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上午,走进连州市龙坪镇松柏村委会李屋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道、清澈见底的溪流、整齐划一的民居……
“无论你们什么时候到李屋村来,都是这么干净整洁。”村民李水球自豪地说。
然而,在2016年以前,李屋村还是一个“脏乱穷”的偏僻小山村,路是黄泥路,村民出入成问题;村里“光棍”多,外村姑娘都不愿嫁进来。
改变始于2015年年底。一位中山“的哥”放弃月入七八千元的工作回到李屋村,回到家乡当起了村长,带领村民搞起了美丽乡村建设。
这位“的哥”就是李新强。短短两年时间,他是如何带领李屋村实现逆袭,晋升为“清远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的?
一个“穷”字 村里“光棍”多
2016年之前的李屋村,路不通,车开不进。“松柏村委会共有17个村小组,李屋村最差——村民不团结、道路不通畅、村居环境差。”龙坪镇党委书记刘永忠回忆说,而当时其他16个村小组已经通了水泥路。
“附近村寨都知道李屋村不好。”曾经担任李屋村村干部的李水良说。当时的李屋村只有一个字——穷,外村姑娘都不愿嫁进来,村里“光棍”多。李屋村有83户人家,光棍就有5、6个。
“人心散,不团结,缺带头人。”刘永忠认为,这是李屋村当时“最差”的原因。
“总要有人出来带领大家改变落后面貌。”李水良想到了李新强。
1989年,李新强高中毕业,走出山村来到珠三角打工,在机械厂干过4年模具工。2005年,李新强开始在中山市跑出租,一个月收入七八千块,年收入10万元。后来,他在中山娶妻生子,买了房子,定居下来。
“从一无所有到稳定在珠三角,在村里人看来,李新强属于‘成功人士’。”李水良说,他能让自己逆袭,也能让李屋村逆袭。
“村民都知道他的为人。”村民李水球说,李新强为人好,在村里不欺负任何人,跟很多人的关系都很好,“村民相信,他能把村里的人团结起来。”
为了劝说李新强回村当村长,2014年到2015年,李水良给李新强打了20多次电话。
一开始,李新强并未答应。作为土生土长的李屋村人,李新强自然知道李屋村向来不团结,接手村长,便要面对这个“烂摊子”。
当时,李新强的四个哥哥中,有三个哥哥反对他回乡当村长。“特别是我大哥、二哥以前当过村干部,他们都知道当时村里已经‘四分五裂’,要想带领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简直比登天还难。”
而且,辞去工作回村,也就意味着没了稳定工作,李新强一家人的生计也将成为问题。
一边是家,另一边也是家,李新强犯了难。他思来想去,考虑了一年多,“最终,我决定辞去工作回乡当这个村长。”
之所以最终义无反顾回乡,是因为村里的落后面貌触动了他。“每次清明祭祖回来,我的心里都不好受。除了路难走,特别是看到旧屋一带,烂屋和危房到处长满草,石板高低不平,垃圾堆得到处都是,新房一带到处是污水渠,而且经常积污水,整个村庄散发臭味。”
2015年12月,李屋村村民选举村长,李新强是唯一候选人。当上村长后,李新强在心里对自己说:“回去之后,一定要全心全意把家乡搞好。”
两条村道“开”进村民心坎里
人心齐,泰山移。李新强深知这个理。回乡后,李新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团结人心。
首先,李新强发动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村里做父母的工作,“我对他们说,大家要团结,只有团结李屋才有出路。现在大家选举我担任村长,希望村民全力支持我。”
同时,李新强着手干一件“大事”。
当时,进村后的150米村道全是泥路,雨后的李屋,人走进去,两脚都是泥巴,摩托车开进去,泥水四溅,小车开不进。
美丽乡村就从这条路开始干。
为了发动村民自发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李新强用相邻的曹屋村、水路田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就来鞭策村民。“这两个村比我们小,但是他们的美丽乡村搞得那么好,我们作为松柏村委会的第一大村,却到处都是鸡屎鸭屎,污水垃圾,臭气冲天,有面子吗?”
