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为白衣天使加油(白衣天使加油)(1)


2020年已经按下了播放键,无法重启。而神出鬼没的新型冠状病毒,却好像给我们按下了暂定键。我们现在停在隔离状态中缓冲,等待未来压缩包下载,盼着一切尽快好起来。


这些天在家里关注着九省通衢的疫情重灾区武汉,尤其是当地用于医疗防护和消毒的物资缺乏几度成了焦点。


医院中的病患数量每天都在超负荷性的增多。网上那些争取及时治疗的求助信息,医生们忙碌辛苦的照片,让人看得心疼。在战争题材中看到的那种救援场面,如今在武汉的医院里上演着。


继续为白衣天使加油(白衣天使加油)(2)


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死神的拦路人。


辛苦了一年等来的假期,变成了更加紧张高压的加班加点;在这个格外压抑的冬天,对医护人员来说,畅快的呼吸几乎是奢侈的。大量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等待确诊,越来越多的确诊病人需要救治,更有些重症者随时会发生危险,需要不可松懈地监护,医护人员下班回家的那一刻似乎遥遥无期。


继续为白衣天使加油(白衣天使加油)(3)


当我们都开始更注意休息和营养的时候,他们投入到战斗里,因为物资紧张,有时候几乎是在病毒的附近“裸奔”。


因为疫情发展得太快,生活方面得不到照顾,就在这个刚刚过去的春节,医护人员们吃泡面、蛋黄派当年夜饭。工作起来也是没日没夜,据报道李兰娟院士每天只能睡三个小时。


继续为白衣天使加油(白衣天使加油)(4)

李兰娟院士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因为病室需要关闭空调,护士们的双手都冻得通红。为了节省防护服,医生干脆穿尿不湿上阵。有一位年轻的90后姑娘还为了更麻利工作减掉了一头长发。密密实实的防护里,谁也顾不上自己的模样。而口罩之下,是一张张双眼充血的布满压痕的脸。


继续为白衣天使加油(白衣天使加油)(5)

左:脱下防护服的一线医生

右:90后护士剃光头赴抗肺炎一线,为节约穿脱防护服衣帽时间


继续为白衣天使加油(白衣天使加油)(6)

22岁感染科护士的手


再棘手的场面,医护人员们还是坚守在岗位上,还有外省的团队带上物资主动到疫区去做支援。


白衣天使们也是肉眼凡胎。在这些天的抗疫过程中,也传来了医护人员方面的不幸消息。1月25日早上,62岁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的梁武东医生在给疑似病例诊治时受到感染,不幸去世;一位连续十天九夜奋斗在防控一线的90后医生,因为过度劳累引发心源性猝死。


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坚持?不说太多的豪言壮语,可能有一位家属的话最能让我们了解医护人员的想法。


有一位来自上海市六医院的医生,接到援助武汉的通知,决定了要去,而她的丈夫很理解她,默契地对她说:我知道作为一名医护人员,你肯定会做这个决定。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种道德高尚,我更想说,这是一种坚守使命的职业素养。


继续为白衣天使加油(白衣天使加油)(7)


成为一名医生的代价从来不小,从读书开始就是历尽艰辛的。比如《内科学》这本教科书,厚4厘米,全书有160万字,差不多是三本《史记》。


医学的专业内容非常硬核,读小说我们或许可以一目十行,读医学只能十目一行。期末考试没有重点,因为病人并不会按照考试重点来生病。


据一位教育工作者评估,医学和高数、C语言、量子力学高居大学最易挂科榜首,医学排第二。


继续为白衣天使加油(白衣天使加油)(8)


对于这个专业来说,想获得更好的就业和医学深造机会,当然要考研,又有哪一个从医者不想创造更大的价值呢?虽然学习已经如此的艰难,能毕业就算是一大关,还是有90%的医学生会迎难而上。


医学生也是真正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鲁迅先生《在仙台》一文中,写到他到研究室的场景,“见他(藤野)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之间”,但鲁迅当时想的全是关于讲义的事情,早已经把头骨和眼镜看成同类的东西了。


还记得某一次一个人深夜去医院,莫名害怕,心不由得扑通扑通跳起来。而对学医的人来说,普通人眼中的魔幻画风是一种日常。实验室里徒手抓小白鼠、蛤蟆,对着大体老师(捐献者的遗体)上课,在宿舍里边看肠吻合手术视频边吃面条,晚饭时带着鼻腔里的福尔马林味道奔赴食堂…… 真正当了医生以后,面临的便是人间无法回避的生老病死。


他们并非神经粗大。但再害怕,手不能抖,思路不能乱。要克制这些人类本能的恐惧情绪,医学生和医生们又做了多少心理上的努力?


