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768-832),京兆长安人,唐代女诗人,成都乐妓。

薛涛哪一句诗最著名(薛涛与君子泉)(1)

薛涛,唐代女诗人,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蜀中四大才女。

曾与韦皋、元稹有过恋情,恋爱期间,薛涛自制桃红色小笺,称为“薛涛笺”,晚年,薛涛在成都郊区修筑吟诗楼,隐居其中,直至去世。即今望江楼公园。

君子泉,位于资州(今内江资中)重龙山公园半山腰,山上常年泉水叮咚,滴入潭内,犹如琴师奏乐。

薛涛常年居住成都,怎么会与资州君子泉有关系呢?

原来,这里面除了有为国征战的悲情故事外,还是薛涛悲苦人生的缩影。

当时,资州刺史是郑刚,郑刚乃国之栋梁、韦皋心腹,与薛涛交好,最后娶薛涛为妻。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吐蕃攻陷麟州(今陕西神木),京师震动,德宗遣使至成都,令西川节度使韦皋出兵蕃界,引蕃兵南下,以解京师之危。

为了“维制诸蛮”,韦皋建了一支“安夷军”,屯于资州。此次决战,资州刺史郑刚受韦皋之命率兵北上。郑刚此番前去,生死未卜,早已见过沙场血腥的薛涛得韦皋之命,为郑刚与将士们送行,鼓舞士气。

郑刚于东陌校场陈兵千骑,身着战袍的他威严镇静,看起来威风凛凛,薛涛心生敬仰,似有不舍,为此写下这首千古名诗,——《送郑资州》:

雨暗眉山江水流,离人掩袂立高楼。

双旌千骑骈东陌,独有罗敷望上头。

韦皋镇蜀共二十一年,先后同吐蕃进行过五次大战,贞元十七年是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战果最为辉煌的一次,这次大战歼灭蕃兵二十多万,活捉主帅论莽热,但郑刚却不幸牺牲在疆场,为此薛涛悲苦难过,写有思念、悼亡诗以此纪念郑刚:

西风忽报雁双双,人世心形两自降。

不为鱼肠有真诀,谁能夜夜立清江?

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字开缄到是愁。

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搂。

扰弱新蒲叶又齐,春深花发塞前溪。

知君未转秦关骑,月照千门掩袖蹄。

郑刚去世,对薛涛打击无疑巨大,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消沉落寞。重龙山腰有积水深潭,郑刚身前最爱偕同薛涛到此游玩。郑刚死后,薛涛也时常来这里转游,见物思情,缅怀夫君。

郑刚继任者羊士谔,此人本是朝中监察御史,因弹劾宰相李吉甫,触怒宪宗帝被贬于此。羊士谔本也有才华,雅号诗文,如:忆江南旧游二首

唐·羊士谔

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

曾作江南步从事,秋来还复忆鲈鱼。

曲水三春弄彩毫,樟亭八月又观涛。

金罍几醉乌程酒,鹤舫闲吟把蟹螯。

薛涛知道他是新任刺史,对他不卑不亢,后来接触多了,见他温文尔雅,知书达理,谈吐不凡,才产生好感。

北山池是个半月形的天然石潭,距离山崖高二十余米,宽十五米。山崖常年有十余股涓涓细流滴入潭中,发出叮叮咚咚的美妙乐声,犹如琴师弹奏古琴。

薛涛哪一句诗最著名(薛涛与君子泉)(2)

君子泉上面多为唐宋佛像石刻,蔚为壮观

薛涛哪一句诗最著名(薛涛与君子泉)(3)

如今君子泉的琴声已无往日风采,但下雨后,仍能听到美妙旋律

见此情景,羊士谔道:“眼前这番景致,我写了一首小诗,请夫人指正。”

寒食宴城北山池

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

落花径上己,细雨带清明。

鶗鴂流芳暗,鸳鸯曲水平。

归心何处醉?宝瑟有馀声。

对于羊士谔的弦外之音,薛涛假装不懂,岔开话题道:“要是在这潭中沉几个金盆,那就美妙了。”这本是薛涛无心之言,羊士谔却从中受到启发,后来果真在潭中埋了八个金盆,各股泉水滴入潭中发出金声玉震之音,从而成为资州八景之一,人称“滴水弹琴”,又名“灵雅泉韵”。

是日,羊士谔与薛涛在此饮酒论诗,见微醺薛涛更加美艳动人,一时竟冲动猛扑狂吻。清醒过来的薛涛泪珠不禁夺眶而出,泣不成声的呼唤,“郑郎,你在哪里?我好苦。”

羊士谔一惊,顿感羞愧,不仅停止自己粗暴无礼的举动,还立即道歉。薛涛静下神来,说道,“大人深明大义,君子高风也。此处名曰积翠泉,以我之见不如称为君子泉。”羊士谔连称不敢当,不敢当,内心却十分乐意。

薛涛哪一句诗最著名(薛涛与君子泉)(4)

图片右侧有“球场”二字,乃民国四川军阀王瓒绪相应蒋介石新生活运动题写,位于君子泉旁。

后来羊士谔打点盘缠,派人将薛涛送到成都,居于浣花溪。

这便是薛涛与“君子泉”渊源的由来。如今,资州人民为了纪念郑刚和薛涛,所酿造“君子泉”酒一直延续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