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傍晚,微信官方突然宣布下线iOS端微信公众号的赞赏功能,改为通过向公众号扫码转账的方式进行。据微信官方介绍,这一变动与苹果公司的相关政策有关。

支付宝和微信的新挑战(微信PK苹果坚持妥协)(1)

自昨日下午5点起,开通赞赏的微信公众号在Android端仍能正常显示赞赏模块,在iOS端则显示为一个转账二维码。

支付宝和微信的新挑战(微信PK苹果坚持妥协)(2)

但这一更改并未能维持太久,今日凌晨,微信官方公众号“微信派”突然发布消息,由于苹果公司的规定,公众号二维码转账功能也将下线。自此,iOS端微信用户将不能再向公众号发出赞赏。

支付宝和微信的新挑战(微信PK苹果坚持妥协)(3)

此外,这一条款还具有一条延伸规定:应用程序不允许使用包括按钮、链接在内的其他调用方式和行为指导用户采用非IAP的方式付费。

苹果通过限制iOS生态内应用的购买渠道,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目前,开发者与苹果的分成比例为3:7。用户每充值10元,苹果就可以在其中获得3元的收益。

多年以来,围绕着苹果iOS的封闭体系,App开发者们选择了各种各样的方式选择应对。有的向苹果妥协,有的则选择坚持。而在微信iOS端下线公众号赞赏功能后,我们也试图在“赞赏”之外,解读微信与苹果的斗争。

坚持、妥协与钻空子

2004年《魔兽世界》入华,暴雪一直坚持在中国使用自己的战网点数体系充值点卡。魔兽玩家一直不能使用代理商的点卡系统充值,无论是九城还是网易。这一规定直至今日仍在延续。

论付费政策的强硬程度,当年的暴雪丝毫不逊色于苹果。这也使得当初暴雪游戏《炉石传说》登陆苹果iOS平台之后是否会沿用战网点数体系成为了一个谜。2014年《炉石传说》上线App Store,最终仍然选择妥协,用户必须使用苹果的内购系统购买卡牌包,不能使用暴雪自己的战网点数购买。

支付宝和微信的新挑战(微信PK苹果坚持妥协)(4)

在微信之外,腾讯的其他产品似乎早已选择向苹果妥协。以QQ为例,在iOS端充值QQ会员一直以来都是通过iOS内购进行。值得一提的是,QQ会员在iOS端每月收费12元,较其他渠道贵20%。

支付宝和微信的新挑战(微信PK苹果坚持妥协)(5)

但并不是所有的厂商都会在苹果面前选择妥协。亚马逊旗下的电子书品牌Kindle,自iOS版App诞生之日起即不支持在App内购买电子书产品。Kindle用户必须在PC或移动端网页购买电子书后方可在iOS版Kindle上阅读,即使是亚马逊购物App也不能购买电子书产品。

游戏、会员服务是iOS生态内最典型的内购产品。但电子书、打赏与时下流行的一些内容付费项目,是否必须使用iOS内购体系(IAP),则一直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

Bianews调查发现,国内主流直播平台在iOS端的充值打赏体系已全部接入IAP,不支持通过支付宝、微信或银行卡充值。而知识付费产品对IAP的支持则参差不齐。

支付宝和微信的新挑战(微信PK苹果坚持妥协)(6)

某直播平台须使用苹果内购充值虚拟礼物

在得到App上,用户购买付费服务必须使用苹果内购。在分答App,用户必须使用苹果内购充值“分币”后偷听回答,但提问、参加“小讲”却可使用第三方支付。在知乎App,用户购买电子书需要使用苹果内购充值,参加知乎Live则可使用第三方支付。

支付宝和微信的新挑战(微信PK苹果坚持妥协)(7)

在理论上,用户在上述App内购买的付费服务都可以被纳入苹果3.1.1规定中的“订阅内容”或“获取优质内容”。但由于种种原因,上述App对一些服务并未限制仅能使用苹果内购购买。

苹果内购体验不佳已显著落后于其他产品

App开发者不愿意用户通过苹果内购系统购买增值服务,一方面是因为苹果会拿走一部分收益(30%),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苹果内购的体验并不够优秀。

直至今日,“为用户注册Apple ID”仍然是许多苹果线下门店必须帮助用户完成的操作。Apple ID注册与付款方式设置与目前国内的主流账号体系相比,实在是过于繁琐。

