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烈度与地震等级的概念(防震减灾科普小博士)(1)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有大有小,大可以大到使房屋倒塌、山崩地裂,小可以小到人根本感觉不到,只有灵敏的仪器才能记录到。

那么如何表示地震的大小呢?通常人们用地震震级予以描述。

地震烈度与地震等级的概念(防震减灾科普小博士)(2)

地震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是对地震波能量大小的相对量度,用M表示,用地震面波质点运动最大值(A/T) max进行测定。在实际的地震监测工作中,地震震级M应根据多台的平均值确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

地震烈度与地震等级的概念(防震减灾科普小博士)(3)

国家标准GB 17740-2017《地震震级的规定》中明确规定,各级地震工作部门提供地震信息或者新闻机构报道我国地震新闻等社会应用时,均应使用M和阿拉伯数字来表示地震震级。

但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与地震等级的概念(防震减灾科普小博士)(4)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它也是表示地震破坏力大小的一种方法,地震越大,震源越浅,它产生的破坏就越大,地震烈度就越大。

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其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它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这与一颗炸弹爆炸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的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爆炸后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

为了区别于震级,地震烈度用罗马数字和“度”单位来表示。所以我们称四川汶川8.0级地震,映秀镇和北川县城的地震烈度达XI度。另外,一个城市的抗震设防是用地震烈度来衡量的,例如北京的抗震设防烈度是VIII度,如果说成“北京的房子能够抗8级地震”是不对的。

地震烈度与地震等级的概念(防震减灾科普小博士)(5)

我国国家标准GB/T 17742-2020《中国地震烈度表》系统规定了地震烈度评定指标以及评定方法,采用12级地震烈度表,分别用罗马数字I、II、III、IV、V、VI、VI、VIII、IX、X、XI、XII或阿拉伯数字表示。

供稿单位:济南市地震监测中心

编辑:于淼

终审:郑卫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