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十几岁的时候每次去大姑家玩,总时不时听见大姑家的邻居一妇女高声喊话,来回就喊那么一句,喊的什么我是一个字都听不明白我惦起脚朝那边院墙里面张望,看不到,我不死心的爬到大姑家的橘子树上,恨不得眼睛能像猫和老鼠里的那样,眼睛凸出去一米多高再转个弯看看里边到底是什么情形这时表姐就会把我抓下来,不许我看,那神秘兮兮的样子弄得我不敢造次,只能乖乖听话,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临死前说遗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临死前说遗言(临终前封好话)

临死前说遗言

以前十几岁的时候每次去大姑家玩,总时不时听见大姑家的邻居一妇女高声喊话,来回就喊那么一句,喊的什么我是一个字都听不明白。我惦起脚朝那边院墙里面张望,看不到,我不死心的爬到大姑家的橘子树上,恨不得眼睛能像猫和老鼠里的那样,眼睛凸出去一米多高再转个弯看看里边到底是什么情形。这时表姐就会把我抓下来,不许我看,那神秘兮兮的样子弄得我不敢造次,只能乖乖听话。

前几年再去大姑家玩的时候,茶余饭后我再也忍不住八卦起来,我大姑和表姐便告诉了我这些事,满足了我多年来的好奇心。

院墙里是一对中年夫妻,女的叫琴玉,男的大家都叫他老幺。年轻时的琴玉是个秀外慧中,心灵手巧的女子,但说起来也是个苦命人,在那个年代包办婚姻将她嫁给了并不心仪的老幺。

新婚刚过两个月,她就怀上了娃娃,得知自己怀孕按理说是新婚夫妻值得开心的事,可她却非常抵触,她并不想那么年轻就生孩子。但婆婆妈和老幺因此对她关怀备至,她也见好就收,开始准备迎接这个新生命,于是去称了毛线回来开始准备给孩子做些小毛衣小裤子。

在我们那边有个不成文但很多妇人都知道的说法,比如给谁绣鞋垫时总被针扎手或是给谁织毛衣时线头总不顺畅打结的话,那个人的命里就会出现劫数或者遇到挫折。我外公最后一次剃头时,那时谁都不知道他将要去世了,但剃头匠却知道,一辈子轻言细语的外公,在剃头时疼的忍不住破口大骂,粗口连天,弄得旁边的舅舅很尴尬,连忙向剃头师傅道歉。

事毕,剃头师傅把舅舅拉到一边对舅舅说:“你父亲应该是快不行了,回去准备些吧。”舅舅听后当时相当无语,既不信又气愤,将剃头师傅臭骂一通。在回去后的第三天夜里,外公去世了。在这之前我妈妈正在给外公织一件毛线背心,我妈织毛衣的手艺相当好,但给外公织这件背心却频频打结,我妈织着织着就哭了起来,她跟我说你的外公肯定要生病了。后来这件马甲还没织好外公就走了。

好了,话说回来,琴玉想给肚子里的娃娃做个毛线帽子,对她而言这本是信手拈来的事,但这织了好几天还没出个样式,线绳总是莫名其妙的缠绕打结,线签子也脱落好几次,搞得琴玉心烦意乱。这时期琴玉婆家的奶奶生病了,眼瞅着就要不行了,孕妇是要忌讳丧事的,所以琴玉的婆婆安排她去旁边我大姑家暂时回避一阵子,说等后事了结再接她过去。

在那边有个风俗,寿终正寝将要过世的老人要给自己的子女发红包、赠碗、封好话等,红包无论多与少都行,表示对子女的关爱和护佑。最重要的是“封好话”,意思就是要说一些受听的话,讨吉利,寄予对他们的祝福,大家都相信被老人封好话的后人,会带着老人的期望平安幸福的过日子。

老人有四个子女,老幺过世的父亲是家中唯一的男丁,现在老幺又是家里唯一的男丁,所以老人一直与老幺住在一起。三个女儿泣不成声的跪倒在老人旁边,等待老人封好话,老人因病痛的折磨,是一个字都不愿多说,其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半晌,老人扫视一圈她的女儿们,开了口:“老大老二,你们俩都是有福气的,娃儿读书得行,能成材……”三女儿忍不住插嘴道:“妈,那我呢,你快说说我呀!”老人并不理会三女儿,转而对老幺说道:“你……以后还是要靠自己,你是享不到他的福的。”说到这里,眼泪汪汪看着老幺。

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看来一点没错,老人最放心不下孙子。

老幺过来握住奶奶的手,老人看看老幺,怜惜地说道:“可惜了,享不到他的福……”老幺的心里十分郁闷,明明是封好话,怎么到了他这里,奶奶要讲这样的话呢?

