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吉林西部八百里瀚海(走进吉林西部八百里瀚海)(1)

走在吉林西部,曾经的“瀚海”大地,又成“东北水乡”。如今这里遍地河湖相连、水草丰盛、鱼虾穿梭、鸟鸣清脆,令人心生欢喜。我想,有鸟鸣的国度一定是和平的、文明的;有鸟鸣的地方,人的生活该是快乐的、幸福的。

战火纷飞、硝烟弥漫能有鸟鸣吗?河流污染、干旱枯涸能有鸟鸣吗?风沙狂卷、雾霾遮天,能有鸟鸣吗?

天蓝蓝、水清清、草绿绿,那是人类理想的家园,也是鸟的乐园。

一直认为,鸟是世界最优秀的歌手,最美的音乐是鸟鸣。

人是否亲近自然,鸟是最好的见证者。

爱水,就有水鸟落于船头;爱山,就有山鹰翱翔苍穹;爱林,就有翠鸟穿梭枝头;爱草,就有百灵鸟凌空长鸣。

如今,这些鸟儿都哪去了?怎么离人越来越远了呢?

过去,列车一进入吉林西北瀚海大地,透过窗口,看到的是这样一幅幅画面:一块块碱巴拉上,“白毛风”漫卷,少见云雀的飞翔;断断续续的河流上,少见成群的鱼鹰欢唱;连绵起伏沙丘上,少见雄鹰的翱翔。

瀚海,不见鸟飞,不闻鸟鸣,就免不了缺少灵性,缺少韵致,缺少动人的心境!

可喜的是,如今吉林西北部的“瀚海”大地由白变绿,渐渐有了这种韵致。

白城号称“八百里瀚海”,一直被人理解为“旱海”。

说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吉林西部曾经是水草丰茂,湿地众多。进入七十年代后,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很多湖泡干涸,河道断流,湿地面积减少一半,水土流失加剧,生态保护和农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而这一恶劣的变化,位于吉林西部的白城尤为突出。

其实,历史上的白城素有“东北水乡”之称。据《白城地区志》记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白城境内的洮儿河、霍林河、嫩江等流域,纵横交错,1500多公里的河流常年不断流,蓄水泡沼多达700多个,水量丰沛。向海湿地芦苇、蒲草茂盛,真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那时候,我居住在霍林河下游的大段河东岸,村庄的早晨都是被鸟儿唤醒的。

喜鹊、麻雀叽叽喳喳对唱,是村庄的歌手;雪雀千千万万、遮云蔽日,与冬雪迎风斗歌;家西的小河,水草丰美,成群结队的鱼鹰在河面上狂舞乱叫;炎炎夏日,云雀在草原上空唱响一首首悠长的合奏或独奏;紫燕屋檐呢喃,南迁的聚会选在长长的电线上;秋高气爽,一群雁阵,横过长空,传递丰收的喜悦……

披星戴月,我们一群小伙伴到邻村看露天电影,夜半归来时,旷野里猫头鹰的一声声悲鸣,总让我们神色慌张、毛骨悚然,手心里攥满汗珠,童心对鸟产生了无以名状的敬畏;那年冬天养一生鸽子的爷爷病故了,在他的坟头,盘旋的鸽群一声声哀鸣,久久不舍离去。鸟通人性,与人的情感起伏共鸣;草原上打草,惊起一只鹌鹑,发现它的窝就在脚下,好奇的我要拆毁它,善良的母亲立目吼道:不许动,那里有它的孩子!从此我知道鸟也是代代相传的。那年春天,南归的一对儿小燕叽叽喳喳飞进老屋的房梁上,用嘴衔泥草搭建起精美的小巢,人鸟同居,才其乐融融。

没水哪来的鸟。

1998年松嫩流域洪峰漫过,水在白城不肯停留,成了匆匆过客。之后连年干旱少雨。8条主要河流中的7条连续12年断流,700多个泡塘中仅57个有水,吉林西北风沙四起,没有水,鸟儿都一批批飞走了……

水,成为制约吉林省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而同时,吉林人也看到了另一面,虽然西部地区水资源比较匮乏,但过境的水资源却很丰富。如何科学利用天然水系和兴修水利工程,采取提水、引水、分水的方式,将汛期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的富余洪水资源存蓄到天然湖泡和湿地?这张答卷考验着吉林人的智慧与胆识。

走进吉林西部八百里瀚海(走进吉林西部八百里瀚海)(2)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作为国家重大节水供水项目之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河湖连通”重大工程,在吉林省西部徐徐拉开大幕。

如今,5年多过去了,干涸多年的湿地和湖泡得到恢复,湖河连通,让这里湿润起来,纵横交错的湖泊河流,遍布大地,引来鸟儿在这里安家落户,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015年春天,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他指出“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吉林的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进一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把绿水青山保护好,不断培育新的发展优势。”有代表谈到,通过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吉林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得知吉林境内现有27只野生东北虎,3500多只白鹤,高兴地说,这是好现象,关键是要遵循自然规律,把工作做扎实。

吉林人没有辜负的重托。近年来,白城着眼构建水、林、草、湿“四位一体”的生态系统,持续实施河湖连通、植树造林、草原治理、湿地修复“四大工程”,构筑吉林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白城市大力实施了“河湖连通”“引嫩入白”“引霍入向”等水利工程,通过提、引、蓄、留等多种办法,把洪水富余水量引入众多天然湖泡,形成纵横交错的水域网络。目前,白城河湖连通工程已投资4亿多元,整治渠道145公里,连通水库小湖泊等48个,共改善和恢复湿地面积640平方公里,恢复草原、芦苇面积100多万亩,地下水水位最高时平均上涨1.02米。在莫莫格、向海湿地,更多的天鹅、丹顶鹤等鸟类来此繁衍生息。白城湿地繁殖水鸟比2005年增加了30%,雁、鸭数量达上亿只。

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漫步在向海博物馆,向海自然保护局副局长、野生动物专家林宝庆告诉我们:我国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中国拥有1300余鸟种,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4%。比印度、澳大利亚这些多鸟的国家还要多,超过整个欧洲、北美洲。

吉林西部能成为鸟的天堂,那么这里也一定是人类的乐园。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丁利

摄影:刘伟

编辑:刘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