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小区楼下看到一扎推的老人在谈论这养生问题,也不乏说一些祛湿的发好方法。拔罐祛湿算是在老年人中流行的保健活动了,老年人大多数患有风湿骨痛,能去拔一下罐带出体内的湿气也是令身体舒适的。
皮肤过敏、外伤、溃疡处禁用。这样的情况拔罐只会加重病情,适得其反。
有出血倾向的疾病禁用拔罐,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
新伤骨折、疤痕、恶性肿瘤局部、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局部皮肤弹性差者禁用。
二、晕罐的人不能继续拔罐。四肢发冷、恶心呕吐、心慌心悸、拔罐过程中若出现脸色苍白、神昏仆倒、出冷汗和头晕目眩等症状,此为晕罐,应立刻停止拔罐。
三、拔罐后容易诱发中风。由于拔罐之后皮肤毛孔处于舒张状态,这样容易导致外界环境中的寒气进入人体,从而诱发中风,所以要做好保暖工作。
四、经常拔火罐容易引起皮肤感染。 很多人认为拔罐最少要半小时,这样才能有效果,但是久拔火罐会导致皮肤感染 。另外,拔火罐的器具在专业机构也可能存在多次使用的状况,大家的皮肤间接接触也会导致皮肤的感染。
看到这里你还敢去拔罐吗?其实只要学会分辨自己是什么症状和注意拔罐后的事项就不用怕了,偶尔去拔罐是对身体有益的,如果能结合食疗法去湿那就更不错了!
提起祛湿,很多人脑海第一时间就想起薏米。没错,薏米就具有排毒养颜,去湿利尿的效果。本草纲目》中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 轻身延年。
感觉自己体内湿气重的话,给自己煮一碗红豆薏米汤。红豆薏米汤是非常适合体内湿气较重的人食用的,暖暖的喝下去,享受着甜品的惬意时光。现在很多人说红豆薏米粥应该用赤小豆的事情,小编也深入了解赤小豆也有祛湿的功效,但是赤小豆本身是不适合多吃的。
因为最新的《本草新编》中指出:“赤小豆,可暂用以利水,而不可久用以渗湿。湿证多属气虚,气虚利水,转利转虚而湿愈不能去矣,况赤小豆专利下身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湿。盖下身之湿真湿也,用之而有效;上身之湿,虚湿也,用之而益甚,不可不辨。”
现在市面上最多薏米是云南的曲靖薏米,贵州兴仁薏米以及福建的金沙薏米。金沙薏米种植于福建省仙游县龙华镇金沙村,因金沙村得名,别名玉芦、玉珠珠,脱壳后称薏米。早在宋代开始大面积栽培,共有上千年历史,在明代贵为朝廷贡品。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载的薏米正是采集于金沙村的金沙薏米。中医的角度来讲薏米的颗粒越小,药用价格就越高。在众多薏米中,金沙薏米是颗粒最小的所以它的营养价值高之又高。
在金沙村当地有句民谣唱道:"薏米胜过灵芝草,药用营养价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寿,返老还童立功劳。给予薏米高度的评价,它的营养价值之高也就是因为这样当年的皇帝选择了金沙的薏米作为朝廷的贡品。
薏米红豆汤比较素?不符合你爱吃肉的风格?不用怕,下面还有祛湿大补汤:
淮山扁豆煲鸡脚:
功效:健脾祛湿、舒筋活络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实15克,苡仁15克,鲜鸡脚200克(约10只),生姜丝少许。
做法:先将鸡脚去衣清洗,切掉脚趾甲。将淮山、扁豆、芡实、薏苡仁、鸡脚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内,加水2500ml(约10碗水),武火煲滚后文火煮2小时。煮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猪横脷煲夏枯草
功效:清热祛湿,除肝热
材料:猪横利500克,夏枯草、绵茵陈各20克,生姜4片。
做法: 1、把猪横脷先飞水去腥备用。 2、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脷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水2500ml。先武火煲滚后转文火煲约2小时,调味即可。
对于拔罐你有什么看法?
以上祛湿的方法你掌握到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