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曼哈顿是世界金融中心,经济和文化都非常发达但是作为一个岛屿,它有一个先天困境,就是不能像其他城市一样“摊大饼”——只能往上、往高空发展所以,曼哈顿是全世界高楼最密集的地方但奇怪的是,曼哈顿的建筑都修建得非常友善和克制尽管这里楼都很高,街道也非常的狭窄,但是在曼哈顿的街上常年能看到阳光,还留有大量的公共空间供行人行走、休息,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人生哲理好作文素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人生哲理好作文素材(三篇哲理经典短文)

人生哲理好作文素材

曼哈顿的生长规则

纽约的曼哈顿是世界金融中心,经济和文化都非常发达。但是作为一个岛屿,它有一个先天困境,就是不能像其他城市一样“摊大饼”——只能往上、往高空发展。所以,曼哈顿是全世界高楼最密集的地方。但奇怪的是,曼哈顿的建筑都修建得非常友善和克制。尽管这里楼都很高,街道也非常的狭窄,但是在曼哈顿的街上常年能看到阳光,还留有大量的公共空间供行人行走、休息。

这个现象可不简单。曼哈顿地价那么贵,寸土寸金,开发商好不容易买了一块地,肯定要把地盖满,把建筑面积做到最大,根本不会顾虑挡没挡住别人的阳光。那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在起作用呢?

其实,这一切要追溯到100年前曼哈顿曾面临的一场灾难。19世纪末,电梯和钢结构的发明使人们可以建造更高的楼。很多地产商纷纷到纽约投资,一栋栋摩天大楼在曼哈顿拔地而起。当时建筑师的设计核心只有两个:把楼建得更高,以及把建筑面积做到最大。那时候曼哈顿的中心城区可以说是遮天蔽日,街道终年见不到阳光,空气也非常污浊。

1915年建成的恒生大楼,就是当时建筑风格的代表:它体积庞大、容积率惊人,不但阻挡了周边的采光和通风,而且冬季阴影面积多达2.6公顷,是自身面积的6倍,直接造成周边地块办公楼出租率的下降。所以,当时的人都非常讨厌这座建筑,称它为“丑陋的地标”——虽然它很伟大,但它妨碍了别人。

1916年是一个转折点,纽约市政府出台了一个规定,叫作“1916区划法案”。其要求非常简单:建筑越往高修,楼层面积就得越小。低楼层可以占据全部的用地面积,高楼层的面积就要缩小,要把靠近街道这一侧的空间让出来。特别高的楼,楼顶面积不能超过用地面积的25%。这样才能保证阳光从楼顶斜射下来时照到街道上。

这本来是一个限制条款,但没想到的是,它居然让曼哈顿的建筑设计风格发生了转变,而且是变得更加美观——原来建筑的形状都是平顶、四四方方的,但如今曼哈顿的代表性建筑,比如帝国大厦,像婚礼蛋糕一样,一层一层,基座很大,越往上越小,最后留有一个独特的尖顶。

于是,建筑师开始琢磨怎样给建筑物设计尖顶。比如著名的克莱斯勒大厦,是一家汽车公司的总部,他们选用制造汽车的不锈钢金属做楼顶,形状像汽车的轮毂,银光闪闪,非常有特点。这栋建筑还被看作“装饰艺术”的杰出代表。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如果所有的建筑都修成“婚礼蛋糕”形状,千篇一律,会不会太单调了?

所以,1952年利华公司修建总部大楼时,建筑师就想突破一下。他通过研究1916年区划法案发现,这个法案只规定了建筑修到高空时,面积不能超过总占地面积的25%。于是他干脆将大楼设计成一个长方体,大楼的主体只占地块面积的25%,简洁美观。空出来的面积还可以建成花园,让公司员工可以在午休时散散步。这就是如今的利华大厦,在当时的纽约绝无仅有。现今很多办公楼的设计风格都源于利华大厦。

