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创作大赛#

这两天,我国南北方地区的炎热天气都已经相当强烈——在大陆暖脊和干热气团影响下下,北方地区近期持续出现高温热浪。比如7月9日下午15点,京津冀河南山东出现了大范围37度以上高温热浪,尤其是河南河北山东,部分地区气温超过40度。

走进台风的极限18级台风(太平洋冒出密集台风线)(1)

同时,南方地区的高温也十分强烈:在副热带高压的直接控制下,我国南方多地迎来了强烈的湿热高温,尽管40度的地方不多,但因为湿度更大,体感温度会更高,体感上要在气温基础上再加个5~10度,更容易中暑。比如浙江省监测数据显示,7月9日下午,青田41.1度、文成40.9度、三门40.7度,高温强度和昨天相比更甚一筹,青田继7月8日之后再一次打破本站7月上旬最高气温纪录

走进台风的极限18级台风(太平洋冒出密集台风线)(2)

在炎热的天气里,很多网友都在吐槽:什么时候来个弱台风送点风雨缓解炎热?2023年4月1号台风珊瑚生成开始,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活动拉开序幕,已经生成了两个12级以上的台风,分别是2号台风玛娃和3号台风古超。在这当中,2号台风玛娃创造了一些纪录,玛娃成为今年以来的全球风王。

走进台风的极限18级台风(太平洋冒出密集台风线)(3)

玛娃是2023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第二个命名风暴,也是第一个超强台风。它于5月19日在楚克群岛西南西方海域生成,5月23日达到最高强度,10分钟平均风速达到215公里/小时,中心最低气压905百帕。玛娃沿着西北方向移动,在菲律宾以东海域维持了近一周的超强强度,创造了有记录以来最长维持超强强度的台风纪录。玛娃在5月30日开始转向后逐渐减弱,6月3日在日本以南海域变性为温带气旋,还给日本带来了破纪录的暴雨。

走进台风的极限18级台风(太平洋冒出密集台风线)(4)

玛娃虽然没有直接登陆我国,但是它对我国华南和华东沿海地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首先,玛娃在菲律宾以东海域停留时间过长,导致该地区海水温度降低,影响了后续台风的发展。其次,玛娃菲律宾以东减速时,其与北侧的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引发了一次较强的下沉气流过程,给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福建、广东等地带来了非常猛烈的高温天气。

走进台风的极限18级台风(太平洋冒出密集台风线)(5)

但实际上,台风古超于6月13日在日本以南海域转化为温带气旋后,西太平洋已经近一个月没有生成新台风,这样的情况在初夏是不太常见的,反而副热带高压强盛,我国南方地区的热浪不断。比如浙江40度的同时,7月9日下午福州乌山国家气象站气温达到40.0度,又一次迎来40度天气,除福州外,福建今天所有地市都迎来高温。

走进台风的极限18级台风(太平洋冒出密集台风线)(6)

但天气形势正在发生变化——7月9日的超级计算机集合预报中显示,太平洋上出现了密集的台风线,从菲律宾以东一直延伸到我国东南沿海附近。这些台风预测线中,有些强度还低于990百帕。台风预测线显示出后期西太平洋和南海台风活动有重新活跃的迹象,而且,预测线延伸到我国沿海表明,后期重新活跃的台风还可能登陆我国。

走进台风的极限18级台风(太平洋冒出密集台风线)(7)

根据超算模型,预计在进入7月中旬后,西太平洋低纬度的辐合带有重新活跃的态势,菲律宾以东将再次有台风胚胎生成。从预测上看,7月12日一个台风胚胎系统可能会在菲律宾以东出现,并且将沿着西北方向移动,可能会登陆菲律宾吕宋岛甚至向着我国台湾岛附近靠近。

走进台风的极限18级台风(太平洋冒出密集台风线)(8)

实际上,密密麻麻的台风线中,存在着两波台风活动,超级计算机的预测认为,7月19日前后,随着副热带高压东风灌入南海,和西南季风将再次搓出一个新系统。这个新系统在南海的强度和路径还不确定,但是因为其吸收季风水汽,环流比较广阔,可能给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带来一定的风雨影响。

走进台风的极限18级台风(太平洋冒出密集台风线)(9)

这些新的热带系统是否能缓解南方酷热呢?我们认为,这要看未来系统的具体路径和强度。一般来说,台风会给沿海地区带来降温和降雨的效果,但是也会给内陆地区带来高温和干旱的效果。这是因为台风会阻挡西南季风的输送,导致内陆地区缺乏水汽和降水,同时还可能带来下沉气流“废气”。因此,如果台风能够登陆或靠近我国沿海地区,并且能够迅速减弱或消散,那么它就能有效缓解南方酷热;如果台风只是在海上停留或绕行,并且能够维持较强的强度,那么它就会加剧南方酷热。我们建议广大公众密切关注台风的最新动态,并做好防范措施。

走进台风的极限18级台风(太平洋冒出密集台风线)(10)

#高温##高温来袭##台风##台风玛娃##广东台风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