三女儿这时又问道:“妈,那我呢,我呢?”老人正眼也没看三女儿,只干巴巴地回了一句:“你呀,性格古怪,不改迟早要吃大亏。”把三女儿怄气极了!但之后老人闭上眼就不愿再讲话了。

到了半夜一点多,老人难受得厉害,一会儿说热,一会儿喊冷,折腾个不停。都说好死不如赖活,但此时要是有的选,恐怕很多人宁愿选择前者。三个姑姑和老幺的母亲忙着伺候,老幺却在一旁打起瞌睡,这时老人突然说:“我听见链子声了,你们听到没有?就在大门外面。”大家听了一阵然后摇头,老人却说:“都快把人吵死了!”见老人如坐针毡,大家便探头向外张望,但什么也没看着,认为老人在说胡话了。过了一会儿老幺内急,起身去了厕所,刚跨出厕所门裤子拉链都还没拉好,便听到大家大哭起来,他明白奶奶这是走了。

后来办完了老人的后事,大家这才议论起来,为什么老人前一分钟还在讲话后面突然就离世了。也不知道是谁说了句:“你们里面是不是有属虎的?”老幺马上就站出来说自己是属虎的。那人就说,“这就是了,你的这种属相阳气重,火气旺,你在屋子里那东西就进不来,你一走那就不行了。”大家想起老人说外面有链条声,都后知后觉的。

再后来老人说的话都应验了。老幺大姑二姑两家的孩子,都考上了如愿的大学,大姑的孩子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单位给入了北京户口,做了工程师的他加上自身的努力,日子过的非常不错。二姑的孩子毕业后分到国家地质勘察单位,工作出色提了项目经理的职务,总体来说也是非常好。

再说小姑,普普通通的日子原本不起波澜,直到有一天家里不见了一只鸡,她认定是被邻居家的狗吃了,于是拿起锄头去找邻居理论。邻居说自家的狗一直用绳子栓在院里,不可能咬到外面的鸡。小姑便说,谁知道是不是我家的鸡跑到你家院子里来被吃的呢?随后便要求索赔。邻居当然不肯认,被她胡搅蛮缠的没有办法转头想回屋,这时小姑恼羞成怒,心里有一股无法遏止的怒火,提起带来的锄头便朝着那条狗挖去。那条大狗受惊急得跳起来,不偏不倚咬到了小姑的大腿根隐私处,生生扯下来一块肉。且不说她无理还辩三分,现在邻居真的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外面来,只能认栽了。邻居赔了不少钱,但拿了钱的小姑并没有拿去打狂犬疫苗针,也没有去医院修复伤口,用她的话说是,没有什么比钱放在包里更实在了。只是那个部位成了不言而喻的痛,加上那火爆脾气,她的丈夫对她敬而远之,同龄人的孩子都打酱油了,她还未有一儿半女,其中的艰辛只她自己知道。

再说琴玉,在怀孕七个多月抬手摘樱桃时突然闪了肚子,便早产生下一个女娃娃,像只小猫似的孱弱。重男轻女的思想较为严重的婆婆,对待琴玉前后的落差颇大,琴玉因此受到影响,对这个孩子也并没多少怜惜。但这孩子却非常乖巧好带,能吃能睡,身子壮实起来,一点也不像早产的孩子。琴玉给她取名“早儿”,因为她在琴玉没准备好当母亲的时候就提早来到肚子里,又在琴玉还没织好毛衣就早早的来到世上。

在早儿三岁多的时候,琴玉又生了弟弟小宝。小宝调皮捣蛋,早儿聪明能干,完全继承了父母的优点,但即使这样,父母还是一碗水端不平,明里暗里对小宝更多的偏爱。邻居都看不过去,劝说琴玉夫妻俩别区别对待,手心手背都是肉,带儿哪知娘辛苦,养女才知父母恩,等等。这时老幺便说,奶奶去世前说过,我们是享不到她的福的,养也是白养,长大了也是别人家的!老幺笃定奶奶说的是早儿,因为那时还没有小宝。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那是早儿八岁的时候。在酷夏的中午时分和弟弟出去玩了一圈,出了一身的汗,回到家姐弟俩便躺在饭桌上乘凉。因为饭桌的正上方挂着一把老式的吊扇,玩累的姐弟俩就这么扇着风惬意的打起瞌睡。老幺从堂屋经过看见了,想也没想就把小宝抱回里屋了,等琴玉去叫早儿起来烧火做饭的时候,才发现早儿浑身滚烫,身子软的像泥娃娃一样。琴玉忙叫来老幺,两人这才将早儿送去村医那里打针输液,捡回了一条命,如果晚一步,可能早儿就一命呜呼了。这件事后,连周围邻居都心疼早儿,认为如不是老幺偏袒小宝,把早儿也抱回屋,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纷纷提了鸡蛋和核桃过去看望早儿。老幺那个做爹的只在心疼医药费,他一想到那句“你是享不到她的福的”,就感觉自己的钱在打水漂。

