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悦教研共同体
一、关键词界定及课题名称解读
课题的关键词界定是“将原生问题进行恰当转换和重新描述,使之成为课题所需要的表述和呈现方式,为课题进入‘清晰化、具体化、操作化’的状态提供基础。”(《课题研究方案撰写》南京市教科所信息中心王建国主任)概念的界定及课题名称解读,应反映出教师对课题的独特理解,反映出研究的主要内容、价值、思想。在评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把关键词界定变成了简单的名词解释。
一是没有抓住“关键词”,界定过滥、过散。关键词应反映出自己的研究主要内容、自己的独特理解,或有着特殊意义等。如,《七年级英语教学中落实趣味教学的研究》把“七年级”作为关键词界定,写出了“七年级”这个年级段作为小学与初中过渡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殊性,完全可以的。但,有的课题对每个词语都进行了界定,或对“英语教学”“语文教学”等这些常见而又没有独特含义和自己个性理解的词语进行界定,过滥;有的课题界定了“有效”“有效性教学”“语文有效性教学”,看似有层次性,但太过零散。这些问题应引起申报者的注意。
二是“前后不一”,关键词界定中出现了课题名称中没有的词语界定。如,《中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研究》的关键词界定写了“创设情境”“目的性”“趣味化”“直观教学法”等四个词语的界定,把课题名称中没有的内容也进行了界定。
三是缺少课题名称的整体解读。南京市“个人课题”申报表原本是没有“课题名称解读”这个项目,而现在加了这个项目的原因我们认为是为了让研究者能整体上对课题名称进行思考,也让评委能更清晰地了解到你要研究的内容。如,《“虚构”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课题,在对关键词进行界定之后,教师又对“‘虚构’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进行了整体解读:是指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反映生活本质,更好地表现主题,在经得起推敲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虚构,培养学生能运用虚构对材料进行大胆的和合理的艺术化的处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是,不少教师在进行了关键词界定之后,还是忘了对课题名称的整体解读。如,《七年级英语教学中落实趣味教学的研究》,对关键词界定之后,还应加上对“七年级英语教学中落实趣味教学的研究”整体上的解读。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或相关政策依据
课题的理论依据或相关政策依据,是检测课题研究在理论或政策方面是否可行或可靠。从评审的情况看,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撰写,教师比较薄弱。大多数教师因为教学任务繁重等方面原因,对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比较匮乏,所以建议教师多查阅相关的书籍或上网搜集相关的理论知识。
但评审中,“有理论没依据”的现象还是值得老师们注意。一些课题申报表,在这一栏中罗列了很多的教育理论,但是没有与自己研究的课题内容进行有效地联合,出现“有教育理论没有课题研究依据”的现象。如,《初中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研究》的理论依据:1、中国传统中“启发式”的教育理论。2、课堂教学论。“启发式”的教育理论与本课题有什么联系没有写出来;课堂教学理论很多,哪一个理论与本课题中的“教师提问有效性”有关联没有指出来。还有许多老师只简单地写上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初中地理教学大纲、地理学科的特点、主体性教育理论、马斯洛理论、艾宾浩斯理论、成功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等大框架,具体的内容只字未提。
其实,从课题申报方案中教师所写的理论依据或相关政策依据来看,与他们研究的课题还是有很大关联的,方向是对的,缺少的只是再具体一些,把理论中确实与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有联系之处表述出来。如,《利用“达标晋级互助小组”进行数学学习能力评价的研究》课题理论依据中关于“主体性教育理论”的阐述是,学习的效果与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成正相关关系。学生的“主体性特征”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达标晋级互助小组”正是一种积极的体现“主体性”教学评价范式。简洁的语言阐述了“达标晋级互助小组”所折射出的理论依据,让人信服。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研究内容,“文不对题”。研究的内容与课题的名称不一致。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只研究了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各种习惯,研究内容没有了“养成教育”的内容;《一年级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研究》,研究的内容中没有后进生的成因研究;《小学生写字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没有写字现状的研究。
研究的内容,结论化。如,《农村初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分析和解决对策研究》研究内容是:1、上网成瘾的心理分析。(1)寻找依赖和归属感。(2)寻找平等感。(3)寻找成功感2、上网成瘾的解决对策。(1)注重家庭教育,加强与子女的沟通。(2)建立校园网,充分利用校园绿色网络。(3)关心青少年网迷,制定一系列规范。每一小点后面还阐述了很具体的做法。在课题研究的伊始,研究的内容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成果,似乎这个课题可以结题了。研究内容可以有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假设,但不应该是一个个已经成熟的结论。
四、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这部分内容的撰写,应该说是大同小异,但也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其一,部分“个人课题”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分离,研究过程之中不能体现出研究者所选择的研究方法。其实,不同的研究阶段,所选择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之中应该反映出自己预设将采用的研究方法,从而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效率。
在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可以采用文献研究法,研究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状况及研究成果;在课题的实施阶段可以采用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在总结验收阶段,可以采用经验总结法等。当然,并非某种研究方法只能在某一研究阶段中采用,这就要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了。
如,个人课题《知识卡片在初一年级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的研究过程中的准备阶段(2009年9月-11月)建立课题实验设想,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文献研究,展开相关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收集所需资料。自行制作并使用历史知识卡片,亲身感受并总结问题及注意事项。在这一研究阶段中,就预设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把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让人清晰地看出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思路。
其二,一些课题的研究过程,只有笼统的研究阶段,没有每一阶段的大概研究时间的安排,这样不便于研究计划的落实和检查,也不利于课题研究的推进。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的条件,是保证课题研究工作正常开展的内在或外在的一些因素,可以是自身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也可以是学校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但有些教师觉得不重要,没有认真对待,出现了雷同现象。
课题研究的条件,应该是因人而异的。
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诗情画意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的条件:
1、本人,江苏教育学院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历,有一定的美术教育理论专业素养。一直从事初中美术教学工作,曾获区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有一定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中,注重研究,有三篇美术教育论文获省级奖,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2、学校,2003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拥有多媒体室6个,计算机机房3个,有较好的教学硬件条件;学校按照教育部门的教学要求,为全校学生开设了信息课,这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这位教师既写了自身的教学和教科研方面的优势,又根据自己课题中的“网络环境下”的需要,摆出了学校教学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条件,很值得大家学习。
课题的预期成果方面,一些教师只写了预期成果的形式,如论文报告、校本教材、课堂教学案例集、调查报告、学生成果(习作、网页、小论文等)、网站、课件、录像等,而缺少了预期成果的内容。《小学生简算意识淡薄的成因及对策的研究》课题的预期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报告一份;《小学生简算意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调查报告一份、简算意识培养的相关案例数篇、《小学生简算意识的培养策略》论文一篇。这样就既又有了预期成果的内容,又有了形式。
最后,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解决的是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申报者基本上能结合自己的课题写出研究背景及意义,这里不再赘述。(转自公众号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