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灸学是由北京军区总医院王文远教授成功创立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针灸领域相结合的一门现代针灸学。

平衡针灸学是以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充分利用人体的信息系统(即神经、经络与体液系统》 和针刺技术的反馈效应原理,以针刺为手段,选择人体的健侧某一特定穴位,来激发调动病人的自身防卫系统依靠病人自己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调节。

头面部穴位:

1、升提穴

定位: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直上10cm,发际直上16cm,双耳尖连线中点前2 cm处。

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与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左右

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5-2寸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的麻胀紧沉为主

功能:升阳固脱、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

主治: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

平衡针疗法的取穴原则(平衡针38穴位的位置)(1)

平衡针疗法的取穴原则(平衡针38穴位的位置)(2)

二、上肢部穴位:

1、颈痛穴

定位:半握掌,第4、5掌骨之间,即指掌关节前凹陷处(或八邪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指背神经或指掌侧固有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5-2寸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或向上放射

功效:舒筋活血、清咽利喉、消炎止痛、退热调节神经

主治:颈部软组织损伤、颈肩综合症等

2、感冒穴

定位:半握掌时,第三掌骨与第四掌骨间及指掌关节前凹陷中

针刺特点:以针刺尺桡神经手背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5-2寸

针感:以局部性、强化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解表散寒、消咽止痛、消炎退热

主治:感冒、鼻炎等

3、咽痛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桡侧缘中点(或合谷)

针刺特点:以针刺指掌侧固有神经或桡神经浅支的手背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向掌心方向直刺,进针约1.5-2寸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消炎退热、镇静止痛、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主治:急慢性咽痛、喉炎、扁桃腺炎等

4、指麻穴

定位:半握掌时,位于第五掌骨中点处

针刺特点:以针刺尺神经的手臂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平刺,向掌心方向刺入约1-1.5寸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醒脑开窍、调节神经、止痛止麻、消炎

主治:末梢神经炎引起的手指麻木等

5、胸痛穴(眩晕伴恶心呕吐)

定位:位于前臂背侧尺、桡骨之间,腕关节与肘关节连线的下1/3处

针刺特点:以针刺前臂背侧皮神经和骨间背侧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斜刺,进针约1.5-2寸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扩张冠状A、消炎止痛、调节神经与内脏、调节心率血糖、调节血脂血压、调节内分泌

主治:胸部软组织损伤、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心绞痛、心率不齐等

6、痔疮穴

定位:位于前臂伸侧面尺桡骨之间,腕关节至肘关节连线的上1/3处

针刺特点:以针刺前臂骨间、背侧皮神经或前臂背侧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向上斜刺,进针约1.5-2寸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泻火解毒、退热通便、消炎止痛

主治:内外痔、混合痔、肛裂等

7、膝痛穴

定位:手心向下,上臂伸直于肩关节与腕关节连线的中点(或曲池上1cm)

针刺特点:以针刺前臂背侧皮神经或桡神经干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直刺,进针约1.5-2寸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退热抗过敏、消炎止痛、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主治:膝关节软组织损伤、骨性膝关节炎、髋骨软化症、风湿性关节炎等

8、臀痛穴

定位:位于肩峰至腋后皱臂连线的1/2处(或肩贞)

针刺特点:以针刺桡神经或前臂外侧皮神经后产生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针尖向腋窝中心方向,斜刺2.5-3寸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活血化淤、理气散结、消炎止痛、调节神经

主治:臂部软组织损伤、腰椎疾患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综合症、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急性腰扭伤等

9、踝痛穴(又名失眠穴)

定位:位于前臂掌侧面、腕横纹正中央桡侧端,即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或大棱)

针刺特点:以针刺正中神经产生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直刺,进针约0.5-1寸

针感:以放射性针感出现的向中指或食指方向放射,以中指食指麻胀感为主

功能:镇静定神、消炎止痛、调节内脏、调节心律

主治:踝关节软组织损伤、踝关节扭伤、跟骨刺、足跟痛、足底痛等

10、降糖穴

定位: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连线的下1/3处,掌长肌腱之间

针刺特点:以针刺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或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5-2寸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益气安神、健脾和胃、舒肝理气、降糖降脂、降压降酶

主治: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等

11、肺病穴

定位: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连线的上1/3处,掌长肌腱之间

针刺特点:以针刺正中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5-2寸

针感:以局部性、强化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理气润肺、止咳退热、消炎止血、抗过敏

主治: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三、下肢部穴位:

1、头痛穴

定位:位于足背第1、2趾骨结合之前凹陷中(或太冲)

针刺特点:以针刺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平刺,角度15°-45°之间,进针约1.5-2寸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活血化淤、舒肝理气、健脾和胃、醒脑开窍

主治:偏头痛、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颈性头痛(颈椎病)、鼻窦炎等

2、腕痛穴(又名光明穴)

定位:位于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外侧旁开一寸处。

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深神经或腓浅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滞针手法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1.5寸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消炎退热、镇痛镇静、舒筋通络、清肝明目、滋肾壮阳

主治:腕关节软组织损伤、腕关节扭伤、腕关节腱鞘炎等

3、降压穴

定位:位于足弓划“十字”,“十字”交点即为此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足底内侧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直刺,进针约1寸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调节N降压、止痛、镇静

