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子·公孟》中,有这样一段话:“今我问曰:何故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暑焉。”每年到了夏天的时候,随着天气愈发炎热,现代人都喜欢躲在空调屋中避暑。在古代,别说是空调了,连个电风扇都没有,那么,古人又是如何驱散暑气的呢?
古人有“浸伏”的风俗,即三伏天要到江河中洗冷水浴,或以井水冲凉,从而祛除暑气热毒。而古今“浸伏第一人”,当属东晋炼丹家葛洪了。他酷爱浸伏,这个在《四时幽赏录》中有载:“葛仙翁每大醉,夏炎热,入深水底,八日乃出,以能伏气故耳。”
这里,我们来说说唐朝。
唐朝首都长安的暑期非常难熬,杜甫曾在诗中如此写道:“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可见,盛夏的长安热得可怕。对于长安城的老百姓来说,摇扇子或浸伏洗澡,都是比较好的驱暑方式,而权贵人家通常会选择更加讲究的避暑方式。
一是、用窖藏的冰块解暑。
每逢寒冬腊月,流经长安城的渭水河面就会结出一层浮冰,长安城的达官显贵们会花钱雇人去河床上凿冰块,将冰块放在大宅里的地窖中封存起来。地窖的结构非常独特,既深又广,地窖底部通常会铺设干草,周围还有固定冰块的木桩。将冰块码好后,再用柴草和泥土盖顶,避免空气流通,将一地窖的冰块裹得密不透风。
如此,等到夏季时,再将冰块从地窖中取出,置于屋中降低室温。
在《开元天宝遗事》中有着这样的记载:“杨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席间。座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挟纩者。其骄贵如此也。”且不提炎夏中一块冰的价值,单从“使匠琢为山”来看杨国忠的排场已展露无遗。在场的人无不根据这座大冰山展开联想,身心为之一颤。更有甚者,觉得自己置身冰川,还需在身上盖着丝绵才能觉得舒服。
许多大臣没能力请人凿冰块、挖冰窖,只能在盛夏忍受酷暑。杨国忠抓住这一机会,开始施展“冰块外交”,将自家的冰块作为礼物送给有需要的大臣,增进友谊:“每至伏日,取坚冰,令工人镂为凤兽之形,或饰以金环彩带,置之雕盘中,送与王公大臣。”此举竟与“雪中送炭”有异曲同工之妙,盛夏里还有什么比冰块更合适的礼物吗?真可谓高明至极。
二是、搭建凉棚。
普通老百姓亦会搭建凉棚纳凉,不过,老百姓的排场当然没有富家子弟讲究。寻常百姓,在西瓜地里搭个五尺见方的瓜棚,已是难得的享受。《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至暑伏中,各于林亭内植画柱,以锦绮结为凉棚,设坐具,召长安名妓间坐。递相延请,为避暑之会。时人无不爱羡也。”果不其然,富家子弟的排场的确不是老百姓可比的。
老百姓搭凉棚的材料无非是干草木头,而富人们竟“锦绮结为凉棚”,令人叹为观止。在满足纳凉需求的情况下,还有一群风尘女子在一旁陪坐,也难怪“时人无不爱羡也”。
这两种避暑方式是权贵人家最常用的,皇宫中的法子又与前文大相径庭。
众所周知,杨玉环的身材比较丰盈,由于体脂率较高,杨贵妃难免会惧热。在冬天的时候,杨玉环能够将房檐上的冰柱拿在手里把玩,也不觉得冷;到了夏天,杨贵妃过得就不那么舒服了,“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到盛夏,贵妃穿着轻薄的“轻绡”,命令侍女们拿着扇子站在左右挥舞,仍觉得天气酷热难忍。
那么,“轻绡”是种什么样的布料呢?
由史料可知,这种布料质地非常轻,一匹轻绡(大概为三十三米长)还没到三两重,这样神奇的布料做成的衣物,真可谓轻薄无比。不过,就算是这样轻的衣服,杨玉环仍觉得酷暑难耐。为了避暑,杨贵妃还将冰凉的玉制品放在嘴里,从中汲取凉意。“贵妃素有肉体,至夏苦热,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鱼儿于口中,盖借其凉津沃肺也。”玉鱼儿终究不是雪糕,没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且无法缓解“肺渴”。
所以,每逢剩下杨贵妃的日子都不怎么好过,难怪她喜欢陪着玄宗外出避暑。看着爱妃每天被热得头昏眼花,唐玄宗也难受得不得了。随着气温越来越高,太监们轮番扇起的风全都成了热空气,非但不能令人感觉凉爽,反而让人更加燥热。玄宗终于忍无可忍,打算跑到深山老林中避暑。既然,皇帝要带着贵妃“入山”,自然不可能住在山洞里,还需建造一处落脚的行宫。
至于如何建造行宫,那自是一番大兴土木,压榨民力。不过,为了节省些翻修行宫的开销,同时加快行宫的修建速度,唐朝皇帝亦会“便宜行事”。例如《寰宇记》中记载唐太宗在山里修建行宫时,命令工匠仅在正殿加瓦,其余殿室均用茅草苦顶。
参考资料:
【《墨子·公孟》、《开元天宝遗事》、《寰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