继续为白衣天使加油(白衣天使加油)(9)


培养医学生的家庭也承担得更多。医学界智库曾做过一个账单,以临床医学为例,培养一名临床医学本科生,从第一次孕检就开始计算,大概需要的费用是64.3万,专科生需要58.8万,研究生需要73.6万,博士生需要大约83万。可以说,每增加一级学历,费用就将近十万地增加。


继续为白衣天使加油(白衣天使加油)(10)


有些专业的学习的确算是一种投资,毕业之后能获得不错的收入。但作为医学从业者来说,工作之后的收入并没有和家庭投入形成多大的“性价比”。刚毕业的大学生,月薪平均在4K左右,工作十年以后的薪水可以达到12K。如临床、口腔、麻醉、妇幼保健、影像、儿科、医疗器械应用技术、维护与管理等,薪水更高,但要面临的竞争一样激烈。


虽然从医算得上是体面而不愁吃穿的,但他们并没有多舒适的生活。韩国电视剧《顺风妇产科》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名医者生活的写照。家人刚准备好了饭菜,产房忽然有孕妇难产,大夫连水都没喝火速奔向手术台。平常人那份安稳和缓的生活节奏,对医生家庭来说是奢侈的。


遇上了像非典、新冠肺炎这样的特殊时刻,哪一个家属舍得自己的亲人去冒险?但医生家属们大多都能默许、理解。“我知道,作为一名医生,你会这么决定。”这种饱含理解的亲情,让他们和医护工作者站在了一起。


继续为白衣天使加油(白衣天使加油)(11)


成为医生意味着更多的职业暴露。除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新冠病毒,其他的病毒也是医院一些特定科室的“常客”,HIV、乙肝、梅毒……那些与死亡和毁灭有关的阴影,也同样潜伏在医务工作者的周围。


除了病毒,医院还不时上演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在失控的情绪以及冲突之下,暴力的双手最容易伸向那些无辜的医护人员,人们口中的白衣天使。白衣天使们戴着的是护士帽,而非头盔;他们手里拿的是给病人量体温的温度计,而非还击伤医者的利刃。


这么难,还会受这么大的委屈,何必非做医生不可?而在这次疫情中,太多太多的医护人员不离岗不弃岗,成为最美逆行者,疫区的守夜人。


在这次疫情的定点医院里,医护人员帮助不能翻身的老人处理大小便,并安慰他说:这是多大的事儿?为了呵护医生的情绪,老人也笑着说这本不该是你们做的,转过身后,掩面而泣。


上海华山医院的张文宏主任每周都去确诊患者的病室查房,只是为了给一线人员安全感。他说,宣誓过,就要兑现。因为敢说话、做实事、专业、有担当,他成为了大家心中的网红医生。细心的人会发现,他目前的照片上看起来比之前瘦了很多。


这次疫情中的重症患者多为老年人,而已经84岁的钟南山院士,老将暮年,与疫情正面交锋,将专业的防疫知识传递给普罗大众。


在疫情之下,刚过去不久的伤医事件被信息流快速淹没,但我们还注意到一件事儿,那位被伤到的陶勇医生醒了,他又开始给病人看病了。


这些医护人员们所做的一切未必都有厚报,甚至在危难时刻生死都是未知数。但他们坚持下来了。我们不以道德绑架,也不以道德赞美,只想表达内心真正的尊敬。能让一个人在如此的危难中坚守在岗位上的,是使命感。


继续为白衣天使加油(白衣天使加油)(12)

图片来源:电视剧《浴火危城》

温兆伦饰演伍连德,该剧记录了1910年东北鼠疫


继续为白衣天使加油(白衣天使加油)(13)


从武汉封城到现在已经整两周了,肺炎疫情动态的数据不断在变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确诊和疑似病例数以万计,而死亡的数量是以百计,治愈人数以缓慢的速度不断增加着。


治愈出院的人就像是病毒这个死亡魔盒里被逐个释放出来的精灵。那些暂时没治愈的数据背后就是医护人员们成日成夜的与冠状病毒的搏斗。


继续为白衣天使加油(白衣天使加油)(14)


继续为白衣天使加油(白衣天使加油)(15)


这些日子看到医生们的辛苦、牺牲和这个群体在以往伤医事件中受到的伤害,不免难过。直到看到了下面这些图片,才由衷地感到一阵舒适。


继续为白衣天使加油(白衣天使加油)(16)


继续为白衣天使加油(白衣天使加油)(17)


这些市民为医护人员叫的外卖,虽然不如救援物资来得紧急重要,但这是他们一份小小的心意。让这些新鲜的水果、果汁,滋润医护人员们焦灼的喉咙,让这些缤纷鲜活的色彩,隔离死亡的恐惧。


这世界上哪有什么白衣天使。脱下防护服和白大褂,她们也是别人等待的妻子和依恋的母亲,她们也是别人心尖上的小公主;他们也是别人的肩膀和恋人。可当穿上了防护服,他们都只有一个身份,就是防疫斗士。


等这次疫情过去,让我们好好宠溺医护人员吧。他们是这个社会非常重要并值得尊重和善待的力量。让我们给他们安静的诊桌,给他们专业的尊重,对他们的一片仁心给予信任和谢意。


也希望那些立志成为医生的医学生,能坚持完成学业,拥有好的身体,好的技艺,悬壶济世,解救万难;愿我们的医护人员安然无恙,早日和家人团聚。愿所有人平安。


继续为白衣天使加油(白衣天使加油)(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