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燕巧 广元观察 袁茹莉 摄影报道
人物名片
赵海伶,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恒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青川海伶山珍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佳农民”称号;2020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2021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主要事迹
9月23日,广元市青川县青溪镇,海伶山珍菌汤馆里人来人往间,一位留着利落短发的姑娘正在中间整理石板路间的苔藓。见到我们,赵海伶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说:“新店刚开不久,今天客人多,来看看运行得怎么样。”
苔藓是从山上寻来的,新店门口放着木耳、竹荪、羊肚菌、蜂蜜等青川农特产品,中间架着一台直播设备。“在这里既可以吃到山珍,也可以买到山珍,让特色产品上餐桌,也让山货走出大山多条路。”
赵海伶在海伶山珍菌汤馆查看食材。袁茹莉/摄
直播、餐饮,都是赵海伶这两年的新尝试。农户曾经在农贸市场卖的山货,经过13年的艰苦创业,赵海伶培育了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山珍全产业链。
2009年,因为家乡地震,刚大学毕业的赵海伶毅然放弃留在成都工作的机会,回到青川创业。创业做什么?她决定帮农户卖农特产品。
那时候青川的农产品,都是老百姓步行或是骑摩托车拿到集市里卖。赵海伶开了家名为“海伶山珍”的网店,开始每天下乡、进山收货,然后再通过网店卖出去。
当时在青川做电商并不容易,网络、交通、物流都是问题。没有网,她就到别人的办公室“蹭网”,再通过大巴车把货品送进城里,通知快递到车站取货。为了提升物流速度,赵海伶坚持每天都把货品送到最早的一班大巴上。白天下乡收货,晚上打包订单,经常只睡两三个小时。
赵海伶与农户一起交流。受访者供图
最初,赵海伶从农民手里收货,但挨家挨户收集的“山货”品质参差不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她建起规范化生产基地和加工厂,建立农产品检测实验室,与周围的农户形成固定的合作供销关系。工厂和基地建起来了,也带动了农村很多人就业。在“海伶山珍”的工厂里有120多名工人,大部分是留守农村的老人、妇女。
养蜂20年的杨鸣夫妇家住青川县三锅镇,以前,他家每年至少可以产出500多斤蜂蜜,但找不到销路,每斤20元的低价都卖不动。“现在我和海伶山珍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每斤蜂蜜的收购价从20元涨到了50元,蜂桶也增加到了120多个,一年能卖出2000斤蜂蜜。”杨鸣联合西阳沟自然保护区附近的13户蜂农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成为“海伶山珍”的“长期合伙人”。
“山珍干货不像生鲜水果,消费者买一箱水果可能吃一个星期就复购,买一袋木耳可能要吃一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也为了让更多的山货走出大山,赵海伶带团队走出去,搭建起新鲜野生松茸、苍溪猕猴桃等生鲜地域特色农产品供应链。
赵海伶在农户家里。受访者供图
现在,“海伶山珍”逐渐升级成一家省级龙头企业,合作农户从200户增至5万多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00多户。打开“海伶山珍”网店,除了木耳、竹荪等青川山货,还有通江银耳、会理石榴等,“海伶山珍”销售的产品不仅仅是青川的山货,还有全国23个地区400多个乡镇的农产品。
“返乡创业不是孤军奋战,建设家乡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如今,赵海伶还有了一个新身份——青川县青年创业协会发起人,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已有60余名青年返乡创业。
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创业13年,赵海伶获得太多荣誉。扎根沃土,心向青山,她一直在创新中不断前进。“我和我的团队将会一直扎根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继续带领更多农户奔向更大的市场。脱贫攻坚有我,乡村振兴我也必然全力以赴。”赵海伶说。
寄语未来
从事农业电商13年,一直践行脚踏实地,不忘初心——让更多的山货走出大山,让更多的老百姓致富增收。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我身后连接了很多员工、农户和家庭,最大的使命就是把公司发展好,让更多的人有更好的生活。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