主治:高血压或低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

4、肾病穴

定位:位于腓骨小头至外踝连线的下1/3处

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直刺,进针约1-1.5寸

针感:以放射性针感出现的向足背、足趾放射

功能:镇静安神、补肾壮阳、益气健脾

主治: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等

5、肩痛穴

定位: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最高点连线的上1/3处(阳陵泉或足三里外1cm)

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或腓深神经后出现线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直刺,进针约1.5-2寸

针感:以触电式针感向足面、足趾或外踝关节方向传导(必须有针感才有效)

功能:消炎止痛、降压醒脑、扩张血管、调节内脏、调节神经、胃肠、内分泌

主治:肩关节软组织损伤、颈椎病、颈肩肌筋膜炎等

6、腹痛穴

定位:位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或阳陵泉)

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总神经或腓浅,腓总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直刺,进针约1-1.5寸

针感:以触电式针感向足面、足趾放射

功能:舒肝利胆、健脾和胃、通经活络、扶正培元

主治: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

7、肘痛穴

定位:位于髋骨与髋韧带两侧的外侧凹陷中(或外膝眼)

针刺特点:以针刺股神经前皮支及肌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向上斜刺,进针约1.5-2寸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整个膝关节麻胀、沉重感为主

功能:消炎止痛、活血化淤、舒筋活络、理气止痛

主治:肘关节软组织损伤、肱骨内外髁科等不明原因的肘关节疼痛

8、癫痫穴

定位:位于胫骨与腓骨之间,即髋髌骨下缘至踝关节连线的中点

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深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直刺,进针约1-1.5寸

针感:以局部性或放射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功能:醒脑开窍、舒筋活血、理气和中

主治:癫痫等

9、精裂穴

定位:位于委中与足跟连线的中点

针刺特点:以针刺胫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直刺,进针约1.5-2寸

针感:以放射性针感出现的向内踝关节传导

功能:舒筋活络、活血化淤、清热解毒

主治:精神分裂症、癔症、癫痫等

10、耳聋穴

定位:位于股外侧,髋关节与膝关节连线中点(大腿外侧中点)

针刺特点:以针刺骨外侧皮神经、股神经支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直刺,进针约2-2.5寸

针感:以刺至骨膜上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充耳开窍、强腰膝、理气血

主治:神经性耳聋、暴震性耳聋、美尼尔氏综合症等

11、过敏穴

定位:位于股骨内侧中点(大腿内侧中点)

针刺特点: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直刺,进针约2-2.5寸

针感:以局部性、强化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定喘止痛止痒、抗过敏、增加肌体免疫机能

主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寻麻疹、风疹、湿疹、牛皮藓、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瘙痒

四、胸腹肩背部穴位:

1、痛经穴

定位:位于胸骨体的正中线1/2处

针刺特点:以针刺第四肋间前皮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向下平刺,进针约1.5-2寸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温中散寒、活血化淤

主治: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月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等

2、面瘫穴

定位:位于肩部锁骨外1/3处,向内斜上2寸

针刺特点:以针刺锁骨上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5-2寸

针感:以放射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祛风通络、活血化淤

主治: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等

3、神衰穴

定位:位于脐窝正中(或神阙周围旁开10公分)

指针特点:以指腹点压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和腹腔小肠后产生的指感为宜

指针方法:(1)采用双手并拢,掌心相对,利用中指、食指、无名指瞬间点压;

(2)用一手掌心贴于此穴,另一手掌心压于手背上随腹式呼吸有节律地按压49次。

指感:以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健胃消食、益气健脾

主治: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4、痤疮穴

定位:位于C7与T1 棘突之间(或大椎)

针刺特点:以针刺局部肌肉血管、末梢神经为主

针刺手法:(1)中心点刺法,即在相对应的中心点进行快速点刺或用拇指、食指将局部肌肉捏起再点刺放血(局部常规消??)上下提插针刺手法

(2)“一线三点”点刺法,即在中心点左右两侧1CM处各点刺一针

针感:以局部出现的局部微痛为主

功能:退热解表、清热解毒、调和阴阳

主治:痤疮等

5、疲劳穴

定位:位于肩峰与大椎连线的1/2处(或肩井)

指针特点:以指腹按压局部分部的锁骨上神经、副神经、肩胛上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指针手法:采用双手拇指指腹放于相应的穴位上瞬间点压

指感:以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调节神经内脏、解除疲劳、增加肌体免疫力

主治:疲劳综合症、旅游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神经衰弱等

6、乳腺穴

定位:位于肩胛内上缘与肩胛下角连线的1/3处

针刺特点:以针刺肩胛上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向下平刺,进针约1.5-2寸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舒经通络、活血化淤

主治:急性乳腺炎(3天内效佳)、乳腺增生、产后缺乳、乳房胀痛等

7、肩背穴

定位:位于尾骨旁开3寸处

针刺特点:以针刺坐骨神经干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针刺手法

针刺方向:直刺,进针约2-3寸

针感:以放射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疏经通络、醒脑开窍、镇静安神

主治:颈肩综合症、颈肩肌筋膜炎等

平衡针疗法的取穴原则(平衡针38穴位的位置)(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