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的书法特色及其欣赏感受(优秀的书法作品)(1)

特约评改人:夏仕勇

中国书协会员

贵州省书协理事

2012年书法报·书法海选获奖书家

名家的书法特色及其欣赏感受(优秀的书法作品)(2)

行草小品

规格 60cm×42cm

九月三日,羲之报敬伦:遮诸人去晦祥禫,情以酸割,念卿伤切,诸人岂可堪处?按去晦者,八月晦也。导以五年七月庚申薨,再期大祥,愈(逾)月而禫,故以七年八月晦日(落“禫”)也。遮当是小字,导六子:悦、恬、洽、协、劭、荟。次遮于敬(落“伦”),(落“遮”)岂荟耶?

作品评语:此作以颜真卿行书为取法之源,初看得颜鲁公大意,线条也似得其质感,墨色变化丰富,对比强烈。惟落款处墨色太浓,与正文不协调。细看可发现,用笔不入纸,转折处太快,交代不清,收笔及转折处草率。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是整体和局部都能经得住推敲的。建议作者继续深入对颜真卿行书的临习,仔细观察分析其用笔和结构特征,争取创作出遒劲有力、方圆兼备、刚柔并济的颜体行书风格的优秀作品。

另:查《王右军年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2月第1版),此作所录文字有错漏,从文字内容看,落款文字写“录《王右军年谱》二则”不妥,应书“节录《王右军年谱》”较好。

夏仕勇示范作品

名家的书法特色及其欣赏感受(优秀的书法作品)(3)

行书小品

规格 70cm×46cm

名家的书法特色及其欣赏感受(优秀的书法作品)(4)

楷书化城中堂

规格 136cm×68cm

作品评语:此幅魏楷章法完整,用笔以方为主,间有行书笔意,字的大小、欹侧、浓淡都有体现,书写也较放松,看得出作者有较深的笔墨功底,对魏碑也有多年实践经历,具备一定驾驭魏楷创作的技巧。作为女性作者,能把魏碑雄强、方劲的特征体现出来已属不易。从作品看来,也形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如横画起笔与竖画起笔皆以露锋切笔为主,呈现出来的角度过于尖锐,给人以不适之感。如“阴”“云”等字,应在入笔和行笔时,多注意调锋的动作。此外,部分笔画的线条中段偏锋过多,如“空”字的长横及“满”字的上部,使线条显得空洞直白。还有些笔画的起笔或行笔过于雷同,变化不够,如“伴”字的撇画和竖画起笔方式雷同,应注意角度或藏露变化,“虎”字两撇的方向,应有曲直方圆变化。

针对这件作品,对作者后期的学习有以下两点建议:一、在传统上继续深入,用笔的丰富性、结构的多样化处理等方面都需再下功夫。二、线条是关键,中侧锋并用,中锋为主,加强线条中段的丰富性,怎么样写出古朴厚重的线条,需要作者认真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