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起名忌讳哪些(婴幼儿起名小百科10第二篇婴儿起名的20条禁忌)(1)

十一、忌用“繁难”字起名

“繁”字是指笔画多结构复杂的字,这样的字写起来麻烦又不好看。所以名字中繁字多了就会造成黑白失调,黑糊糊一片,透不过气来,令人产生憋闷感。

“难”字是指不易认读的字,也是不常用的字。这样的字一般人不认识,既不会读,也不理解它的意思

用这“繁难”字起名字,就会影响交流,妨碍名字正常功能的发挥,因为即使名字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它在不识不懂的多数人面前,只能是一个文字符号,甚至造成笑话,产生误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所以,起名字要用常用字,不要用“繁难”字。

名字中的“繁难”字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因为该字的意义较狭窄,平民用不到它,不常见,不常用,于是成了一般人不认识的“繁体字”。如许宝“鵦”,“鵦”古代所说的一种骏马;王正“黼”,“黼”是古代扎服上的花纹。用这样的字起名字,大有显示自己识字多的嫌疑。

另一种情况,是用“异体字”起名。这种“异体字”通常情况下已停止使用了,所以用到名字里,多数人都不认识。如方“槑”(梅)、孔“偘”(侃)等。”梅、侃”都不是难字,改换成“槑、偘”,多数人便不认识了,这样除了给人出难题,别无解释。

由此看来,用“繁难”字起名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第五篇 婴儿起名 197

十二、忌用“怪僻”字起名

“怪僻”字比“繁难”字更少见,因而更难认识和理解。所谓“怪”,即罕见为怪,罕见便不认识。所谓“僻””,即不常遇到、人迹罕至,不常遇到也就不认识。”怪僻”字是离开字典大家都不认识的字,用这样的字起名字的确是有故意找麻烦的意味,这样的名字自然不会受到多数人的喜欢

例如,当代一位成绩显著的教授,名日汪“槱”生,“槱”是生火之木柴。一位颇有贡献的专家名曰蒋士“马飞”“马飞”是奔驰如逸飞之骏马。“槱”、“马飞”两个怪字,不仅害苦了一-批读者,而且损害了名字的主人,也使他们的知名度因名字“怪僻”难识而受到了影响。

十三、忌用“过火”字起名

过火指超过了“分寸”,超过了合适的“度”在为小孩起名时常见的“过火”有两种情况:

一是夸“过火”,形成“自吹”,效果不佳。例如陈万策、卜万科、管万敌、万国权、李万寿,这些“万”字显然是过分夸大了自己的作为和力量,把自己看得如此神奇、有威力,其他人的位置又该如何摆呢?很明显,吹嘘自己与贬低别人是一致的。翁独健这个名字,说得很清楚。一个“独”字表明,“健”者惟“我”而已,别人是不配享用“健”字的,正是:众人皆病“我独健,众人皆贬“我”自安,这就是自夸者的心态。

另一类是自谦“过火”,形成“自贱”、“自贬”

谦虚应当有个限度,那就是不能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

违背了这个原则,就会走向反面:不是自贱、生卑式的虚伪,就是变相的骄傲。

自通“过火”形成的“自贱”“自贬”,其实质便是一种虚伪”,朴实正直的人是很难接受的。

例如,王拙、刘迂、袁痴、虞感,他们真的认为自己拙笨迂腐、愚蠢吗?当然不是。内心不认为如此,却要以此为名,作为招牌行世,这是什么行为?非“虚伪”即“欺骗”,反正不是实事求是。

莫我愚:这个名字更有意思,听口气像与别人“争愚”,而他认为“谁也没有赶上他愚的”,他自然是“争愚”的胜利者了。本来不愚却要装成“最愚”的样子,这不是“假惺惺”又是什么?

李慕愚:这个名字很不一般。名字中“仰圣”“慕贤”者多矣,而此人却要“慕愚”。以“愚”为榜样,“效愚”、“学愚”吗?自然又不是。他既然敢于“标新立异”就说明不愚。他所 一“慕”之“愚”不是“愚蠢”之“愚”,而是“大智若愚”之愚”。仰慕“大智”却说“慕愚”,这是一种“狡猾”的技巧,也可以说是“虚伪”的变异。也就是说,这个名字中虽然也用了“愚”字,但它已不属于“自谦”,而是借“愚”说“智”的艺术技巧。

因此,“拙、迂、愚”等不一定都是“自谦”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论是“自吹”还是“自贬”都是不正常的“过火”的行为。名字要想“美”,就要摒弃这些不健康的做法,向着以“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十四、忌用“杂凑”字起名

