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随着队伍越来越壮大,粮食越来越少,这让朱元璋意识到小小和州已经不能满足他部队的消耗,于是召集手下部将开大会讨论,会上冯国胜(冯胜)提出应立即渡过长江,占领集庆路。

朱元璋占领金陵后的变化(朱元璋占据集庆)(1)

图为冯国胜资源来源于网络

集庆路(今南京市)处于长江沿岸的河谷当中,海拔较低,起伏的山峦,犹如天然屏障,而且是六朝古都 ,可是要打集庆就要渡江,渡江就需要船只,可朱元璋手下都是陆军,船只是现在首要解决的问题,正在众将火急火燎的时候,一个叫俞通海的人前来投奔,并且附带上千条战船(其实都是很小的渔船),这可真是想要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朱元璋大喜的召见了俞通海并口头表示了嘉,封其为水军都督。

于是召集了上千条战船先攻采石,再破太平,终于到达了最后的目的地,集庆就在眼前!

此时的朱元璋是义军的左副元帅,而郭天叙是都督,郭子兴的妻弟张天祐是右都副元帅,这些职位是刘福通封的,虽然朱元璋的官职最低,但是军队实际控制者是朱元璋。

朱元璋占领金陵后的变化(朱元璋占据集庆)(2)

明代建筑资源来源于网络

朱元璋率领军抵达集庆后稍作休整,便下令攻城,连续攻城三天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常遇春与冯国胜的部队,都曾多次攻上高高的城墙,可结果还是被打退下来,而且死伤特别严重。然而这次失败对朱元璋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在这三天战斗中,郭天叙和张天祐都战死了,朱元璋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都督。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朱元璋明白这个道理随即召集众将开大会商议对策,在会上徐达说“从这几天攻城的情况来看,我军之所以还占领不了集庆,其主要原因是城上鲁达花赫福(元代集庆守将)亲自率领的增援部队太有杀伤力。因此,我们要先将鲁达花赫福亲自率领的这支增援部队引开。我们可以让水军督尉俞通海来,让他派出一支精锐水军,带上火药,从水上绕道西门城下,轰炸城门。到时候,那鲁达花赫福必然要往西门去,趁此机会,我们大家全力攻城,到那时便可一举攻破”。朱元璋听后深以为然,第二天依照徐达的计策顺利攻占了集庆。

朱元璋占领金陵后的变化(朱元璋占据集庆)(3)

朱元璋画像资源来源于网络

朱元璋随军进入集庆后,严格约束军队,恢复城内各级官员职权,并发布告示安抚老百姓,既安定了民心,又在集庆城建立起了正常的生活秩序,随后经众将讨论又将集庆路改为应天府。

占据应天是朱元璋军事上和政治上取得了巨大胜利但从历史大势上看,他的形势并不乐观,自古占据北方即有天时地利,中国地势由北向南,由南方起兵进攻北方最后获得胜利,少有先例。可是朱元璋此时占据应天,却是占了个大便宜。

我们介绍一下朱元璋的邻居们,住在他东边镇江的是元朝军队,而住在东南方平江(苏州)的是张士诚,东北面的是张明鉴的起义军,南面是元将八思尔不花(名字很有特点),西面是徐寿辉。

朱元璋占领金陵后的变化(朱元璋占据集庆)(4)

明代建筑资源来源于网络

表面上看,朱元璋的邻居们个个都比他强,家大业大,朱元璋被他们围在中间,就好像是到外地打工的民工,寄人篱下,而这些邻居们虽然并不喜欢朱元璋,但也正是因为他过于弱小,谁也没把他当回事,自己打来打去,没空搭理他。

更关键的是,朱元璋北面的邻居是刘福通,这个是他领导,算是兄弟部队。帮助朱元璋挡住了元朝军队的进攻。元朝的统治者倒是很重视朱元璋,可是打不着。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能打的不想打,想打的不能打。

朱元璋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对他而言,元朝虽然是他苦大仇深的报复对象,但还不到时候,他先要料理他的两个邻居。这两个邻居才是真正可怕的对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