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病”系列全集

⊙艾灸治疗女性“月经病”案例分享一(痛经篇)

⊙ 艾灸治疗女性“月经病”案例分享二(月经不调篇)

⊙ 艾灸治疗女性“月经病”案例分享三(白带异常篇)

艾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一种外治疗法。其原理是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调节脏腑功能活动,以达到延缓衰老、强身健体、减轻老化的作用。女性常见的痛经、月经失调等月经病,也可以通过艾灸来达到防治目的。

女性月经病常见的有:痛经、月经失调、白带异常等。

下面针对『痛经』『月经失调』『白带异常』这三种病症为大家提供一套艾灸调理的方案。

让女性难以启齿的一种疾病白带异常在中医称为“带下病”。“带下病”是因患者肝脾不和,肾气素虚,又受到湿热之邪侵袭胞宫、阴器,导致任脉失固,带脉失约引起的。治疗上可采用艾灸方法,辨证取穴,疗效较好。


白带自检

正常——乳白色、透明、无味或略带腥味

慢性宫颈炎——无色、透明、黏性

细菌性阴道炎——发黄、异味

滴虫性阴道炎——泡沫、鱼腥味、腥臭味、恶臭


白带异常辨证治疗和病症说明

白带异常一般分为两种:脾虚型、肾虚型、湿热型三种

肾虚型

肾虚:带下色白,或清冷如水,甚则滑脱不禁,腰脊酸楚,形寒畏冷,或见带下量不多,但色呈淡红,质或粘稠,或感阴道干涩灼热

  患者白带清冷,腰膝酸软,乏力,少腹冷坠,溲清便溏,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可灸带脉、三阴交、关元、肾俞、次髎等穴。带脉、三阴交补肾健脾,益气固摄;关元与肾俞配伍可强肾培元,固涩止带;次髎疏理下焦,清散郁热,补益虚损。诸穴合用以达到滋阴补肾,培元固涩之功。

脾虚型

脾虚型:带下色白,质粘稠,无臭气,纳少或便溏

  患者带下色白,淋漓不断,面色萎黄少华,神疲肢冷,食欲不振,小腹发凉,腹胀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腻滑,脉缓而弱。可取带脉、三阴交、足三里、脾俞、隐白等穴。灸带脉能益气固摄,调理任督两脉;三阴交平肝健脾利湿,补肾强精;足三里调理脾胃,利于气血化生,增强体质,促进康复;脾俞振奋中阳,健脾以助升清降浊,运化水湿;隐白补脾、益气摄血。诸穴合用可起到健脾益气,升阳除湿的作用。

湿热型

湿热:带下色黄或赤,质稠,有臭味,小便黄热,或有低热

艾灸怎样调理月经量少月经失调(艾灸治疗女性月经病)(1)

治疗白带异常如何选穴

治则:健脾利湿,补肾止带

主穴:白环俞、气海、三阴交、带脉

艾灸怎样调理月经量少月经失调(艾灸治疗女性月经病)(2)

配穴:

1、脾虚加灸:中脘、足三里

艾灸怎样调理月经量少月经失调(艾灸治疗女性月经病)(3)

2、肾虚加灸:太溪

艾灸怎样调理月经量少月经失调(艾灸治疗女性月经病)(4)

3、湿热加灸:阴陵泉

艾灸怎样调理月经量少月经失调(艾灸治疗女性月经病)(5)

灸法:每次取3至4穴,温和灸,每次每穴15分钟,每日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好转后经常施灸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及保养。

如果您不知道穴位如何查询 请点击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