命运没有善待早儿。半年后的一天,早儿在竹林拾引火用的笋壳,竹林里长了一棵高大的脐柑树,(这种果子酸涩中还夹杂苦味,可入药,体形比橙子大的多,皮糙肉不厚。)弟弟小宝用弹弓对准一颗脐柑用力拉开皮筋,末端捏在手里的橡皮片里面裹着一颗石头,小宝铆足了劲将它发射出去,一击未中,脐柑从皮上冒出一些烟,仿佛挑衅似的晃了晃。小宝心有不甘,捡起一颗更大的石头,十几次的回合,这颗顽固的脐柑终于恋恋不舍地从枝头上掉落下来,重重地砸在了树下的早儿头上,早儿还没反应过来便倒在了地上。小宝知道自己闯了祸,连忙跑回家躲起来。

到了傍晚琴玉和老幺从地里回来,洗手准备开饭,才发现冷锅冷灶,不见早儿的踪影。后来在小宝畏畏缩缩的带领下,他们找到了呼吸微弱讲不出话的早儿。琴玉和老幺将她抬回家轻轻放平,生怕用力一点她就会破碎。看着早儿的模样,琴玉想起当初缠绕的毛线,想起脱落的线签子,想到这些年的偏心,此时后悔不知来不来得及?她拿出一个苹果放在早儿的嘴边,因为早儿平时最爱吃苹果。早儿闻见苹果的芬芳,嘴动了动,还没有张口去咬一下,就离开了这个令她眷恋的世界。

插个话,也是我妈后来告诉我的,在我妈准备给我断奶的时候把我送去了大姑家里,早儿看见我穿的裙子后,艳羡的说:“真好看,我都想穿。”但显然早儿是穿不了我的衣服的,因为那时她已经七岁多了。我妈这边的人自然不知道早儿没了的消息,有一段时间我总夜哭,我妈无奈也学着别人写了一些文字,贴到树上和电线杆上,大致内容就是全国统一的那种,诸如:“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行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这招仿佛行不通,夜里我照哭不误,我妈夸张地说,我简直像“被鬼捏了”那种哭法。不久后她得知早儿没了,我妈震惊之余,把我的裙子写上早儿的名字的烧掉了,因为她忘了是哪条裙子,索性把我的裙子全都烧了。说也奇怪,我从那之后就没有过那种哭法了。不过我不太相信是早儿在作怪,我虽然对她没有一丝印象,但听到大姑对她的种种形容,我觉得她不是那样的人。这只不过是某种巧合罢了吧。

说回来,自从早儿没了以后,小宝成了家里唯一的期望,可是期望有时会落空。小宝还没到早儿的年龄,在一次放学后逗留在路上的蓄水池边捞青蛙,结果滑倒进去,很快就吞没在了拥挤的水葫芦里,找到的时候小宝的身子如同旁边的水葫芦的肚子一样被泡的圆圆滚滚的。琴玉见此情景,在极大的悲伤和刺激下,眼泪都没来得及流一滴便疯了。

此后的琴玉清醒的时候和普通妇人一样在家做饭洗衣,少言寡语。她见不得别人家的孩子,一旦看见便很容易受刺激发起疯来,站在门口大呼小叫,披头散发形容枯槁的模样甚是惊悚。

老幺怕不好看,脸上无光彩,砌了一堵高高的院墙挡住了所有人好奇的目光,也挡住了琴玉难堪的形象,挡住了流言蜚语传进院子里。但不知道能不能挡住他腐朽的思想,和他从来就不端正的心。老幺不知道他的奶奶临终前说的那句“你是享不到他的福的”到底是说“她”还是“他”,如果是说早儿,难道奶奶知道早儿会过早的离去?如果是说小宝,那那时候还没有他啊。

老幺不知道。他只知道其实无论奶奶说什么,其实都影响不了自己,作祟的是他自己的心罢了。他也知道自己确实享不到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