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呼兰河传深度解密 呼兰河传摆脱束缚(1)

都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的用一生去治愈童年。萧红却说:'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如何,为什么这样悲凉。”是文学洛神萧红在生命弥留之际,回溯童年发出的感喟!

有人将《呼兰河传》比作萧红的自传体,茅盾评价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萧红的一生都在寒冷的冬夜里跋涉,出生在呼兰县地主之家,却因为性别不被疼爱,封建的父母对她很冷漠,生母病逝,父亲续弦,继母挑拨离间,使萧红经常遭到父亲的打骂,她在文中写到:“偶尔打碎一只杯子,父亲也要骂到让人发抖。”在这冷漠,凄凉的童年里,唯一给过她关爱的只有祖父,文中写到:“祖父非常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有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

萧红说:"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萧红和祖父躲在荒凉的后院里,那个自由自在,欣欣向荣的后院里,"倭瓜愿意上架就爬上架,愿意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花就开花,愿意结果就结果,不想结也没人管;玉米爱长多高就长多高,蝴蝶随意、自在的飞。在祖父眼里,萧红也是一株自然生长的植物。萧红站在街上,不是看什么热闹,而是在想是不是"我"将来一个人也可以走得很远。“我”将来是不是也可以到那没有人的地方去看一看。

萧红呼兰河传深度解密 呼兰河传摆脱束缚(2)

呼兰河小城封闭窒闷与外界隔离,在这死气沉沉,贫穷,落后的小城里,人们活着的目的只求"穿衣吃饭",最大的理想“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对生活麻木不仁、听天由命,连生、老、病、死,也不能泛起一丝涟漪;却对鬼神保持着极大的热情——或许是为了逃避现实世界的无奈,和人的愚昧,无知,才将希望寄托在遥遥无期的来世的关怀上。而勤劳、纯朴、忍耐、善良的品格一旦与愚昧、麻木、野蛮、迷信、保守相结合,就成了残酷、可怕的善良,他们的善是用恶来实施了,他们会宽容一切丑恶而拒斥一切新生事物。

萧红在荒凉的后院里,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映入眼帘却是满目苍凉,是偏远闭塞的生存环境必然带来精神世界的愚昧麻木,是封建陋习这颗毒瘤溃烂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是封建的毒瘤,看客的"善心"洋溢,毁了小团圆媳妇"美",也毁了王大姑娘的"爱"。

萧红呼兰河传深度解密 呼兰河传摆脱束缚(3)

12岁的小团圆媳妇由于活泼开朗,婆家将她视为怪物,遵从“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古训,进行残酷的规训。胡家婆婆“为了她好”竟用愚昧的三步曲:毒打、跳大神、一连三天洗热水澡。“善心”的“看客”乐此不疲地参与欣赏这一壮举,给她撕下了衣服,浇水的浇水、按头的按头,小团圆媳妇越被折磨,“看客”们 “越是振奋,最终将健康的小团圆媳妇虐杀了。

冯歪嘴子、王大姑娘勇敢打破封建传统,追求爱情和幸福,要争得做人的权利,力图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自由恋爱结婚。由于王大姑娘自己作主嫁给了冯歪嘴子,违背了“媒妁之言”的封建传统,于是乡邻们冒着严寒去“探访”、“作论”、“作传”、大兴舆论挞伐,结果王大姑娘在冷清的秋夜死了,善良的人们又用舌头将这个青年女子虐杀了。

有二伯处在被剥削,被奴役,被蹂躏的地位,做了30年的长工,身无分文,只提供食宿,但是有二伯毫无觉悟,健忘自傲,不敢反抗真正的东家,只能对着绊脚的砖头发牢骚。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小团圆媳妇没有一丝同情与怜悯,埋葬了小团圆媳妇之后,他连连夸赞“酒菜真不错”,“鸡蛋汤打得也热乎”,欢天喜地如同过年一般。正如鲁迅先生精辟的判断:“中国人历来是排着吃人的筵席,有的正吃,有的被吃,被吃的也曾吃人,正吃的也曾被吃。”封建落后思想摧残了他们的精神,扭曲了他们的灵魂,他们即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更是冷酷加害者,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

萧红呼兰河传深度解密 呼兰河传摆脱束缚(4)

萧红生活在封建思想横行的时代里,旧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残害深深地刺痛着萧红的心,她奋起反抗,努力挣脱封建枷锁,像脱缰的野马,在那封建、落后、动乱的年代里横冲直撞,把自己弄的遍体鳞伤。

新文化运动时,她穿起了白上衣、青短裙,剪掉了长辫子,梳短发,家人极力劝阻,萧红却扬起头,用清脆的声音回应:“我又不是做什么坏事情,不要你们管!”;五四运动时,萧红冒着被父亲毒打的危险,加入了“示威”队伍,还参演了抗日话剧;为了读书,她威胁父亲,要去当修女,甚至用刀架在脖子上,以死相逼;逃离"盲婚哑嫁"的婚姻,与远房表哥私奔到了北平,表哥家里勃然大怒,断了他的经济来源,在缺衣少食的境况下,萧红很快就被抛弃了。

