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蚁璐雅 通讯员 林雯丽

7月9日,一场“璇秋雅范——姚璇秋先生追思会”在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潮州、汕头、揭阳等地的近50名潮剧界艺术家参加。在深深缅怀与深情讲述中,姚璇秋的生前亲友、同事、学生等一起回顾她令人敬仰的艺术人生,缅怀她为潮剧艺术做出的贡献及其朴实真诚的一生。该追思会由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发起并主办。

广东潮剧院领奏一览表(薪火相传走好潮剧之路)(1)

追思会现场

姚璇秋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东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她为潮剧事业不懈奋斗贡献一生力量,留下了无比珍贵的艺术财富。

广东省委原副书记、广东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创会会长蔡东士首先在追思会上表示,姚璇秋是整个潮剧界艺术家的光辉典范,她为潮剧发扬光大贡献一生力量,得到历代领导人的重视、肯定和赞扬,她一生为培养新一代潮剧演员耗尽心血,满怀热情。“正是得益于她的培养,潮剧文化才能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就算晚年,她仍关心潮剧事业发展,鼓舞支持潮剧基金会的工作,我们应继承姚璇秋先生的遗志,学习她为潮剧不懈奋斗的精神,推进潮剧艺术的发展与改革,我想,这是对她最好的永远的纪念!”蔡东士说。

“潮剧是潮汕文化的一张响亮名片,我们应努力打造更多更好的汕头名片。”追思会上,潮剧老艺术家管善裕、沈湘渠、方展荣、陈瑜、谢素贞等人相继表达了对姚璇秋的缅怀,在追忆往事中感念她对潮剧的贡献以及令人敬仰的人品戏德,希望一代代潮剧人向姚璇秋学习,一辈子站在舞台上,不断努力。

广东潮剧院领奏一览表(薪火相传走好潮剧之路)(2)

追思会现场

姚璇秋的徒弟潮剧演员吴玲儿、张怡凰、李莉、余琼莹等人动情感念师恩:老师扎扎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工作,一切服从组织的安排,排练场上对学生的要求一丝不苟。

“我最幸运的是能遇到姚璇秋老师。”吴玲儿深情地说,自己进入广东潮剧院后,姚老师把她带在身边悉心培养,教《陈三五娘》《苏六郎》等戏,老师朴实无私,对学生尽能力帮助,从眼神、脚步、手执扇、唱念等都非常认真指导,使她们当时能接上老师的班来演戏。“老师一生为潮剧无私贡献,培养一代又一代青年演员接班,老师,您辛苦了,我们永远怀念您!”

汕头文化艺术学校老师郭丹虹回忆起与姚璇秋相处的点点滴滴,感言这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亲切得像邻家老太太,“姚璇秋老师是一个不可拷贝的新时代潮剧符号,她一路唱响潮剧,从潮汕到广州到北京直到走出国门,她为潮剧艺术传承精雕细琢培养学生,80多岁还到戏校指导学生……她无愧于时代,无悔于潮剧,无憾于人生,追思姚璇秋老师,就是要让她的精神养分滋养潮剧一代代人不断向前。”

广东潮剧院领奏一览表(薪火相传走好潮剧之路)(3)

参会人员缅怀姚璇秋老师

潮籍青年作家黄剑丰向与会人员汇报了姚璇秋逝世和广州追悼会情况,并表示接下来将对其资料进行专门研究,如对姚璇秋代表潮剧对外的交流;她与各大剧种代表性人物的交往,她主演的潮剧被其他剧种移植,对此如何进行比较和研究;以及她的从艺历程、海外影响,唱腔、表演艺术特点等。

“昨天,我跟蔡书记在广州殡仪馆送别潮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姚璇秋先生,今天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在这里追思,缅怀老人家为潮剧做出的贡献。”北京潮商会会长陈才雄在追思会上说,姚璇秋生前是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她引领着潮剧基金会,担负起推动潮剧传承、创新、发展的责任,她一直支持和关心基金会文化艺术中心“潮金大厦”的建设。

“我一直记得,在先生获得2020年“中国非遗年度人物”颁奖礼上,她说:’潮剧是姓潮的,它是用地方方言来演唱,演的都是潮汕人的故事,深受海内外潮汕人的热爱,是海内外潮人乡亲维系乡情的重要纽带,经过点赞以后,更加人人爱听,人人学唱。’我时常为这句话所感动。我想先生没有走远的,她为潮剧塑造了一大批经典的作品,这批作品将世代流传,每当这些作品重新被演绎重新被播放的时候,先生就依然与我们同在。 ”陈才雄感慨道。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德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