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什么时候改叫承德(档案里的承德历史)(1)

热河省是怎么撤销的

韩婧

一、热河省撤销前概况

热河的建制始自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设置热河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置承德府;民国三年(1914年)设置热河特别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建热河省。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日军侵占热河,热河省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成为伪满洲国的省份之一。 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八路军配合苏联红军解放热河全省。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1946年8月下旬,国民党军队攻占热河省会承德市。1948年11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冀察热辽军区部队解放热河省会承德市,热河全境第二次解放。

热河什么时候改叫承德(档案里的承德历史)(2)

承德市档案馆馆藏:热河省地图

热河省第二次解放后,全省由直接对敌大规模作战,转为相对和平的环境,党和政府首先领导全省人民医治战争创伤,克服敌伪遗留下来的严重困难,开始进入经济恢复阶段。

为改变当时热河省的贫困面貌,使人民生活走向富裕,1949年全省第一次党代表会议和1950年第一次省人民代表会议上,决定了以生产救灾为全省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并组织了大批干部深入农村,与灾民同甘苦,共患难,组织生产自救,发动农民多种地,多打粮食,战胜困难,走向富裕。与此同时,全省人民大力支持了全国的解放战争,完成了热河省新区土地制度的改革,进行了清除历史上遗留的匪患、烟毒、鼠疫等三大害的工作。

在毛主席“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方针指导下,在生产救灾的时期,农村互助合作运动也有开展,这对农业的恢复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农业经济的恢复,热河地方工业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从无到有地开始建立起来,并健全了国营商店和供销合作社的商业网。在这期间,热河和全国一样,开展了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抗美援朝斗争等项运动,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觉悟大大提高。

自党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后,从1953年开始,热河省在经济恢复的基础上迈进了发展建设的新时期。1953年至1955年,热河省财政经济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基本上完成了热河省第一个五年计划,热河省明确规定了以农业为主,农、林、畜牧相结合全面发展生产的方针。经过全省人民的努力和国家支援,农业生产方面已连续三年获得基本丰收,总产量都超过恢复时期;畜牧、造林方面也有了相应的发展。此外工业、国营商业与合作社商业、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方面,在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就。由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

1954年社会总购买力比1950年增加6.5倍,农民生活上升到中农生活水平的,已由解放前占农户总数的25%左右增加到70%左右。

热河什么时候改叫承德(档案里的承德历史)(3)

二、热河省建制撤销

早在1935年12月2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发表《对内蒙古人民宣言》,就提出“取消热、察、绥三行省之名称与实际行政组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并初步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党中央精简行政机构精神,中央人民政府从1952年起,相继改变了一些大行政区机构,将一些小省或合并或撤销。

热河省委根据中央决定精神,经过研究,呈请中央撤销热河省建制。主要原因有:

一是热河省份小、人口少,比较贫困,如长期保存省的建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造成浪费;

二是热河省北方蒙古族群众较多,历史上曾属内蒙古昭乌达盟和卓索图盟。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曾于1954年春要热河北部一些地区,撤销热河省,把这些地区划归内内蒙古自治区,对加强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都是有益的。

1955年7月18日,国务院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决议:撤销热河省,将其所辖市、县、旗分别划归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撤销西康省,将其所辖市、县、自治州划归四川省。

1955年7月30日,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提议的《关于撤销热河、西康两省的决议》,决定“撤销热河省,将热河省所属行政区域,按国务院建议分别划归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承德、围场、隆化、丰宁、滦平、平泉、青龙(1983年5月6日,青龙县划归秦皇岛市管辖)、兴隆八县和承德市划归河北省,在承德设立专员公署;将朝阳、北票、建平、建昌、凌源五县和喀喇沁左旗划归辽宁省,由锦州专员公署领导;将宁城、赤峰、乌丹三县和敖汉旗、喀喇沁旗、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由昭乌达盟人民委员会领导。

