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武汉,人们第一反应通常是黄鹤楼,第二印象恐怕就是武汉的“过早”。在众多武汉美食中,就数武汉的“过早”最让人津津乐道。

“过早”是武汉人吃早餐的俗称,这一词眼最早出现在清代道光年间《汉口竹枝词》中。时至今日,在武汉,没人会说“吃早餐”,只会说“过早”。顾名思义,老汉口热干面过早大抵是简单方便,用餐时间短暂,匆匆而过的意思。武汉的任何一份过早从做好到吃完,最多不超过十五分钟时间,这还是在匀速状况下进行。有许多武汉人都习惯边走边吃——这在全国各地也是一景。

武汉的过早,可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南北早点菜式在武汉集聚,又被聪明而好吃的武汉人发展出更加花式的吃法。油条、面窝、烧梅、汤包、豆皮、热干面,牛肉线粉、炸酱面、豆丝、水饺、汤圆、拉面、打卤面、包子、馒头、花卷……各式各样的早点,加上武汉人充满创意的早点搭配,形成了武汉过早独特的魅力。

这样的武汉热干面没有人能抗拒(老汉口热干面的味道)(1)

老汉口热干面

谈武汉的过早,不能不谈热干面,它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面,并与武汉热干面加盟融为一体,和黄鹤楼、东湖、鸭脖子一样,成为武汉金灿灿的名片之一。热干面是武汉的招牌过早,最出名也最具特色。一种碱制的熟面,弹性非常好,用笊篱盛着放入开水中烫一会儿,捞起后淋干水,放入碗中再开始加佐料和配料。佐料无非就是盐、胡椒、味精之类的,配料则有虾米、辣萝卜碎丁、葱花等。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芝麻酱。上好的芝麻一粒就足以齿颊留香,无数芝麻磨成的酱搅拌在一起,当真能香得吞下舌头。佐料配料齐全,赶紧就着刚起锅的热气迅速搅拌开,芝麻和葱花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未曾入口已是垂涎而食欲大振。武汉人每天早晨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舒舒服服地来一碗热干面。老汉口热干面芝麻酱的醇香,面条的劲道,仅3.5—4元一碗,再搞碗蛋酒或者是绿豆汤,这份舒坦,简直难以用文字来形容!

武汉豆皮迄今已有40年的历史。老通城“三鲜豆皮”是武汉人过早的主要食品之一,也是武汉民间极具特色的传统小吃。其形方而薄,色金而黄,味香而醉,香菇丁,五香干丁,榨菜丁,肉丁,笋丁炒一下,加一点卤汁,裹在糯米里。最初是武汉人逢年过节时特制的节日佳肴,后来成为寻常早点。外地人到武汉,皆以能吃到老通城的豆皮为快。毛主席曾品尝数次,赞不绝口!

这样的武汉热干面没有人能抗拒(老汉口热干面的味道)(2)

热干面

被誉为“武汉一绝”的鲜鱼糊汤粉泡油条,是经典的汉味名吃。它是武汉人的羊肉泡馍,其传统意义、历史内涵,丝毫不比羊肉泡馍逊色。一碗飘着鲜美鱼香味儿的糊汤粉,扑面而来的是水乡泽国、鱼米之乡的气息和味道。糊汤粉是与油条相配的小吃品种,凡卖糊汤粉,必卖油条。老汉口热干面加盟田恒启粉馆是一家主营武汉风味糊汤粉的小吃店,其糊汤是用鲜鱼配料熬制的鱼汤加淀粉而成,在糊汤内再配以胡椒、香葱,以其糊汤微稠、米粉洁白、细长有劲、鱼香汁浓、滋味鲜美而名扬武汉三镇。

吃的时候,先把粉条在开水锅里烫热,放在碗里,再把“鱼胶糊”浇在粉条上,拌匀了,吃上一口,那鱼香的味道十分鲜美。正宗的吃法,是要就着油条吃,有的将油条蘸着糊汤吃,有的将油条撕成小段,泡在汤里吃,不管怎么吃,都别具风味。

此外,武汉“过早”的名吃还有面窝窝、糯米包、汤包等等。百闻不如一吃,各位有机会不如去亲自感受一下武汉的过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