在此之前,摩天大楼的外观都是笨重的花岗岩和浮雕,装饰得很豪华,而利华大厦是世界上第一座玻璃幕墙大楼,四面都是玻璃。巧妙的是,因为利华公司的产品是清洁剂,他们在大厦外部安装了一辆洗窗车,每天都将玻璃幕墙洗得一尘不染。所以,这座大楼就是公司最好的广告。更有意思的是,参与设计这座大楼以后,利华公司的总裁在他41岁事业巅峰时,辞职转行为一个专业建筑设计师。因为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是做管理,而是做建筑设计。

利华大厦开了一个先河,把本可以用来修建办公室的空间建成了一座花园。纽约市政府觉得这种做法很好,值得鼓励。于是,在1961年又颁布一项法案,规则同样简单:建筑设计方案如果能够为城市退让出公共空间,就奖励20%的建筑面积。这个政策完全调动了开发商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建筑主动把面积让出来,修建城市公共广场。增添座椅、扩大绿化面积、修建喷水池,路过的男女老少都可以在这里休息。最极端的是花旗银行大厦,它底部10层都是镂空的,只保留了几个支撑柱。就像在水泥森林里,生生挖出了一方天地。城市空间因此也变得越来越多元,越来越舒适。

其实,回顾曼哈顿建筑的百年历史,最应该思考的是何为一个好的规则。好的規则一般有两个特点:第一,极其简单;第二,边界清楚。因为简单,所以规则容易被执行,能够穿越漫长的时间,被一代又一代的人沿用下去。因为边界清楚,所以规则不会限制创造,反而会激发创造,在边界之外,人们仍然有广阔的空间去施展才华,创造出千变万化的作品。

人生有一种牛,叫作“我能背下来”六神磊磊

电影《飞驰人生》的主人公张驰要跑一个拉力赛,可是没有领航员。一般可以认为他栽定了,领航员是赛车手的眼睛,巴音布鲁克魔鬼赛道,1462道弯没人能背下来。

但是张驰就背下来了。电影里是这么说的:巴音布鲁克,1462道弯,109公里。耍小聪明,赢得了100米,赢不了100公里。你问我绝招,绝招只有两个字,奉献!就是把你的全部,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我每天在脑海里开20遍,5年,36500遍,我能记住每一个弯道。

看到这里,百感交集。人生有种牛其实就那么简单,就叫作“我能背下来”。当时我立刻就想到我自己,我靠“读金庸”吃饭。最开始大家都看金庸,你不会有资格靠这个吃饭。可看着看着,你会发现差距慢慢拉开了。比如“亢龙有悔”,绝大多数人看了书之后会说:“我知道!这是降龙十八掌里的一招!”然后就此结束。他们不可能吃这碗饭了。以后金庸对他们而言就只是一个路人。

另一部分人白了之前那些人一眼,补充说:“这是降龙十八掌里的第一招!掌法的名字来自《易经》!”然后,就此结束。他们走得更远了一点,但也不可能吃这碗饭了。以后金庸对他们而言也只是个路人。

还有更少数一些人狠狠白了之前的人一眼,说:“这一招‘亢龙有悔,精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却还有二十分。好比陈年美酒,上口不辣,后劲却是醇厚无比!”他们走得更远了一点,但也照样吃不上这碗饭。

必须什么样才有一点点可能吃上这碗饭呢?比如,你必须能不假思索、滔滔不绝地说出:十余年后,这一招在郭靖手上极大强化。初推出去时看似轻描淡写,但一遇阻力,能在刹那之间连加一十三道后劲,一道强似一道,重重叠叠,直是无坚不摧、无强不破。

这是从《九阴真经》中才能悟出来的妙境,纵是洪七公当年,单以这招而论,也无如此精奥的造诣……说到“亢龙有悔”,如果能立刻背出这一大段,你才有了一点点吃上这碗饭的可能。

对于知识,大部分人都停留在“有点印象”的程度,只有少部分人“背得下来”。这是两种差别巨大的境界,这个世界总是“背得下来”的人碾压“有点印象”的人。有时候,职业和非职业的区别就在于背不背得出。法律法条背得下来,就当律师,背不下来就只能职业在家玩手机。