中共热河省委第五次代表会议和热河省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三次会议分别做出决议,坚决拥护撤销热河省建制,省人民代表大会宣布,热河省于1955年12月31日正式结束工作,1956年1月1日停止行使职权权和停止行文,全部接交工作由接交委员会负责并根据接交方案办理。

热河,自1723年(雍正元年)设立建制至1955年底正式撤销,经历了232个春秋。

三、热河省建制撤销前

热河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三次会议

--热河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热河什么时候改叫承德(档案里的承德历史)(4)

承德市档案馆馆藏: 热河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体代表

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

1954年8月12日至8月16日,热河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承德召开,根据中央选举法的规定选出参加大会的代表188名。会议由热河省沈越主席传达了《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同时选举了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充分讨论了我国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布置了热河省当前工作。

热河什么时候改叫承德(档案里的承德历史)(5)

承德市档案馆馆藏:(左)杨雨民副主席致开幕词, (右)王国权同志作宪法草案基本精神报告

--热河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热河什么时候改叫承德(档案里的承德历史)(6)

承德市档案馆馆藏: 热河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全体代表

1955年2月2日,热河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开幕,大会代表共188名,实到代表162名。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一是传达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精神;二是报告省人民政府五年来的工作;三是关于热河省一九五五年的工作方针任务的审议;四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选举热河省长、副省长及省人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和热河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热河什么时候改叫承德(档案里的承德历史)(7)

承德市档案馆馆藏: 热河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全体代表

——热河省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955年12月26日,热河省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会议内容是:一是热河省人民委员会关于七年来政府工作总结;二是热河省人民委员会1955年工作报告;三是关于拥护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撤销热河省建制的决议和正式结束热河省人民委员会工作问题的决议;四是关于修建革命烈士纪念馆与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决议。

四、作为热河省省会的承德市

承德曾是热河省省会。承德的建制始自清朝,1723年设热河厅,1733年罢厅设承德州,1742年罢州复设厅,1778年设承德府。辛亥革命后,废除府制,1914年设热河特别区,1928年改建热河省,省会承德。1933年3月4日,日军侵占热河省会承德。1945年8月19日,承德光复。承德人民摆脱日本侵略者殖民统治后两个月,1945年10月,中共冀热辽区党委决定,在原承德街的基础上,设承德市(地级),由热河省领导。承德市建制从此诞生。

承德市为热河省省会。

热河什么时候改叫承德(档案里的承德历史)(8)

资料图片:承德市全景

中共承德市委组建后,立即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管理上,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发动群众,带领全市人民开展清算复仇和反霸斗争,在斗争中发展党员,进行建党建政工作,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8月28日,承德市地方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方针,从承德实行战略转移。国民党占领承德市,承德人民沦入“二满洲”(承德人民称国民党为“二满洲”)深渊。中共承德市委、市政府撤出承德市前,于8月24日组建了党政合一的中共承德工委,坚持和领导承德人民开展承德市的地下革命斗争。

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1948年11月12日,被国民党军队占领两年多的承德市又重新回到人民手中。承德市第二次解放后,热河省撤销地级建制,东北行政委员会确定,承德为乙等市。11月19日,中共承德市委组建后,立即率领承德人民进行生产自救,医治战争创伤;选派南下干部,支援全国解放战争,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共热河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中共承德市委领导承德人民全面实施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全力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其他各项民主改革任务,开展了支援抗美援朝、剿除匪患、镇压反革命和“三反”、“五反”,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从1953年开始,中共承德市委领导贯彻执行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划归河北省后,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由私人所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转变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

热河省建制撤销后,承德市划归河北省管辖。1956年1月,河北省设立承德专区,辖原热河省承德县、围场县、丰宁县、滦平县、平泉县、青龙县、兴隆县、隆化县8县,同时,建立中共河北省承德地方委员会(简称“承德地委”),为中共河北省委派驻承德专区的领导组织。

承德进入了和平建设的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