有的名字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精心选字组词制作出来的,而是随意找几个字凑起来的。“杂凑”的名字像个“拼盘”,它有如下特征:

1、中心意思不明确。

2、字词的搭配不和谐。

3、字词之间存在着矛盾与混乱现象。

如田川流,这个名字的中心或主体,是说田、川还是流?或者是田川、川流?很难说清楚。中心意思不明确,令人不知所云。

原因何在?“田”与“川”的关系难以琢磨,是“互补”还是“相克"?关系搞不清,就造成了思维的混乱。这是“杂凑”字起名的通病。

再如陈妙汉,这个名字中“妙”与“汉”很不协调:“妙”一般用于女性,有阴柔美;“汉”一般用于男性,有阳刚美。这二者并列,拼凑在一起,可让人如何理解?是说一个具有女性特点的男子呢,还是一具有男性特点的女子?似是若非、难以断言。

又如林森火;这名字是什么意思?是林、森都是生火的原料,还是森林需要防火?这两种解释内容都太单薄、浅陋,显然缺少意味。是林可以发展成森,森又可以化作熊熊大火吗?从事物发展变化的角度去理解,倒是有点味道,可惜太勉强了。这个名字,由于没能处理好“森与火”的关系,造成了费解的毛病。

有的名字,姓与名意思脱节甚至对立,造成了语义的矛盾与混乱。如毛铁桥,“毛”与“铁桥”如何配搭?齐如山、“平齐的山”没有意思,而“像山那样整齐”似乎又不通,“齐”与“山”并存的,这样的名字违背常理,是典型的“杂凑”。

用“杂凑”取名是极不认真严肃的,其效果自然不会好。起名字,多用精力和时间,认真对待,反复推敲,才可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十五、忌用“萎靡”字起名

所谓“萎靡”字,是指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具有消极作用的字词。用这样的字词起名字,是对主人心灵的侵蚀和伤害,也会对他人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而应当忌用。

“萎靡”式的名字古今中外都有,大体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纤弱型,如石缝中的小草那样纤细瘦弱,令人可怜。例如,陆瘦燕、周瘦鹃、秦瘦鸥、陈秋草、薛用弱、雷弱儿、丘弱、邵飘萍、王忍之等,是纤弱型的代表。

二是忧伤型,含苦茹悲,忧伤孤独,内心酸楚,令人哀叹。例如,徐悲鸿、郑愁予、张恨水、独孤郁、黄连茹、辜鸿铭(孤鸿鸣)、韩颓当、子沮、颜孤、孤竹、国哀、庞晃(彷徨)等,是忧伤型的代表。

三是灰暗型,寒风嘶鸣,白霜茫茫,阴霆沉重,前途暗淡,令人心凉。

例如,陆厥、孙默、孙抑、姜酶、普寂、严霜、荒芜、沈醉、废名、陈残运、流沙河、周懒予、谢念难、徐悉艰等,是灰暗型的代表。

这三种类型的名字,给人的印象不是软弱可怜,就是心灰意冷,忧伤可叹,它们都缺少鼓舞人奋发向上的力量,都染上了萎靡消沉的病菌,都具有涣散精神、瓦解斗志、降低情绪腐蚀心灵的消极作用。

好的名字应当具有教育作用、鼓舞作用、审美作用和益智作用。因此,用“萎靡”字取名,不可能成为“美名”,在为小孩起名应列为禁忌。

十六、忌用伟人、先贤之名起名

崇敬伟人、仰慕先贤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但这与用伟人、先贤之名起名是两码事。有人认为用伟人、先贤之名取名。就是对伟人的崇敬和对先贤的仰慕。崇敬伟人,应学伟人的思想、品格和精神;仰慕先贤,应以先贤为榜样,创业、治学、干事业、多做贡献。以伟人、先贤的名字为名,这本身就缺少“创造精神”,不符合伟人与先贤的教诲。

换个角度说,如果以伟人、先贤的名字为名,而其人的作为很一般,这不是对“英名”的玷污吗?假如其人的作为超过了包括伟人、先贤在内的前人,其人的英名不是容易与前人混淆?

