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和汪涵都曾推荐过这本《浮生六记》。它是清朝文人沈复的自传散文体小说。书中记录了他大半生的经历,描述了他和妻子芸娘最初的情投意合和伉俪情深,到后来贫困生活的煎熬和生离死别的惨痛。“浮生”二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篇骈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全书篇幅不过四万字,却写尽了人生在世的酸甜苦辣。被后世誉为“晚清小红楼梦”。

浮生六记与红楼梦(浮生六记小红楼梦一场)(1)

《红楼梦》写的是宝黛表兄妹两小无猜的懵懂恋情,这本书写的是作者和他的表姐芸娘浪漫洒脱的婚后生活。两者极其相似,结局都是悲剧。因为除了诗和远方,还有生活的苟且。如果说刚步入婚姻的沈复和芸娘是甜蜜的“神仙眷侣”,那么后期他们则是悲哀的“贫贱夫妻”。

浮生六记与红楼梦(浮生六记小红楼梦一场)(2)

爱人要有担当。

爱情可以只是风花雪月,婚姻却离不开柴米油盐;爱不单单是卿卿我我,更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

在清朝那个婚姻不得自主的时代,正妻都是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很少有爱情基础的。沈复与妻子芸的爱情故事显得更为动人。

“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这句流行歌词便是源自于《浮生六记》中的卷一:《闺房记乐》。原话“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问你粥可温”,正是沈复在妻子逝世多年后回忆起二人在一起时的温馨画面写出的。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沈复对他妻子算是极好了。两人一同饮酒赏月,一同读书品诗,堪称神仙眷侣。

就连胡歌也在节目中提到过,要我们去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可胡歌却没看到芸娘后来的大不幸。沈复以清高自命,谋生能力有限。所以,两人在钱财方面实际上是非常无奈的。而在父母兄弟聚居的大家庭,他也不能护她周全。芸娘两度被驱逐出家门,在第二次和沈复一起被逐出家门后,芸娘旧病复发,也没有钱医治。终一病不起,41岁便撒手人寰、客死他乡。

浮生六记与红楼梦(浮生六记小红楼梦一场)(3)

做人要有分寸。

林语堂先生说芸娘是“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她冰雪聪明,蕙质兰心。

婚后她顺从纵容,唯夫命是从。善良贤惠,一心想当个好儿媳妇。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分寸感是很重要的。沈复和芸娘的拎不清,造成了日后凄苦流浪,还连带儿女命运悲惨。

芸娘按公公命代婆婆写家书,婆婆却因闲言碎语怀疑陈芸不让其再代笔。可芸娘也不去解释,宁愿自己委屈求全。结果两头得罪,婆婆觉得她办事不力,公公觉得她偷奸耍滑。

后来公公他乡做官,想找个小妾照顾自己饮食起居。沈复却把这任务交于芸娘,而芸娘竟然真的帮忙物色而且还接到家中来玩,并且欺瞒婆婆。这让婆婆情何以堪?

而后小叔子向人借钱让芸娘担保,借钱不还被公公知晓后反诬是芸娘私自借钱。导致芸娘被训斥并赶出家门。

沈复生性喜欢结交朋友,经常呼朋唤友在家对酒当歌。他们也没有什么经济收入,经常是拆东墙补西墙,坐吃山空。而且沈复不接受上次芸娘给小叔子借贷做担保的教训。自己没钱,还讲义气替朋友做担保,结果借款人携财逃跑,被人上门逼债,沈复与芸娘只好远走他乡。两人穷困潦倒,饥寒交迫,他们的两个小孩也在无奈中,女儿被送去给别人家当童养媳,嫁给的是一个明知不成器的人,儿子被送入商铺去做学徒,不久也病死了。

每个为人父母的看到这里都觉得于心不忍吧。

浮生六记与红楼梦(浮生六记小红楼梦一场)(4)

在书中,沈复认为人生坎坷,大多是自己造孽,但他却不是,他是因为重感情重诺言,又太直爽,所以生活才会不顺遂。最终不得已感慨“人生一场大梦”。但其实呢,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选择造就的。纵使梦一场,我们也要认真地过完这一生。活好自己,为自己爱的人遮风挡雨,撑起一片安稳的天空。

浮生六记与红楼梦(浮生六记小红楼梦一场)(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