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1990年元旦黄宏与宋丹丹演的小品“超生游击队么?”小品把当时农村超生的现象演绎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看似搞笑,实则反应出了当时计生下超生队伍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因为土地有限,资源有限,就业条件有限等等原因,在1980年,国家开始提倡一对夫妇一个孩,直至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2021年全面放开三胎。
即使生育控制得最严的时候,在我所认识的人中,不论是亲属,还是朋友,或是左邻右舍,都有超生的,而且队伍够大。
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影响,在农村,有很多人就是砸锅卖铁也一直生,直到生出来儿子为止。实在生不出来儿子,身体吃不消了,生不动了,才肯罢休。有的为了要儿子,甚至人工堕胎多次。
我三叔,家有七女,为了要儿子,超生六个,最后直到生不动了也没生出儿子。因为没有接户口本的,三叔经常埋怨三婶的肚子不争气,两个人因此经常吵架。
三婶身体不好,一生气就抽搐,倒地不起,身体发硬。人们又是喊又是叫的,又是掐人中的,好一会儿才能缓过来。懂事的大女儿跟父母说:你们就放心吧,到时候我们一定养你们老。
由于生活所迫,还送走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也与六姐妹相认了。听说只是姐妹相认了,没有认自己的亲生父母。三叔三婶的心很悲凉,但是无奈。
现在众女儿都已成家立业,大多生活在城市,并且让父母在城市安了家。三叔三婶只有在夏天的时候回到老屯家里种种菜。每逢年节,全家人齐聚一堂,笑语欢歌。
我姨,家有儿女四个,超生三个。为了要儿子,姨夫丢掉了教师的工作,远走他乡。当时在农村,教师的工作是很受人尊重的,很吃香,哪怕只是代课教师。教书的同时,还能种着自家的承包田。在农村,这项工作是很多人想干的,但是干不上。
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在一座小城的郊区乡下租了间茅草屋,我姨天天起早出去卖豆腐,后来又干过各种零杂工。姨夫出苦力挣钱。听我姨说,由于姨夫身材小,挖沟的时候,总是跳着往出扔土。
孩子多,钱不好挣,窘迫时姨夫还曾坐在离家不远的河坝上放声大哭过,可见生活远不止艰辛那么简单。
姨夫把两个大一点的孩子扔给了父母。大女儿初中毕业以后才离开爷爷奶奶,二女儿直到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学才正式离开爷爷奶奶。
九十年代后期,姨夫开始包点小活,生活有了起色。我姨不再那么辛苦,全职做起了家庭主妇。
姨夫现在经营着一家通信工程公司,身家多少,我不知道。二十年前,他就教诲我说:只要你努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天挣一万不是没有可能的。我是努力了,直到现在我每天也没挣上一万,挣一百还差不多。
姨家的四个儿女,三个大学毕业。两个在国企上班,两个是公务员,收入颇丰。
我曾经的邻居老张,是我的一个远房表舅。家有七女一男,超生四个。不用问,儿子是最小的。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两家的生活水平实际上差不多。他们家的老大与我同龄,老三与我妹妹同龄。三姑娘喜欢我,我看得出来,我母亲也看出来了。于是我母亲找人撮合,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撮合成。我没在意,也没问怎么回事。
由于我们两家是邻居,老张家的孩子经常到我们家来。穿得很破,但不至于衣不蔽体。他们家刚会出来玩泥巴的孩子,在夏天常是一丝不挂的,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
大冬天也只穿破假鞋片子东家玩西家串,也不嫌冷,也不怕把脚冻了。我记得我小时候上学,棉鞋晚穿了几天,就把我的脚冻的全是疮,坏的地方都烂了很深的坑。
后来我们家生了变故,搬走了。听说老张在生下儿子没几年就离开了人世,只好由我那远房舅妈一个人带着孩子们过日子。随着女儿们一个接着一个出嫁,儿子也结了婚,老太太跟着儿子在一起,现在都生活得很好。
搬走之前我们经常在一起玩,有一点我是了解的,这些孩子都没有读过几天书,有的甚至连学校的大门都没有进去过。否则,前面提到的那个三姑娘,我不会置之不理。三姑娘哪儿都好,长得也不错,就是没有读过书。
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很多。这些超生的贫困家庭,不管当初多么困难,他们都熬过来了,如今都过上了好日子。
像我姨跟我姨夫,因为超生,丢了工作,经受了很多常人未曾经历过的困苦和艰难,最后却成了人们眼中的土豪。正如姨夫所说:只要努力,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每天挣一万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身居东北,知道当年的计生政策执行得有多彻底,但即使这样,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村的超生现象还是挺多的。不知道别的地方是否也有很多的超生现象呢?现在过得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