之间是有很多联系的。天空中降下一道光,其实有一种宗教意味在里面,我觉得这是一种引喻。”


董润年访谈完整(与董润年聊被光抓走的人)(9)


事实也的确如此,因为这道审判之光,所有的假象都被打破,人们相当于赤裸裸的站在了镜子面前,不得不接受真实的自己。这道光是人性的裂痕,暴露出人在情感关系中的虚伪与固执。至于这道光究竟能不能鉴别真爱?董润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也更没必要深究。


“我认为答案自在心中,在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并不是讨好观众的产物,中间甚至会有一些让观众不太舒服的地方,我故意的(笑)。你不喜欢没关系,只要能让你对电影中探讨的众多问题中的一个产生一点疑问或思考,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董润年访谈完整(与董润年聊被光抓走的人)(10)


我理解李安想做的事


很多人都知道,董润年虽然是导演科班出身,但他其实是以编剧的身份出道的,他曾与宁浩、管虎等导演合作过《厨子戏子痞子》《心花路放》《老炮儿》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当时,因为喜欢情景喜剧,他稀里糊涂的入了编剧的行,并因为喜剧取得了一些成绩。在采访中,他也针对国产喜剧的“瓶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与其说是国产喜剧遇到了瓶颈,不如说是世界范围内的喜剧都遇到了瓶颈,这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如今,大家对于幽默、讽刺似乎越来越不宽容了,喜剧的空间越来越小,任何一个笑话都有可能会冒犯到一些人。这原本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现在越来越是个问题。”


董润年访谈完整(与董润年聊被光抓走的人)(11)


在董润年看来,喜剧创作,乃至任何领域的创作如果想要突破桎梏,一定要找到新的点——那个既来源于生活,又超脱于生活的荒谬点和有趣点。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去创新、探索,即便这种创新、探索十之八九是失败的,但它依然是必要的。


“现在大家都在说‘影视寒冬’,我觉得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是资本寒冬,这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创意寒冬。如果我们都不创新了,都为了安全用所谓的大数据或已知的东西去指导创作,那么最后大家就是坐在寒冷的森林中等死。我们应该往黑森林的各个方向寻找出路,哪怕死在半途中也好过原地等死。”


就像是李安,他这次失败了,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他,但我很理解,他的眼光更长远。我觉得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是观众观看欲望的下降。现在想让观众主动走进电影院很难,什么才能让观众产生好奇心?一定是新的东西。”


董润年访谈完整(与董润年聊被光抓走的人)(12)


这其实也是董润年作为导演的创作理念,在某种程度上,《被光抓走的人》也承担了一定的“先驱者”职能。虽然在好莱坞以科幻讲现实,以世界末日衬托人性的电影并不少见,但在国内几乎是一片空白。


《被光抓走的人》在这一领域做出了更多的类型化尝试,是董润年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就像他说的,这道光是一面镜子,他照见的是你自己,你在这里面看到所有人,最终反过来都是你自己内心的一个投影。你是怎么认为,你相信什么,你自己相信什么这个世界就是什么。


这个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人,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同的,这对我来说本身就很有吸引力。首先我会很珍惜喜欢这部电影的人,这说明他跟我可能是同一种类型的人,但我也会很感谢批评这部电影的人,他让我看到了整个世界。我觉得很有趣,这不光是经验教训,更是我以后创作的素材。”


董润年访谈完整(与董润年聊被光抓走的人)(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