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布斯中国“阿迪达斯未能充分了解中国消费者,这是一个错误”阿迪达斯CEO罗思德 (Kasper Rorsted) 近日在接受德国《商报》专访时这样说,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阿迪达斯发布会上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阿迪达斯发布会上海(CEO道歉阿迪达斯祛魅)

阿迪达斯发布会上海

文/福布斯中国

“阿迪达斯未能充分了解中国消费者,这是一个错误。”阿迪达斯CEO罗思德 (Kasper Rorsted) 近日在接受德国《商报》专访时这样说。

这段反思性的发言与阿迪达斯大中华区疲软的业绩表现有关。本月初,阿迪达斯公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大中华区收入已连续5个季度负增长,销售下滑拖累了毛利率的发展。

据悉,阿迪达斯二季度毛利率下降1.5个百分点至50.3%,2021年同期为51.8%。对此,阿迪达斯已经下调了2022年的财务预期。

罗思德在采访中承认,疫情和新疆棉事件让阿迪达斯在大中华区不断受挫。

2021年3月,瑞典服装品牌H&M以新疆地区“强迫劳动”为借口,禁止集团与新疆地区的服装厂合作,并不再从新疆地区采购任何原材料和产品。

紧接着,新疆棉陆续受到H&M,阿迪达斯、耐克、ZARA等多个欧美运动品牌、快时尚巨头的抱团打压。

中国消费者很快开始自发抵制与“新疆棉事件”相关联的企业,转而支持国货品牌。

罗思德说:“如今的中国消费者,喜欢(产品)有一种‘中国的感觉’。”

然而,业内人士认为,这不仅因为消费者的国货情怀,更因为中国本土运动品牌在渠道管理能力、头部营销资源掌控,以及产品力等方面,都已具备与国际运动品牌竞争的实力。

根据信息咨询公司Euromonitor的数据,安踏集团的市场占有率在2021年首次超越14.8%的阿迪达斯,达16.2%;排名第四的李宁,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国民消费能力让所有公司为之侧目。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忽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于是纷纷展开攻势,想在这个偌大的市场份额中分到一杯羹。一直到2019财年结束,阿迪达斯大中华区一度实现销售额连续23个季度双位数增长。阿迪达斯之前制定到2025 年的目标——每年 10% 的销售额增长,高达14%的经营销售回报率——中国业务是最大的希望。

作为全球第二大运动服饰市场,可以说,大中华区曾是阿迪达斯们创收支柱,但过于依赖单一市场也给品牌带来了不可预期的风险。

虽然阿迪达斯管理层曾多次表示中国市场的增长只是被延迟了,同时还计划通过其他地区“强劲的两位数增长”抵消中国市场对整体业绩的影响。阿迪达斯2022年半年报数据显示,EMEA(欧洲、中东、非洲)是公司最主要的销售地区,其次是北美地区,大中华区位列第三。

但资本市场是最敏锐的,在发现品牌失去中国市场支持后,阿迪达斯的股价自2021年8月以来一直波动下跌,较高位336.25欧元/股近“腰斩”。

今年以来,阿迪达斯的市值曾一度被安踏赶超,其全球第二大运动服饰集团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威胁。

阿迪达斯CEO罗思德多次表示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中国市场会归来,并且有很大增长空间”。但面对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阿迪达斯要收复失去的中国市场显然不容易。

外牌走弱、国潮翻红,运动品牌竞争格局变化的背后,是“新疆棉事件”的舆论冲击。对阿迪达斯来说,解决大中华区遇冷,绝不是对单一市场祛魅那么简单。在民族情绪和本土审美之外,正确审视消费者是所有品牌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