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它记录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内涵。我国自古以来是农耕社会,农民占据着整个社会的主体。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根据着生活的经验,总结出众多颇有道理的谚语,用于指导平日生活。清明节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今天老王就说一说关于清明的谚语。

清明俗语谚语诗词传说(农村清明谚语大全)(1)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在冬至后的第104天,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祖扫墓日子。最初起源于周代,距今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农村最出名的谚语当属“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到了清明前后,气温开始稳步上升,加上雨水增多,是万物开始生长的最佳时期。

清明俗语谚语诗词传说(农村清明谚语大全)(2)

至于“三月清明榆不名,二月清明老了榆”,在农村地区,洋槐花和榆钱及香椿深受农民朋友的喜爱,在粮食不够吃的年代,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如果清明是在阴历的三月份,榆钱不老仍然可以使用十分美味。如果清明在阴历的二月,等榆钱成熟的时候已经老了不好吃。

清明俗语谚语诗词传说(农村清明谚语大全)(3)

关于农业生产中,也有清明的一些谚语。俗话说“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一般人们都知道清明时节雨纷纷,其实清明这天晴天,对于整年的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如果“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连续不断的雨水会下个不停。在苏、鄂一带,也有“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的说法。

清明俗语谚语诗词传说(农村清明谚语大全)(4)

此外,这天如果有风,就预示这今年的风特别的多。有这样的农谚为证: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最后提醒各位朋友,关于清明的上坟,有“早清明、晚十来一”的说法。意思是清明节可以提前祭奠,十来一可以拖后一天祭奠。如果您当地关于清明有什么好的谚语,欢迎一起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