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己来

幼儿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各种事情的心情,早在0岁时就已经表现出来。到了1岁,还表现出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得到他人的承认。这充分表示幼儿想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做事,而所做的事情又希望得到他人认可的心理,这对幼儿意愿的培养十分重要。

幼儿到了2岁,对于吃饭、排泄等日常事务,想要自己亲自做的意愿变得非常强烈。幼儿自己处理日常事务既是父母的要求,也是2岁幼儿自发产生的欲望。此时的宝宝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想要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的心情。以吃饭为例,如果自己的食物与家人不同就不高兴;如果自己的食物比其他人少时也无法接受。特别是上有哥哥、姐姐的幼儿,常常会因为饭量的问题而抱怨道:“哥哥的比我多”,开始想要与哥哥交换饭碗。实际上数量大多都是相同的,幼儿只是将要与哥哥、姐姐平等生活的意识,大都会借由这类事情表现出来。

2岁的宝宝当然无法和哥哥吃得一样多,因此常常剩下许多。即使如此,他也不喜欢因为这个原因,而使得自己分配到比较少的东西。这种情况在排泄方面也很容易表现出来。过去必须要带他上洗手间,并且要在旁边陪伴至上完厕所。但是过了2岁以后,他们开始想要独自进洗手间,进去后会将门关上,坚持要独自进行。即使中途母亲想把门打开来协助他,通常他都会说 “不用”来拒绝母亲。

当然,依靠自己的能力有时也会失败。即使这样他们仍旧坚持自己要尝试着去做。等事情做完后,还会向父母报告顺利完成,表情上充满了依靠自我力量完成所得到成功的满足感。可是站在成人的角度看,仍然觉得无法放心。例如,卫生纸是否用得太多、裤子有没有弄脏等问题。但对于2岁宝宝的照料,最重要的事情是“帮助他自己完成某事”,要达到顺利完成还需要一段时间再学习体验,这就有赖宝宝身边的大人多费心了。

2岁宝宝希望能“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如果这种愿望被忽视或者被否定,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例如,坚持想要使用筷子时,却被父母一句“你还不能用得很好〞所拒绝;自己上厕所失败时,被父母责备:“又弄湿了,真笨!”因此对自己失去信心。其实这个时期的宝宝做得不好或失败时,同样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如果所做的事情被否定,就会受到伤害。比较坚强的幼儿能够独自克服这种情况,而比较脆弱的幼儿会逐渐地失去自信心,由此逐渐失去挑战自我的愿望,变得非常害怕失败。因此作为父母,即使幼儿做得不好或失败,都不要过分在意。实际上如果不经过这个阶段,幼儿将无法顺利地做好一些基本的事情。其实这个时期的宝宝做得不好或失败时,同样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如果所做的事情被否定,就会受到伤害。比较坚强的幼儿能够独自克服这种情况,而比较脆弱的幼儿会逐渐地失去自信心,由此逐渐失去挑战自我的愿望,变得非常害怕失败。因此作为父母,即使幼儿做得不好或失败,都不要过分在意。实际上如果不经过这个阶段,幼儿将无法顺利地做好一些基本的事情。

◐◐.2

我也要做

如何陪伴幼儿慢慢成长(3岁教养小技巧100条)(1)

2岁幼儿这种想要“自己做”的愿望,从智能上的发展来看,与“我也要做〞相关联。例如,家人一起谈笑时,幼儿也想加入,有时还不能完全理解谈话的内容,但是只要一听到自己熟悉的语句时,就会非常得意地说起相关的话题。例如:听到家人有关职业棒球的谈话时提到“球”,就会立刻说:“我也有一个球。”或许成人会觉得话题有所偏离,但对2岁幼儿来说,他是在竭尽全力地“参与”。所以如果能让大家都听到自己的话,他就会感受到自己也能加入谈话,而产生莫名的优越感。如果听到自己不懂的名词,就会积极地问:“那是什么意思?”当成人给予解释时,会认真地聆听。

有时讲完后问他:“明白了吗?”幼儿会坦率地回答:“不明白。”弄得家人不由得苦笑起来。可是幼儿会经常问到这类问题,例如,每当提到幼儿不知道的场所,会被追问 “那是哪里?”如果谈到幼儿不认识的人名,又会被追问:“那是谁?”幼儿追问此类问题,不仅流露出自己想要参加谈话,还想从提问中获取知识的意愿。这种“我也想做”的心情,在游戏中也会表现出来。想要与哥哥、姐姐做同样的游戏,在游戏中想要模仿父母,也就是开始做〝模仿游戏”了。这时玩耍的对象多半是父母和兄弟姐妹,有时也会是附近邻居的小孩。如果是男孩子,大多会玩 “某某勇士” 的游戏;如果是女孩子,大多会模仿护士或过家家游戏吧!虽然语言表现还很别扭,却也足以充分地表达模仿人物的样貌。

幼儿在展开这种游戏的过程中,会将自己认识的世界,具体地表现出来。如在医院疫苗接种时的紧张与痛苦、电视中人物被怪兽抓去时,心里吓得扑通扑通、心脏狂跳的情形,都会被真实地表现出来。

◐◐.3

鼓励宝宝自己做

如何陪伴幼儿慢慢成长(3岁教养小技巧100条)(2)

2岁幼儿“自己做”或“我也要做”的意愿十分强烈,开始希望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并尝试与周围的人们做同样的事。但是这种欲望与实际能力之间,还有一段差距,如果无法按照自己的想象做好或者失败了。这时,宝宝的情绪就会崩溃而失去自信。再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重新恢复自信。通常是经由母亲的搂抱、安抚,逐渐恢复信心以后,才会离开母亲,再度去尝试、挑战。

2岁幼儿遇到挫折或不安时,随时都有可能回到母亲身边寻求安抚。如果母亲认为孩子已满2岁,不再给予安抚的话,幼儿只得单独调整自己的情绪,这就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感情脆弱与情绪崩溃、不能自我调整恢复的幼儿,必须由母亲施以抚慰才能恢复过来。即使已满2岁,让幼儿对母亲怀有需要时可以回到母亲怀抱的信任感,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种信任感的支持,当宝宝遇到任何困难就会自然地回到母亲身边调整情绪。因此,2岁幼儿的身心发展,还是需要母亲全力的支持。

本篇文章图片及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