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微信公共号:shipinshibao

很多人出门在外都会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这个时候你有一道“保底菜”可以吃,你知道是什么吗?臭豆腐有人爱有人恨,它还登上了网络十大致癌物的榜单,真的有这回事吗?吃韭菜非常有讲究,你知道什么时候的韭菜才是最好的吗?韭菜壮阳是谣传吗?

韭菜补肾是真的吗(韭菜壮阳到底是不是谣传)(1)

出门在外,水土不服时就试试这道“保底菜”

我经常外出旅行,也常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水土不服是旅行中最常见的病症,当一个人从长期生活的环境换到另一个环境,容易产生旅途疲劳;或者不适应这个地方的水或者当地土壤养育出来的食物,因而导致脾胃不适。

水土不服很麻烦,会导致恶心、呕吐、大便不正常或皮疹等一系列症状。这可怎么办呢?在我看来,关键在于调理脾胃。

旅行中如何把脾胃调得适合他乡水土呢?这一来二去的经验告诉我,每到一处,先品尝当地的豆腐,就不会错。因为豆腐质地柔软,对肠胃没有刺激性,易于人体吸收,或许别的食物吃下去都可能伤害脾胃,但唯独豆腐不会。

古人云:“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意思是,五谷都是养人的,但没有豆子就会失去平衡。由此可见,豆子可以调和各种食物,而豆腐乃是豆子的精华凝结而成,所以更是调和各种食物的佳品。

在中国,各地豆腐的风格差异在于不同的水土特质和制作工艺。选用当地土生的豆子和当地的水做成的豆腐,吃下去,一方面可以调和当地的饮食,另一方面也正好可使肠胃在不受伤害的情况下逐渐适应当地水土。所以到各地品尝豆腐,不仅是尝鲜,还要让它为我们的肠胃开路,为我们的他乡之游的饮食做铺垫。

当然出门在外,遇到美食还是要有所控制,切不可肉山酒海,暴饮暴食。否则每一次出游,都是对我们肠胃的无情摧残。然而无论何时何地,多吃些素朴白净的豆腐对旅途中的人来说,都不是坏事。适应一方水土的窍门就是这样简单,妙食豆腐,其实包含着平稳过渡、适可而止的大智慧。

臭豆腐真的会致癌吗?

中国人对于味道的理解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一般的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香是人们对食物的三大追求之一。但也有一种味道极其特殊,它不但不香,还散发着独特的“臭味”。中国人喜食的“臭”,是闻起来臭,却吃起来香的味道,比如臭豆腐、臭鳜鱼都包含着这种奥妙。

除了北京著名的王致和臭豆腐外,中国其他地区如南京、长沙和绍兴都有相当闻名的臭豆腐干。各地臭豆腐的制作手法及味道均差异很大,但“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却是臭豆腐一贯的特点。

臭豆腐“闻着臭”,是因为豆腐在发酵腌制和后发酵的过程中,所含蛋白质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生一种叫硫化氢的具有刺鼻臭味儿的化合物。但蛋白质分解后,即产生氨基酸,又使臭豆腐具有鲜美的滋味,故“吃着香”。

臭豆腐好吃的原因还要归结于那一坛好卤,正宗的卤制作起来极其复杂,不仅用新鲜蔬菜腌制让其自然发酵,而且在其腌制和发酵过程中要不断加入各种香料精心调制,没有几年的时间不敢称老卤或好卤,只能称为清卤,一坛好的卤水常常有二十以上的年头。

说到制臭豆腐的卤,我师母曾教过我一个简便的做法。就是将苋菜洗净,用白水煮开后凉温、捣碎,然后装在一个大可乐瓶大小的瓶子里,装同等体积的水,然后把瓶子的盖子盖紧,放在外面晒。时间长了,苋菜便发酵成苋菜卤,打开瓶子后看不见苋菜的样子,但有一股十分窜鼻的臭味。

我师母每次做好,会给我一罐,老人家嘱咐:回家舀一勺,搁在豆腐上,用塑料袋封包系紧、密封。夏天搁两天,冬天搁三到四天,出来之后就是臭豆腐。烹饪时可将豆腐搅成糊状,里面打入两三个鸡蛋搅匀,加少量盐入油锅一摊,煎制金黄即可出锅。过油煎后臭豆腐的臭味儿基本散去,留下的则是一股独特的香气,此时的臭豆腐口感十分香嫩,越吃越香。

就是这么一份出自传统手艺的食品,在人们越来越忧心食品安全的今天却遭受许多质疑。街头小吃臭豆腐也登上了网络十大致癌物的榜单,理由是其含有挥发性盐基氨和硫化氢,容易被微生物污染。