因此,这种做法是不应当提倡的。

在我国,用伟人、先贤之名起名的做法历史悠久,至今不衰。以尧、舜、孔子、孟子、管仲、蔺相如等人的名、字命名的历代都有不少。如以唐代的诗人孟浩然的名字“浩然”命名者大有人在,在现当代的人名中,便可以找到浩然、孟浩然、江浩然、简浩然、计浩然、卢浩然、朱浩然等一大串。他们的功德和名气远不及上述先贤。

以伟人、先贤之名取名,包括用伟人、先贤的字或号取名。这种取名方法,是制造“重名”的工厂。从消除“重名”这个角度来说,也应当忌用伟人、先贤之名起名。

十七、起名忌“直白”

所谓“直白”是指字的表达方式太直、太冲、太简单化、太像白话。“直白”的名字缺少涵养的意味,文化素质差,美感淡薄。这样的“名字”只能算作材料或半成品,若当作名字使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工制作。如王难得、马千北、石大用、谢天地、谭全播、孙太黑、金钢钻、彭商人、钱勤来等。“直白”的名字来源于思维的单一性的肤浅。

内容既单一又肤浅,自然就轻飘飘的没有分量,一览无余缺少深度,像一杯白开水没有味道。这样的名字要想加工,必须向深处和广处发展,打开思路,才能见到新天地。

十八、起名忌“浅薄”

“直白”是从名字的表述方法上说的,“浅薄”则是从名字的“语义”即内涵上说的。直白的方式可以产生浅薄的结果,但内容的浅薄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不只是直白一种方式造成的,这就是“浅薄”与“直白”的联系与区别。

“浅”与“薄”都是指名字的“语义”不深,没有分量。造成浅薄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单字名,与姓组合成一个常用的词或词组,只表达单一面又简明的内容。

如黄山、高堂、满月、龙门、方法、文才、正宗、陈著、罗汉、金刚等。

二是双字名,但名字构成的词组只表达一个简单浅显的意思,内容仍然没有摆脱单一性。

如方向明、张敬礼、陈健设、设小妹、单印章、徐阿二、毛二可(哥)、何大侨、朱卫星等。

克服浅薄的毛病,可从两方面人手:

是让名字的语义多元化、即有多向性或多维性

二是使构成名字的词语结构复杂化、尽量让姓氏参与组词,并且三个字各自成词,每个字代表的意思都不相同,构成多层关系。符合这两方面的要求,名字的语义就不会“浅薄”了。

同时、这也是解决“直白”问题的有效方法。

十九、起名忌“俗气”

这里说的“俗气”,包括两方面:一是思想上的俗套子。

如沿用过去的老一套,起名字仍然围绕着福禄财禧、仁寿安康、光宗耀祖、礼义廉耻、忠厚贤德、金银珠宝、龙虎凤麟、英花兰香等兜圈子,走不出新路子。

二是套用俗语起名字,缺乏新鲜感。

如高山、高峰、华夏、商丘、唐诗、章法、正常、玄虚、康乐、严肃、应用、京城、廖得金、刘盆子、毕修勺、商大节、许善心、金如山、高连升、马兰花等。

解决“俗气”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走新路、迈新道,用新询;写新义、就是弃旧图新。凡是旧的、老的、熟思路和词语,都要抛开,要闯新路,铸新词。

这样做自然是困难的,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二十、起名忌“异化”

这里的“异化”是指女性起典型的男名,男性起典型的女名,在名字上造成性别的混乱。好的名字应当体现性别特点,便于社会交流。“异化”名字不符合这些要求,因此不宜提倡。

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一部分性格、气质较特别的人:男子性格柔和、气质文雅、作风细腻,具有女子之风:女子性格刚强、气质粗放、作风泼辣、具有男子之气。这类性格上具有异性特征的人,起名显示出个性特征是可以的,但要适度,不能完全“异化”。完全“异化”,不符合实际,有害无益。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异化”的名字,本人的性格并不怎么特别,没有突出的“异化”倾向,起这样的名字就更无道理,更不必要了。

一般来说,“异化”的名字有如下几种类型:

1、具有明显“异化”倾向的名字。如男子用红、彩、花香、静、风之类的字取名。

2、完全“异化”。例如,男子用女、妹等字取名。这类男名如:王彩凤、翟彩红、赵继英、林文芳、薛佩珍、曹如玉、侯顺香、于树花、周凤玉、尹雪曼、萧楚女、罗林妹等。女子用男郎、汉等字取名。这类女名如:吴健雄、朱志豪、马险峰、徐林侠、谢阿蛮、阎宏伟、刘虎成、张龙地、丁鹭飞、李烈。俞雷、苗林郎、熊汉灿等。

当前名字的“异化”有发展的趋势,这是需要抑制并注意避免。(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