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球”是足球中一个很常见的说法,
“摆乌龙”就是指本方球员误打误撞,将球弄入自家大门,不仅不得分,反而失分。
粤语的“乌龙”一词怎么来的?
有人认为:粤语的“乌龙”一词的发音与英语“owngoal”(自进本方球门的球)发音相近。
大约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记者在报道中以“乌龙”来翻译“owngoal”。
粤语“乌龙”有“搞错、乌里巴涂”等意思。
有人认为:摆乌龙源于广东的一个民间传说:
久旱之时,人们祈求青龙降下甘露,以滋润万物,谁知,青龙未至,乌龙现身,反而给人们带来了灾难。
另外坊间盛传的掌故:民国有漫画人物叫王龙乌,糊里糊涂常闹笑话,王龙乌这个名字是“乌龙王”的逆序,”乌龙“遂成为糊涂的同义词。
那么“乌龙”究竟何意?
有人说乌龙是狗的代名词。
晋陶潜《搜神记》有载:
传说晋时会稽张然养了一条狗名叫乌龙,有奴与张然之妻私通,欲杀张然,乌龙伤奴以救主。后人由此以乌龙为狗的代称。
唐代白居易有诗:“乌龙卧不惊,青鸟飞相逐。”李商隐也有诗:“遥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皆属此意。
其实,“乌龙”是“乌尨”的误写,尨,古同“龙”。 是个会意字。从犬,从彡,读音(shān)。“彡”表示毛饰。本义:多毛的狗。明朝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
诗曰:“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尔雅》曰:“尨,狗也。”
然尨字今俗读龙字,非也。唐武后时,药王韦善俊有犬名乌尨,盖黑狗也。
元稹、韩政光诗皆有乌尨语。今人以张然杀奴事,得犬之力,遂以拜犬为乌龙,即写龙字。尤可笑。
《康熙字典》《寅集上》《尢字部》 尨 《唐韵》《集韵》《韵会》莫江切,音茫。
《说文》犬多毛者。从犬彡。《徐曰》彡,毛长也。《诗·召南》无使尨也吠。《周礼·地官》凡外祭毁事用尨。(文/聂巨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