萧红活得热烈、勇敢、骄傲,纵然心比天高,却换不来穿衣吃饭,萧红无奈地向现实妥协,在寒冷的冬日回到家里,她以为家会是避风港,人性再冷漠也不会罔顾亲情,现实却给予重击,封建的父亲,容不下大逆不道的女儿,父亲将她软禁,扬言要打死她,最后是姑姑趁着天黑偷偷将萧红放走。萧红从此踏上流浪的归途,至死都没有回过家乡。

萧红呼兰河传深度解密 呼兰河传摆脱束缚(5)

萧红一直和命运抗争,在那落后,封建,闭塞,不允许女子独立自强的年代里,想做独立、自主的人、自由的生活,是何其艰难。流浪在哈尔滨街头的萧红,忍受过锥心蚀骨的寒冷,刻骨铭心的饥饿,在生存面前,纵使离经叛道,心比天高又能如何,萧红最终舍弃了尊严,原谅了找上门来的汪恩甲,度过短暂的岁月静好日子,在萧红身怀六甲时,汪恩甲消失。汪恩甲的离开直接把萧红推入了万丈深渊。

在绝望之际,萧军的出现点燃了萧红几近绝望的生命,萧红需要被疼爱,保护使萧军的男子汉气概得到完全释放,多次交流之后,两颗文艺的心发出爱的火花。

都说张爱玲的仁慈是"倾覆一座城,只为成全一段倾城之恋。"那么松花江江堤决口的灾难,是上天赐给不曾被命运眷顾的萧红,点滴温暖,成就萧红,萧军的爱恋。大雨中,萧军凭一己之力救出萧红,两个孤独的灵魂在雨中相拥,发誓永不分开。

萧军的出现犹如就明灯照亮了萧红的生命,让她获得重生,二人同居后,生活异常艰苦,却是幸福,安稳的,在寒冷的夜里,在昏暗的油灯下忍饥受冻,奋笔疾书,用笔墨与命运抗争,用文字获取生存的力量。

萧红呼兰河传深度解密 呼兰河传摆脱束缚(6)

在鲁迅的帮助下萧红出版了《生死场》迅速走红文坛,名气甚至盖过了萧军,大男人主义的萧军无法接受,严重伤害了他的自尊。随着萧红的成名,这对人人羡慕的文坛眷侣,渐行渐远,他们之间争吵不断,萧军不但出轨,甚至对萧红大打出手。萧红深爱萧军,逆来顺受,不断地忍让,妥协,甚至不远万里去日本疗伤,希望用距离挽回萧红爱情,一切都是萧红的一厢情愿,回国后,两人依然过着争吵、冷战的日子。这段爱恨交织的爱情,使两人身心俱疲,六年后这对牵手走过人生低谷,一路扶持的文坛伉俪彻底的分手了。

和萧军分手后,萧红怀着孩子嫁给了东北作家端木蕻良,在婚礼上萧红讲了一段话:“我对端木蕻良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

萧红是矛盾的,她勇敢倔强,为了摆脱封建的束缚,她敢于背叛家庭,逃婚、私奔,不惜一切代价和命运抗争,在民族危难之时,她毅然拿起手中的笔记录敌人的罪行,在感情上,又是脆弱的,不够自主的,将自由,独立,自主依附在男权之下,萧红认为:“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但我更愿意相信她太贪恋温暖,无法忍受生命中的孤独,她不想一个人孤立地面对这个世界。

虽然命运对萧红极其刻薄,吝啬到不给她半点温暖,她想要的安稳和爱情,一次又一次化为虚无,但是文学创作让萧红获得慰藉,正如萧红曾经对端木说:“你知道我为什么坚持写作吗?因为我没有更快乐的事情可以做。不是每个人都能拯救世界,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创造未来,但是为苦难的世界担当精神痛苦,却应该是一个作家的追求。”

萧红呼兰河传深度解密 呼兰河传摆脱束缚(7)

萧红在贫病交迫中坚持创作,写出了长篇巨著《呼兰河传》“尾声”里写道:“‘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体弱多病的萧红被庸医误诊为喉癌,手术后病情急剧恶化,在寒冷的冬日,走完了她坎坷的31年。虽然生活是一道深渊,但萧红却活出了自己的辉煌,她不但和张爱玲、吕碧城、石评梅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女”,更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罗曼·罗兰那句: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是对萧红一生最好的诠释。希望在你遭受命运的百般为难时,想想萧红,想想这位不被命运善待的民国女作家,或许,可以获得前行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