在龙坪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申请到美丽乡村项目,李屋村拿到了30吨水泥。李新强发动村里的年轻人开展两次捐钱活动,并带头捐款2000元。
最终,李新强带领村民筹资30万,把李屋村的黄泥路变成水泥路。
“这条路开进了村民心坎里。”李水良说,此后,村里的年轻人都十分支持李新强。
春节回乡过年的年轻人看到崭新的村道,个个交口称赞。趁着高兴劲,村里的年轻人干劲十足,自发给道路装上了太阳能灯。
后来,李新强又带领大家把进村公路拓宽到7米。村民们说,现在逢年过节回村,再也不担心杂草刮花车子,也不用担心没地方会车了。
趁热打铁,李新强带领大家热火朝天开始村容村貌建设。村民们配合将旧房子、旧牛栏、猪栏全部拆除,种上菜、种上花,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当时,村里的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村民们个个都十分支持”。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李屋村总计投资2000万元(包括美丽乡村奖补资金、生态公益林等普惠性涉农资金、精准扶贫资金等),把篮球场、后山公园、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得一应俱全,“脏乱穷”的李屋村不仅成为龙坪镇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本,更晋升为“清远市美丽乡村示范村”、“清远市卫生村”,多次受到上级领导肯定。
三大产业让村民们富起来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正如10月23日在广东考察时说:“要认真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在脱贫致富基础上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李新强看来,乡村要美,村民要富,就得有产业支撑。
在李新强回村之前,村里没有任何产业,村民基本没有其他收入,大多数村民靠外出务工赚取微薄收入,留在家里的村民只能自耕自吃。
“一方面是没有成片的土地种植,另一方面是村子比较偏僻,很少人过来收购蔬菜,一家一户自己种的也卖不出去。”李新强决定要在村里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致富。
李新强召集全村人员开村民大会,全体村民一致同意,把全村所有土地经营权整合到村集体统一管理,把种粮直补、生态公益林的资金整合到村集体。
随后,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引进了祥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李屋村旅游、农业产业。
2017年初,经过多方打听、多地考察,李屋村从享有“中国湘莲之乡”美誉的湖南省湘潭县引种荷花,整合土地200多亩,打造“夏季踏歌赏荷,秋季泛舟采莲”的“荷花摄影写生基地”。
当年7月,李屋村举办了首届“荷花节”,一时成为连阳地区的聚焦点。
“我们从来没见过有这么多人来村中游玩的,这是历史以来第一次。”村民趁着大量的人流,在村里摆起小摊位卖农特产品,生意火爆。
依托“荷花节”,有效带动了李屋村以及周边近500亩蔬菜种植和近60万斤蔬菜的销售。
到了下半年,200多亩的荷花基地则变身为蔬菜种植基地。“基地上半年种荷花,下半年种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基地的效益,”李新强说,蔬菜种植基地采用“村 合作社 公司”的经营模式,种植的蔬菜主要以菜心为主,其他蔬菜为辅。
荷花基地和蔬菜基地的建设,村民可得到500元一亩的土地租金,也给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有30多个村民在基地务工。
“在家门口的基地就业,每月至少工作20天,每天工资90元,一个月下来有近2000元的工资,比之前打散工稳定多了;到年底还有分红,感觉生活变好了,我很满意。”村民李阿姨长期在蔬菜种植基地务工,收入稳定了很多。
除了依靠荷花和蔬菜两大产业带动村民增收,李屋村的第三个产业是村建,利用这一特殊的“产业”为村民脱贫致富创造了机遇。
“我们组建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工程队伍近50人,按平均100元/天工资计,全年收入每人至少2万元以上,带动近50个在家务农的贫困户脱贫,占128户151人在家务农贫困户的1/3。”李新强介绍。
