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自称为宝妈的人利用社交平台以每袋几十元的价格出售冷冻人乳在“中介”的撮合下,还有尚在哺乳期的“成人奶妈”,以1500元一次的价格现场向成人客户出售新鲜人乳(据8月29日澎湃新闻),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乳制品受害者现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乳制品受害者现状(人乳交易乱象丛生)

乳制品受害者现状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自称为宝妈的人利用社交平台以每袋几十元的价格出售冷冻人乳。在“中介”的撮合下,还有尚在哺乳期的“成人奶妈”,以1500元一次的价格现场向成人客户出售新鲜人乳。(据8月29日澎湃新闻)

这样的事其实不新鲜了,早在2014年,就有媒体报道,多家网站提供介绍奶妈给成人哺乳的服务,并从中抽取中介费。一些会员在QQ群内讨论交易问题,并根据胸部相片挑选奶妈。

客观而言,一些哺乳期的产妇,因奶水过多,自家孩子吃不完,想将多余的奶水出售,自己的奶水自己做主,似乎无可厚非。诸如制成母乳皂、母乳乳霜、母乳布丁等关联制品出售,或直接将奶水装在袋子里冰冻后出售。也有的新生儿,因妈妈的母乳不够喂养,需要寻求外界的资源。一个愿意买,一个愿意卖,这类供需对接,也可以理解。

但有的人乳交易,就显得变味了。有的成年人相信人乳可“大补”,购奶自喝。实际上,对成年人而言,喝奶有“大补”只是心理作用,并无多大效果。成年人自身具有抵抗力和免疫力,所需营养通过日常的饮食摄入即可得到满足,喝人乳只是心理上还没有“断奶”。有的成年人还喜欢“现场”喝,有出售人乳者自述,她一般会挤出来给成年客户现场喝,或者客户躺在她怀里,趴在乳房上像婴儿一样吸。中介每次抽成200元,她们获得剩余的1300元。这似乎让人不可思议了,完全是将人乳交易当成生意在做。“有人做几个月,也有人保养好可以做一年多。”有法学学者认为,人乳承载着人伦属性及公共健康安全属性,不能与其他物品一样,任凭权利人随意处置。

早在二十年前,就有餐饮业推出“人乳宴”,招收年轻“奶娘”,挤奶水给酒店做菜。这类“人乳宴餐厅”一推出就受到舆论痛骂,被迫收场,后来也没谁敢再以此当卖点。说明人心之中有杆秤,认为人乳是圣洁的,不容以市场的方式来亵渎。卫生部在2000年5月19日就有过“关于人体母乳不能作为商品经营的批复”,明确指出,人体母乳不是一般的食品资源,不能作为商品进行生产经营。

从卫生角度来说,医护人员指出,私下购买冷冻的人乳存在风险:一是不知道宝妈的健康情况,一些病毒可能会通过乳汁,传给婴儿;二是不知道宝妈有没有服药,客户买回母乳后,也不会进行药物或者相关微生物的检测。人乳保存的状态、有无反复冻融等也会影响其品质。

因此,人乳不是说你想卖就能卖,也不是想买就能买的。利益之上还有公序良俗,在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情形下,人乳交易应该有度,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