其实背东西是有快感的,可以“打”别人的脸。我小时候最愉快的一次打臉,是打一位好为人师的大叔。他毫无征兆地突然蔑视我,说我老看没用的闲书,看不了他家里的大部头,没出息。当时他桌上正好有一本《二十四史精编》,我就问他知不知道《二十四史》是哪二十四本书。他瞠目结舌答不出,然后我就背了出来。大概背到《隋书》他就色如死灰了,皮肤紫蓝如静脉曲张。背完后估计他几年之内都不敢再在年轻人面前装。

反过来,当别人背得出、我背不出时,被打脸的就是我自己。有次录节目说金庸,对谈的史航毫无征兆地突然袭击,讲了一段《飞狐外传》里的冷门情节。我完全记不清了,瞠目结舌答不出,众目睽睽之下,顿时色如死灰,皮肤紫蓝如静脉曲张,发誓回家后立刻再啃几遍《飞狐外传》。

当然了,背东西这事非常累人,要么是你有极大的兴趣,要么是你得有极大的狠劲和自虐精神。罗永浩在一段著名相声《我的奋斗》里曾经说过:曾经多少次,你掏出一本朗文词典或者韦氏词典,就开始背,眼睛发亮,瞪得像铜铃一样。同宿舍的朋友叫你打麻将,你就用鄙视的眼神看他们一下说:“庸俗。”然后继续背单词。晚上只睡三小时,第二天特别亢奋,虎虎有生气的那种。可这种美好的、进步的状态,也就维持个两三天,到了第三天,你一看这个词典,心想怎么又是你!

人通常只有两种选择:找到一件你特别热爱的事,把它熟悉到全国人民都比不上的地步;或者是找到一件特别苦的事,把你自己虐到要死的地步。多数人是,对自己喜爱的东西,背不出;对自己不喜爱但又不得不接近的东西,也背不出。什么都背不出,就只能在家玩手机了。

树还记得

如果有一天你拜访曼哈顿的第五大道,可以注意一下路边的行道树。你也许会发现一棵非常不友好的树——它的树干上缠绕着巨大而尖锐的棘刺。这些刺有的能长到比人的手掌还长,刚生出时还柔软而嫩绿,但很快就会变得坚硬无比。倘若你走累了,想倚靠树干歇息一下,必定会被扎得鲜血直流。

它叫美国皂荚(Gleditsiatriacanthos)。它的拉丁文意思是“三刺”,想必命名人也对它印象深刻。

可是这些刺毫无用途。它们虽然巨大而尖锐,可是太长也太稀疏了。常见的食草动物——比如鹿——几乎不会被这些刺干扰,它们灵巧的嘴无须太多工夫就能绕过尖刺啃到树皮,就像蚂蚁从篱笆的缝隙间穿过。

这没有道理。皂荚不应该做这样毫无意义的事情,它们不可能费心费力建筑一道无用的篱笆,在蚂蚁的世界里对抗巨人——除非,有巨人曾在此驻足,生态学家盖伊·罗宾逊说。

远在有第五大道之前,远在有任何大道之前,远在人类抵达美洲之前,在曼哈顿,在整个北美,曾经生活着一种巨兽。它叫乳齿象。它和今天的大象差不多大。它很可能是一种喜欢吃树皮的动物。

它随着一万三千年前人类的到来而灭绝。

没有关系,树还记得。乳齿象在这里生活了几百万年,美国皂荚也在这里生活了几百万年。它们是老邻居,哪怕只是互相充满敌意的邻居。在今天的非洲,金合欢树为了抵御非洲象而演化出了長而锐利的刺;完全可以想象,几百万年前美洲的皂荚树也做出了同样的尝试。哪怕乳齿象已经有一万三千年不曾拜访,基因也不会那么快被遗忘;它和它的刺还将留存许久。谁知道呢,也许再过一万三千年,第五大道就会深埋于尘埃之中,布朗克斯动物园里大象的后代又将在美洲漫游,重访每一处遥远的亲戚曾踏足的故地;树也将想起久远的恩怨,它的棘刺将重新派上用场。

但是故事还没有完。树也记住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