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狼影逝二度不死斩怎么玩(黑红顶流羊了个羊)(1)

只狼影逝二度不死斩怎么玩(黑红顶流羊了个羊)(2)

今天,你“羊了个羊”了吗?

两天崩三次,天天上热搜,仿佛全世界都在玩,好奇的我也打开了游戏界面。

起初,我以为它是在侮辱我的智商,一个闯关消除类小游戏能有什么难度?

但玩过的人都知道,人生遇到的所有困难都会过去的,除了“羊了个羊”第二关!

它魔性的bgm甚至一度成为我的晚安曲,却也还是只能点10086次“再次挑战”。

被虐的体无完肤但还想再试一次,这就是上瘾。

算准人性中的胜负欲和求解欲设置难度,这是游戏机制。

但,今天我们不聊这个游戏的通关秘籍,也不聊它的社会效应。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告诉我们:在“影响圈”做事。

所以,我们聊聊【游戏化学习设计】有什么可以从中借鉴的。

1、目标导向

首先我认为一定要有目标导向。

“羊了个羊”从来不是一款简单的单机游戏,它在吸引用户和留存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

比如说游戏中的“省份玩法”,就非常激励我们要为家乡争光的自豪感,依托微信的社交裂变玩法,它已经成为了全网流通的社交货币。

而商业世界的最终目的就是盈利,广告就是最直接的变现手段。

在“羊了个羊”的第二关,玩家主要通过观看视频广告来获取三种道具和复活机会,也就是说,你想加外挂通关,就要看90秒广告。

有博主计算了一下,一个人每玩五十次,就要看75分钟广告!

中秋节那天,有2000万人在线玩这个游戏。

两两相乘,产生的数字更加夸张。

据网传图片,羊了个羊本月广告流量收入已经突破2500万,已经算是小程序游戏实现盈利目标的极限了。

培训从中应该学到的首先也应该是:要有目标导向。

明确我们做培训的目标是让学员:

吸收知识,再应用到工作中价值、创造业绩。这才是衡量培训效果的关键。

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下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理论,他把目标分为6个层次。

第一层是记忆,是最基础的。就像我们上学时要记住数学公式、英语单词一样,在头脑中完全还原事实信息;

第二层是理解,在记忆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对信息深入的理解,包括为什么是这样,不是这样可不可以,对来龙去脉有深刻的认知;

第三层是应用,用知识、技能去解决现实生活、工作中的问题;

第四层是分析,将信息分解,确定各部分间、各部分与总体间的关系;

第五层是创造,将所学的知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强调的是创造能力;

第六层是评价,对信息有价值判断的能力,超越了原先学习的内容,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基于标准才能做出评价。

在企业培训中,我们应该把学习目标定位于哪个层级呢?

很多公司的领导对于培训的期待,应该不止于说让员工仅仅知道、了解。而是说能不能用在工作中产生价值、创造业绩。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培训项目开展了很多,但是拿不到效果的原因。

如果我们只聚焦于满意度、考试成绩,这其实跟学校学习没有什么两样,关键是学员回到工作岗位用的怎么样,行为有没有发生改变。

在课程中我们需要让学员动手尝试,在课程结束时有产出有交付。

按照柯式四级评估来说,推到第三级的行为改变,才是目标。

所以我们在游戏化设计中,应该让学员把学习目标定位于应用层。我们的培训评估,也应该关注交付物的质量,而不是仅仅对于知识的再现。

2、选择机制而不是创造机制

机制是什么意思?

机制其实就是游戏的玩法,也是整个游戏的灵魂。

比如羊了个羊,这个游戏的机制其实就是消消乐,三个一样的就可以消除下去,然后再配上规则,这个机制并不是这款游戏首创发明的,但是仍有他的用武之地。

没有机制的游戏只能是一个故事或者是一个思想实验。

既然机制是游戏设计的核心,是不是需要很强的专业性才能写出来呢?

一款游戏的问世,可能需要很多年的打磨,很多设计师的团队配合,我们培训人员作为门外汉能不能快速上手设计出一个合理又好玩的游戏机制来呢?

我的答案是:创造游戏机制会很难,但可以选择一个已有的机制。

我们重申一下游戏化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而不是为了让学员尽情玩耍。

所以我们不必要在机制上陷入困境,而是在众多游戏的机制中,选择一个能推动学习目标达成的、简单易操作的机制。

3、明确游戏化设计的主体

选择合适的机制后还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游戏化学习设计的主体是学习,而不是游戏。

在常规的企业培训中,有很多游戏的痕迹。

比如说培训师在讲课之前经常会用到暖场游戏:让学员拍手、蹲起、转圈、你画我猜等,这些就是为了活跃气氛、建立讲师和学员的连接、学员和学员的连接;

在新员工培训中,也有很多更具沉浸度、需要道具辅助的拓展游戏,比如说一起颠个球、绕个迷宫、蒙着眼睛走阵地等,这个耗费的时间会很长,甚至一两天都在教室外面做拓展活动。

还有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讲师会发积分卡,哪个学员回答问题就会得到一张积分卡,课程结束后会有一个大排名,谁获得的积分最多,谁就是优秀学员,或者哪个小组获得的积分最多,就是优秀小组。最后我们会给一些奖品,颁奖、合影等作为精神激励。

这些机制的目的就是提高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同时拉动小组之间的竞争。有的学员就乐此不疲,当然也有无动于衷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游戏呢?

我记得很多年前,我刚开始参加企业培训的时候,就有很多外部讲师在课程中用小游戏的方式教学,比如怎么用一张A4纸挖一个空心把自己套住;有四个图形,怎么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等等。

这样看来,企业培训不是没有游戏的元素,但是,我对游戏化学习,其实有一些担忧,因为我听过很多课程打着这样的旗号,这些不是游戏化学习,而是游戏 学习,一般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纯粹性游戏,比如有一次新员工培训,讲师带着学员玩天黑请闭眼,也就是杀人游戏。三天的课程,每天中午休息后,必做一次。学员们觉得很好玩,每次结束的时候都意犹未尽。

但是这个跟学习本身毫无关联。

第二种是感悟性游戏,比如有一次领导力培训,推演、手工、PK….玩了大半天。尘埃落定,有一个学员问老师:这跟领导力有什么关系?老师斩钉截铁的说:自己悟!

从游戏中学习到知识、技能、理念并没有错,但是不能让学员自己发散,课程的核心内容到底是什么?没有!

这种游戏的设计只是为了增强娱乐性,让学员有五花八门的感受,最后老师再强制收敛,并没有传递给学员核心的信息。

第三种是包装性游戏,比如有一次线上培训,学习平台上设计了各种游戏元素、角色、地图、积分、勋章……好像很有游戏感,能够让学员徜徉在充满趣味性的学习世界里,但是一点开线上课程,还是那么枯燥无味。

羊了个羊这个游戏如果应用到课程设计中,千万不要先把这个游戏玩了个痛快,然后问学员自己感悟从游戏中学习到了什么,不是这样的设计思路,而是应该把它和知识挂钩,让游戏的设计服务于目标。

这种消消乐的机制,就是同类可以消除。在培训中,我们的目标可以定为让学员辨别概念、物品的类别,尤其在安全、质量、产品培训中可以运用。在学习完知识之后,可以通过这样的游戏设计,检验学员的学习成果,看看是不是能够区别概念、物品的类别。

当然游戏化学习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想要深入的学习,可以......(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