直到2014年,苹果才开始在中国地区支持银联支付。而在此之前,苹果用户必须使用在国内尚不普及的信用卡付款,或在App Store内提前充值至少50元的费用。

而直至今日,App开发者也不能为自己的App设置自定义付款金额。这意味着App开发者与用户必须遵从苹果的定价体系。你能在App Store购买1元或6元的App,或者在游戏里充值68元、648元的钻石与宝箱。但你永远不会见到定价10元、19.99元的App或付费项目。

支付宝和微信的新挑战(微信PK苹果坚持妥协)(8)

苹果开发后台,开发者为内购定价需参考苹果价格等级

苹果内购的付费方式似乎天生为游戏应用而生。相较于国内主流Android分发渠道,苹果30%的抽成并不算高,游戏产品的高毛利与低边际成本也足以让开发者坦然面对这笔抽成。

而在用户体验上,游戏用户也习惯按多个价格档位为游戏账户充值,苹果那流程繁琐、反应迟钝的付费界面反而让玩家充满了付费的仪式感。但对于其他应用,这套充值体系的用户体验实在是糟糕透了。

以知乎App为例,笔者如果需要购买一本定价3.99元的电子书,不能直接付款3.99元,而是必须按照苹果的价格规定,先充值6元,再付费3.99元。而剩下的2.01元,你永远不可能把钱花干净,一分不剩。

所以你会在iOS版的QQ上发现,QQ会员由万年不变的10元/月涨价到了12元/月,这不是因为苹果抽成需要QQ涨价,而是因为苹果规定,你的会员服务只能卖1元、6元、12元……

更为悲催的是,受制于苹果的规定.,用户在iOS端付费获得的服务可能在其他平台上无法同步。早年腾讯的《天天酷跑》等游戏就面临这个问题,只有少数国际大厂的游戏,如《炉石传说》、《部落冲突》等能够幸免。不知道是这些厂商艺高人胆大,还是他们在苹果真的有一些特殊门路。

微信会向苹果妥协吗?

2015年3月,微信公众号推出赞赏功能,开通赞赏功能的公众号可在一定的结算周期后将赞赏金额提现,微信不对赞赏金额抽成。有评论指出,微信公众号若使用苹果内购体系实现赞赏功能,会使得iOS端用户的赞赏“被缩水”。

但事实上,对于坐拥8亿用户的微信,微信自己的账号体系可能会比“赞赏缩水”这种小事更重要。在拥有成熟账号支付体系的微信内部,突然出现微信以外的支付页面,这对于微信的产品设计者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至少在现阶段,微信不可能向苹果妥协。

微信发展至今,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IM工具,俨然成为了一个独立于手机底层系统的生态体系。从微信“应用号”更名“小程序”一事即可看出,微信与苹果的掣肘早已开始。

支付宝和微信的新挑战(微信PK苹果坚持妥协)(9)

满屏炸裂的小程序或许是微信所期许的未来,但一定不是苹果希望看到的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2016年年末,苹果App Store开通了支付宝支付功能,用户可以使用支付宝购买App或进行内购。而微信支付尚不在苹果App Store支持范围之中。

支付宝和微信的新挑战(微信PK苹果坚持妥协)(10)

微信公众号也就这样成为了支付宝与微信支付暗战的战场。如果能用支付宝打赏微信上的公众号创作者,想想都觉得恐怖。

比公众号打赏更重要的是微信未来的付费阅读

2016年11月的罗尔事件让人们见识到了公众号打赏的威力。但在汹涌而至的内容付费浪潮下,微信仅有的打赏功能显然已经落后于时代。

今年2月,马化腾曾在朋友圈表示,微信付费阅读功能的测试结果已反馈,争取加快上线。微信付费阅读似乎呼之欲出。

支付宝和微信的新挑战(微信PK苹果坚持妥协)(11)

这个在技术上不难实现的功能早在去年年中就有流传。显而易见的是,微信迟迟未能上线付费阅读的功能很可能来自于产品设计层面。如果微信能在赞赏一事上坚决不向苹果妥协,那么付费阅读呢?

从长远来看,付费阅读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微信公众平台生态内极为重要的一个功能。付费阅读的产品层级一定会高于简单的打赏功能。

通过昨晚微信公众号上线二维码转账功能又深夜下架的情况来看,至少在现阶段,微信在付费阅读的产品流程上不存在规避苹果IAP的可能性。微信想要上线付费阅读,苹果是躲不过去的一道坎。

对于内容付费,一个两难的处境摆在微信面前。要么选择向苹果妥协,在微信内部加入苹果IAP模块,强制iOS端用户使用苹果内购购买付费阅读服务;要么选择放弃苹果用户,仅向Android用户上线付费阅读功能。

这也许会成为“3Q大战”六年后,腾讯所要做出的另一个“艰难的决定”。

(文|王天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