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陶罐和铁罐》既是一篇童话,也是一篇寓言它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陶罐与铁罐的优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陶罐与铁罐的优点(方能取得长足进步)

陶罐与铁罐的优点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既是一篇童话,也是一篇寓言。它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学习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第二课时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比较之趣 :导入新课

在课间,老师看见有两位女同学比赛瞪眼睛,好有趣!原来这么明亮的大眼睛是这样来的呀!你们还比过什么?

像这样的比,有的让我们身体健壮,有的让我们头脑聪明,有的乐趣无穷......有意思的是,不仅天真可爱的你们爱比,连铁罐和陶罐也在比。板书课题,读题,介绍铁罐和陶罐。

比较之境 : 精读理解

想知道他们比什么,以及比出了什么结果吗?生自由读1--9自然段。

1、铁罐找陶罐比----,比出了铁罐的----,陶罐的-----。

2、“语言是心灵的窗户”。铁罐和陶罐如此鲜明的性格,是通过对话,即语言描写得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请划出他们各自的语言,铁罐的用波浪线,陶罐的用横线。

出示投影,对照检查。我们把铁罐和陶罐的一问一答作为一个回合,那么对话部分可分为四个回合。读好这四个回合,就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读的时候要注意神态和动作描写。作者这些提示性的描写,既能有助于我们理解内容,又能增强朗读的感染力。

第一回合 指名读铁罐的话。“碰”比的是彼此的坚硬程度,铁罐之所以向陶罐提出“碰”,就是因为他知道坚硬是自己的------?(长处),而易碎是陶罐的------?(短处)。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一比,铁罐就觉得自己——?(优越,了不起)对待陶罐的态度也变得------?(傲慢)学生读出傲慢的语气。

铁罐的这句话像一块石头,在平静的水面激起波澜。陶罐应战了吗?指名读陶罐的话。陶罐的回答怎样?(很谦虚,不仅认可了铁罐的长处,承认了自己的短处,还很友好。听听,“铁罐兄弟”,多么亲热!这种谦虚的态度让激起的波澜归于平静。)

第二回合 铁罐会因为陶罐的谦虚、容让就此罢休吗?读铁罐的话。指名读,谈感受。(铁罐继续抱着自己的长处不放,并据此羞辱陶罐。这第二次的语言比第一次更甚,犹如汹涌的大浪,向陶罐袭来。)

陶罐被激怒了吗?指名读陶罐的话。陶罐的应对怎样?“再说......”展开想象补充。(清醒,既看到自己的短处,也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不卑不亢,有理有情。如果说铁罐挑衅的语言是汹汹而来的大浪,那陶罐冷静的语言就是平息大浪的岩石,不为所动,容忍克制。)

第三回合 铁罐凌驾于陶罐之上的目的没有达成,他变得恼怒了。指名读铁罐第三次的话。理解“相提并论”。铁罐在说什么呢?(还是抱着自己的长处不放,并据此炫耀和诅咒陶罐。)

陶罐呢?指名读。从陶罐的语言中你听出了什么?(宽容大度,不予计较,友善。)第三波平息。

他俩的话一来一去,像凸起的波浪线和平平的横线一样,危机重重,充满起伏,每每让我们的心因铁罐的话而紧张揪起,又因陶罐的话而放松抚平。

第四回合 读第四次的话。铁罐的语言里有什么?(仍然在强调自己的坚硬,自大,威胁。)

陶罐的话?指名读。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铁罐让人无法理喻,无语。

总:从以上对话中,我们感受到铁管言语中处处充满--------,陶罐言语中时时透露出-------。

3、让我们带着理解带着感悟分角色朗读。你们喜欢谁?说说理由。

总:其实无论是铁罐还是陶罐,都不是完美的,都有缺点,但我们为什么独独喜欢陶罐呢?打动我们的是陶罐那谦虚的品格,这种品格熠熠生辉,给人以美好的感觉。

4、重点读读陶罐的话,体会陶罐谦虚美好的品格。学习语言描写时人物处于语言中间标点符号的用法。

比较之果 命运也让他们做了一次对比,让我们到发掘现场去看看。(读10---17自然段)

经历了漫长时间的考验,铁罐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陶罐呢?--------读关于陶罐的对话。所有的对话只揭示了一个事实,即谦虚的陶罐不仅还在,而且价值得以提升。以前叫嚣坚硬的,现在无影无踪,以前谦让脆弱的,现在历久弥新。

比较之思 1、为什么会这样?2、这样的结局告诉我们什么?看板书,思考。

板书: 27 陶罐和铁罐

第一次比 第二次比

性质 态度 性质 命运

铁罐 坚硬(长) 傲慢 易锈(短) 无

陶罐 易碎(短) 谦虚 稳定(长) 有

教师总结:从科学的角度看,是铁易生锈,陶罐性质稳定。但铁罐若能像陶罐那样谦虚一点,认识到自己的短处,努力避开,这样的悲剧命运也许就可以避免了。正确看待人和事物,如何比较实在重要,不当的比较不仅可笑,而且会阻碍自己的进步。我们既要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要知道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谁长于比较, 谁就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