此外,村里优先聘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美丽乡村建设管理员队伍中,又解决了22名贫困户就业问题,按平均每月每人2000元工资计,每个贫困户全年收入至少2万元以上,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的就业难及收入低的实际困难。
今年,李新强规划将村里的产业进行再升级,完善旅游的配套设施,吸引更多游客,争取增加乡游收入。“今年底到明年预计投入500万左右,准备将基地一半用来种格桑花、荷花,一半改种其他花,确保每个季度都有花可以观赏,然后由此打造一个婚纱摄影基地。同时,重新装修扩大农家乐,再建4个特色木屋别墅,等到花开时,将向游客开放。预计一年能为村集体增收10至20万元。”
如今,李屋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8千元,增加到2017年的2万元;村集体收入从2015年的4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9万元。
村民收入的增长,村容村貌的变化,让李屋村成为附近有名的明星村,外村姑娘不愿嫁进来的窘况也一去不返。
纵深
人心齐了乡风美了
“村子美了,产业兴了,人心也齐了。”走在李屋村的村道上,李新强说,以前很多村民因为邻里矛盾,见面不打招呼。美丽乡村建设让全民参改变了村容村貌,也让村民相处更融洽了。
在李屋村,有桩矛盾众所周知。
十年前,部分村民出工出力出资,搞自来水工程。老铁(化名)四兄弟不参与、不配合。后来,老铁兄弟们希望安装自来水,这时村民们就不同意了。
李新强从中调和,作为惩罚,让老铁一家以三倍罚款安装自来水,不过,仍有村民不同意。“当前,我们要的是团结,继续内斗下去,对谁有好处?”李新强顶着压力继续给村民做思想工作。
另一边,李新强又给老铁兄弟们做思想工作,“都是村里的人,和气才能解决问题。你们要主动和村民搞好关系,以前的矛盾可以一笔勾销,但是你们应该主动承认错误,才能解决问题。”
经过李新强的多次耐心调解,2016年上半年,村民和老铁重修于好,同意老铁几兄弟家里安装自来水。
李新强说,从那以后,老铁几兄弟每次清明回来祭祖,都和村民有说有笑,相处融洽。“这个众人皆知的矛盾都化解了,村里的风气更好了。”
为了更好的振兴乡村文化,焕发李屋村乡风文明,在李新强、李水良等村干部的全力推进下,2017年夏天,李屋村投资78万元,建设一间两层高、每层80平方米的文化室。
“我们终于有一个大的公共场所了,红事白事的酒席都可以在这里举行,方便了。”村民看到文化室的建成,纷纷点赞。李屋村还利用文化室的场地,开办了乡村私塾,培育村中青少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建成“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地、党风廉政教育基地,让村干部和群众有了学习场所。
李屋村共有187人,村中有一些五保户,他们没有老婆子女,房屋破旧,家庭贫困,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十分迫切。
“养老问题是当今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可以结合‘居家养老’这个当下及未来的重要养老模式,把五保户的危房改造资金、扶贫帮扶资金整合起来,为村里五保户建设一个居家养老院,让这些孤寡老人集中居中,互相照应,我们也配备专人照应管理养老院,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住、老有所享。”对此,龙坪镇党委书记刘永忠给出了方案。
随后,李新强马上召集村中的五保户阐明方案,他们一致同意。就这样,2017年,李屋村投资50多万,建起一座四合院式的居家养老院。其中配备了六间套间,一间公共娱乐室,每间套间里面有洗手间、浴室、厨房、床铺、衣柜等。
“现在,养老院里共有六户老人居住,其中两户为五保户,其余为贫困户。”李新强说,养老院能更好地保障村里孤寡老人的生活、精神的需求,也在村里进一步营造了敬老、爱老、和谐、友善的乡村风气。
如今,两年时间过去了,李新强每每想起当初自己回乡的决定,再看看村里靓丽的村容村貌,心底总会涌起一股成就感,“这是我人生中收获最大的两年。”
对于这两年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我们村现在变得那么好,多亏李新强回来当村长。”
“看到村子越来越好,我觉得我这两年所有的苦和累都值了。”李新强说。
【文图】南方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津 连州视窗记者/何祥振 通讯员/李莹 黎晓丽
【作者】 黄津;何祥振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