错并不在传统工艺本身,实际上,传统发酵方法制作的臭豆腐是安全的。只是一些不法商贩在臭豆腐中添加了人为调配的“臭精”,或者在制作程序上粗制滥造,违背了食物最基本的清洁和安全原则。街边那闻似“经典”的臭豆腐味儿,实际上可能是低劣的化工原料味道。只是现代人们在继承先人饮食智慧的时候,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让臭豆腐像它本来的那样:闻着臭,吃着香。

韭菜补肾是真的吗(韭菜壮阳到底是不是谣传)(2)

吃韭菜,您可得瞅着点季节

中国文字最早由象形字演化而来,如今看很多古体字,还别有一番趣味。具体到中国蔬菜名当中,又数韭菜最为形象了。韭菜的“韭”字非常有意思,“一”代表的是平整的土地,“非”是韭菜露出地面的部分,合起来则有长久的意思。因为韭菜长在地面上,割一茬又长一茬,就像壁虎的尾巴,生命力极强。

今天,韭菜种类不同,到了不同地方,也就有了不同的吃法。俗话说“正月葱,二月韭”,说的就是农历二月最适合吃韭菜。等春天过去,夏天的韭菜就不那么好了,因而又有“春食则香,夏食则臭”之说。总之,初春时节的韭菜品质最佳,晚秋的次之,夏季的最差,吃韭菜,您可得瞅着点季节。

古往今来人们对韭菜的喜爱有增无减,大概还得归功于韭菜“随性”的美德。韭菜十分容易栽种而且生命力很强,几乎有土地就能生长。因此韭菜又有长生菜、懒人菜等别名。

韭菜补肾是真的吗(韭菜壮阳到底是不是谣传)(3)

韭菜壮阳的说法,是谣传吗?

韭菜有“绿色蔬菜之王”的美称。因为韭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纤维素,每100克韭菜含1.5克纤维素,比大葱和芹菜都高,可以刺激肠道,增强肠蠕动,缓解便秘,并及时将体内过剩的营养物随粪便排出,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另外,这些纤维还可以把消化道中的沙砾、头发、金属屑包裹起来,随大便排出,所以在中医里,也有人把韭菜称为“洗肠草”。

韭菜入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其茎、叶、籽、根均能利用。韭菜对人体有保温作用,其味辛性温,温中利气,行瘀散滞,暖腰膝,十分适合时常手脚冰冷、下腹冷、腰酸或月经迟来的女性。对治疗气滞血瘀的胸痛、噎嗝反胃、肝肾两虚启闭无时的自汗、盗汗、遗精带下、女子产后血晕、子宫出血等症状都有很好的药用效果。

从归经的角度来说,韭菜颜色青绿,青色入肝经,肝主疏泄调达。《本草纲目》中记载:“韭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脏腑,令人能食,益阳,止泻。”因此,古人又称其为还阳草。据我个人在临床上的经验分析,人在吃完韭菜以后,所谓的壮阳功效,主要还是利用韭菜疏韭菜被称为洗肠草,是因为它富含纤维,可以将消化道中的杂物包裹住,能帮助消化和排泄。

肝的功能,肝气通达了,才能够起到治疗阳痿、早泄的作用,而它补肾的功用,应该放在第二位。由此可见韭菜壮阳的说法,并非谣传。

韭菜壮阳的作用,非常类似于中药里的一味药,叫钟乳石。钟乳石就是岩洞里的石头,具有很好的壮阳、温补肾阳的作用,是保健的佳品。

韭菜有清肠、疏肝、壮阳的作用不假,但是在具体食用的时候,还是要留心一些问题。比如特别老的韭菜,或者是颜色不正的,尽量不要食用,因为韭菜对地底下深层的铅和铁吸收能力特别强。矿物质含量丰富虽然好,但若是包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则容易坏事儿。

另外,韭菜也不是多多益善的。《本草纲目》中记载,“韭菜多食则神昏目暗,酒后尤忌”。韭菜的粗纤维较多,不易消化吸收,所以我们平时一次也不要吃太多韭菜,否则大量粗纤维刺激肠壁,容易引起腹泻。喝酒之后也不宜吃韭菜。而且研究表明,有阳亢及热性病症的人不宜食用韭菜。

这便是告诉我们,再好的食物,也要食之有度啊。

----食品时报----

做中国最有影响力的食品行业新媒体

食品时报由中国食品安全报主办。

服务于中国食品企业,

食品经销商,食品电商及消费者。

推进中国食品企业健康发展。

帮助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品牌责任建设。

意见来稿请

cfsn21@126.com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