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战役其实已接近尾声。无论是对俄軍的南线牵制(克里米亚一线)、迫俄軍的部分动员(有效动员的十分之一),还是压俄軍的四州公投(顿、卢、扎、赫与舆论),美國裹挾的北约,都达到了战役目的。

蒙古帝国vs俄罗斯(北約欺俄的下一场战役)(1)

换句话说,是美國在主导着俄乌战争的节奏。俄罗斯得到的部分战果,只是背后导演想让他得到的。

那接下来美國导演会如何做?答案是斯堪的纳维亚战役。

简单来说,美军和北约会完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统,然后进攻圣彼得堡。

其实准备工作早就在做了。

一是烏軍反攻北强南弱,绍伊古的“北线三面夹击”计划,随着俄军突击基辅失败,狼狽撤出而告终。而德沃尔尼科夫的“南线边境陣线”计划,获得成功。

蒙古帝国vs俄罗斯(北約欺俄的下一场战役)(2)

时至今日,南线四州入俄。这是北约想要的,但不是普京想要的。德沃此人还玩不起滅國戰争。

重心偏南,即为北线埋下败笔。如今,俄军已难以轻言速灭波罗的海三國,难以轻松反攻芬兰,直下瑞典,打到挪威。

稍能顺利的,不过是继续向南,打下土耳其。但前方还有地中海的封锁呢!

二是瑞典芬兰光速加入北约。这是很明显的一步,但也是很不明显的一步。北约整合斯堪的纳维亚半島三國,派驻10万兵,对俄无威胁。派驻100万兵,对俄还是无威脅。

蒙古帝国vs俄罗斯(北約欺俄的下一场战役)(3)

但是,若美军纠集北约,派驻30万軍队,压迫俄芬边境,封锁北方舰队,冲击圣彼得堡的话,俄罗斯就完了。

先说海军。乌克兰战役,俄黑海舰队旗舰和次舰被击沉,副司令安德烈陣亡。黑海舰队暂時失去战略支撑能力。

而斯堪的纳维亚战役一旦开打,俄军北方舰队旗舰,趴窝在摩尔曼斯克港的唯一航母,势必遭襲。而水雷封锁和舰队封锁是一定的。

蒙古帝国vs俄罗斯(北約欺俄的下一场战役)(4)

美军舰队难以进入黑海,直面克里米亚,但进入北冰洋,直面摩尔曼斯克是轻而易举的。

再说火箭軍。如果北约支持的烏克兰军队,反攻入俄烏边境100公里内,俄军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地引爆核地雷。毕竟在自己的國土上核爆侵略军,没有任何法理和公义负担。

但是,若北约联军从芬兰前线,攻入了近在咫尺的圣彼得堡呢?你俄罗斯火箭軍难道要连沙俄首都圣彼得堡一块炸么?核平此城,你舍得么?

蒙古帝国vs俄罗斯(北約欺俄的下一场战役)(5)

所以,圣彼得堡之战,会成为一场跟诺曼底登陆、淞沪会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同等量级的“血腥会战”。

三的话,就是波罗的海北溪管道炸断停气了。俄欧脐带被断,中立友好不再,波罗的海出口就不再对俄开放。波罗的海舰队,不过“死海舰队”罢了。

普京的偶像,是彼得大帝。除非他有前者孤身赴巴黎那样的勇气,去西班牙或中國来,求得不可思议的战略盟友,拖住美軍。否则,斯堪的纳维亚战役,会将俄罗斯的有效动员提升到五成上下。

蒙古帝国vs俄罗斯(北約欺俄的下一场战役)(6)

搞不好,普京的生命或总统的生涯,就会在圣彼得堡的血战废墟中结束。

即使这样,也算不上结束。普京若败,做叶利钦,把楚科奇或堪察加卖给美國,作为第二个阿拉斯加交易。然后,指认一任女性总统迁都葉卡捷琳堡,東山再起。这一步,美國欺俄才算结束。

到那时,库页島会成为第二个台湾岛,图们江会成为第二个诺曼底,韩國有可能反统朝鲜。而西线,伊朗有可能倒向西方,哈萨克必被俄女王吃掉大半,一带一路被彻底断绝。

蒙古帝国vs俄罗斯(北約欺俄的下一场战役)(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