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山乡巨变》:“你又来了,这也是封建,那也是封建有朝一日,你怀了毛毛,也会蛮攀五经地跟余家杰说:‘你为什么要我怀孩子,自己不怀……’”,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三才五格有吉有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三才五格有吉有凶(寻根说字蛮攀五经)

三才五格有吉有凶

周立波《山乡巨变》:“你又来了,这也是封建,那也是封建。有朝一日,你怀了毛毛,也会蛮攀五经地跟余家杰说:‘你为什么要我怀孩子,自己不怀……’”。

“五经”指的是《诗》《书》《易》《礼》《春秋》,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献,也是儒家学说的主要经典。讲话说理,引用《五经》,为的是增强说服力,也显得文明、高雅。但是,什么都有个度,事事讲到《五经》如何如何,甚至无限上纲的硬攀到《五经》,就成了发蛮——走向反面,不文明了。因而,“蛮攀五经”反而成了强词夺理、不讲道理、蛮不讲理。周立波先生以方言入小说,这个词用得非常好。

“蛮攀五经”在益阳还有一个三字成语——“乱攀经”。只是“乱攀经”,被人漫读成了“屌襻颈”。还有,“乱弹琴”在益阳也被人漫读成了“屌弹琴”。这是不能不明辨的。

吴方言也有类似用法。《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他腹中全无滴墨,纸上难成片语,偏好攀今掉古,卖弄才学。”其中的“攀今掉古”与“蛮攀五经”意义相近,“攀”都是引经据典之义。

益阳话里还有“讲经”“念经”,都并非指僧、道的念经,而是不断的强调、唠叨、批评。如“你还不去做作业,逗起你娘念(讲)经!”“她念让她念,她横竖要念经的。我都习惯哒!”

“四不对六”的说法至少在湖南是通用的,表示不搭界、不配套、不像话等意思。这个词的来源很雅,源于骈体文。此处的“对”为对仗的“对”。

骈文作为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并盛行于南北朝。因为它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又称为“四六文”。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其中的赋即为源自骈文的律赋。唐代公文亦为骈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时,骈文首遭挫折。但韩、柳去世之后,骈文又风行起来,晚唐的李商隐、温庭筠等名家都是骈文好手。入宋之后,在欧阳修等人率领之下,古文运动掀起第二轮高潮,散文大家迭出,骈文才真正衰落。

唐·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此为第一段,标点之后就可发现,除去部分虚词“而”“之”,全是标准的四、六字句,且都对仗、押韵。《滕王阁序》为赋之千古名篇。

本来骈文的格式是四字句对四字句,六字句对六字句,“四不对六”只是文坛外的、非专业说法,用于调侃文章不合规矩、水平不高的现象。后来泛用到社会,尤其是长沙人几乎对所有看上去不对头的人和事,都谓之“四不对六”。

与之相关,有个词叫“四六句子”,本指对仗的、有韵的话,既可以是名人名言,也可以谚语、俗语,后来也成了挖苦人的话。

益阳话里,讲人与人的关系,“合得来”讲“对(得)打”,“合不来”讲“不对打”。这个“打”指“一打(12个)”的“打”。而讲东西正好,谓“合得花”;短少了,为“合不得花”。这里的“花”指秤上的刻度,重量与秤上所标示的一样,是“合得花”,否则就是“合不得花”。有时,一件事情完不成,了不得残(或难),也讲成“合不得花”。

笔架·青桩

海瑞是明朝的著名清官,他有一个外号“海笔架”。“笔架”一词在益阳口语里有。

海瑞仕途的第一站是福建延平府南平县教谕。教谕相当于官办学校的校长,是小得不能再小的芝麻官。但是,海瑞不嫌官小,干得很出色。延平府知府听说后,带了一班人下来视察。知府一进县学,所有人都呼啦啦地跪下,只有海瑞直挺挺的站着。当时,在场的人全懵了,不知道海瑞为什么不跪。陪同知府的同知,还阴阳怪气地来了一句:“哪来这么一个山笔架啊?”此言一出,全场人哄笑一片。山笔架是写字时用来搁毛笔的,形状类似“山”字。言下之意,当时站着的海瑞就如“山”字中间的那一长“丨”。

海瑞不跪,有他的理由。因为明朝规定,官办教学场所,孔子最大,老师无论见了多大的官,都可以不跪。其他人不是不知道这个规定,而是不少人久染官场,不知不觉骨头早已软了。

从此,海瑞“山笔架”的绰号就被叫开了,因为他姓海,而叫他“海笔架”。

益阳赫山区有个地名叫“笔架山”,就因为当地有山如笔架。

如果小孩与大人吵嘴,杵在那里对抗,甚至还出言反驳,旁人也许会这样劝小孩:“你还笔架一样企在那里,不跑,会打死去!”引申开来,对倔强的小孩也称之为“笔架”。被别人气得不知所措,呆立着,也讲“他被气得笔架一样”。

如果孩子只是呆立着(如做农活时停顿下来),大人会说“像青桩”,并嘲弄说:“打猎的来哒会打掉你的”。此“青桩”指苍鹭,洞庭湖区常见的一种候鸟,经常不声不响的立着,人走近了才突然飞起来。字如何写是一个难题,我姑且如此写字,因为这种鸟色灰黑,且常态如桩。

来源:益阳新闻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