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上网,想起有些日子没到本地贴吧上看看了,就点进去闲转,谁知在第一页中间位置醒目地看到了一个家长咒骂和我原先共处了十年之久的张老师的帖子,责怪自家孩子受到了体罚和歧视,往下一拉,几十条跟帖,舆论都是一边倒,大有痛打落水狗的架势。老伙计也卷进了是非之地,陷于泥淖之中,相同的遭遇让我这个已经离开教育的人忿忿不平,迅速敲起键盘进行回复: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位家长若有意见可以寻求正常途径予以解决,可以和该班主任座谈,可以和校长交流,可以去教育局反映,去上级部门投诉也可以,在事情没有完全搞清楚就在公众场合对该老师进行攻击,以先发制人的口吻以博取不明真相不辨是非的吧友们的同情与支持,获得舆论优势,这种动机值得商榷,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除了能获得骂人的快感,我并不觉得有实质的意义。上世纪中叶中国文革时期人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在大众场合在墙壁上贴大字报对无辜的人肆意谩骂妄加猜测,即荒唐又悲剧,我们小时候也在人家墙上或是火车桥下用粉笔肆意咒骂某些老师某些同学,这些都是躲在背后放人冷枪还自以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现在科技发展了,但时代风气依然没变,只不过由当年的墙上换到了其实并没有几个人关注的贴吧上。

没有完美的教育,没有完美的老师,更何况我们这里是经济、教育欠发达的地方,美国的教育再精耕细作都免不了出现校园枪击案,沿海一些发达省份的学校教育搞得一团糟,时不时弄个吃奶门、脱裤门、接吻门、阳台门、教室门什么的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嗔目结舌的事情来。是的,国家法律明文规定不准体罚学生,但为何人们仅仅只有在自己孩子受到老师体罚时才想起什么《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自己多少正当权益受到侵害都不去寻求法律来保护,多少事都没有做到依法办事。

体罚说到底也是教育手段的一种,美国的西点军校还有鞭刑、灌辣椒水等处罚,我们的孩子当兵了,部队的体罚苛刻得多了,谁见过父母去部队找领导理论(当然了,你们会说那都是成人)。单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教育报纸上杂志上天天讲转化差生的理论文章,也涌现了不少所谓的名师专家,出现了不少先进教师,那为什们未成年人犯罪律居高不下,社会上那麽多道德败坏思想迷失谁素质底下让我看了直摇头的青少年学子。唐僧西天取经途中,有哪一个妖魔鬼怪是被佛法经文感化了的(别挑我话把子,话糙理不糙)。现在的孩子都不好教育,家里有一个孩子做父母的都觉得吃力,更何况一个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我们为什么不来个换位思考呢。

家长们,别把自己的孩子娇宠坏了,

张老师,真金不怕火炼,

吧友们,公道自在人心!

(笔于2013年2月17日)

忿忿不平与愤愤不平的读音(忿忿不平)(1)

忿忿不平与愤愤不平的读音(忿忿不平)(2)

忿忿不平与愤愤不平的读音(忿忿不平)(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