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讲了腿和胯,又说了炁与筋膜,铺垫了这么多,终于到丹田了,都知道丹田重要,可到底怎么用呢?
视频地址传送门:
都说丹田重要,怎么用呢?(上)(视频)
都说丹田重要,怎么用呢?(下)(视频)
丹田之外——腹肌(视频)
先声明我要讲的不是道教的丹炉,也不是中医的炁海。只是来探讨它在劲力上的作用。一家之言,难免偏颇,欢迎指正,共同进步。
这次主要是通过4个词来解析丹田:
“炁沉丹田、 丹田挤胯,意守丹田 和丹田内转”。
首先需要通过前两个词“炁沉丹田”与“丹田挤胯”,来对丹田做个定位。胯再往上来,除了脊椎 腰腹部分没有骨骼覆盖,而腰腹内是脏器与空腔,力上传时,就像是从一个掺杂着大量空气的大水袋中穿过,晃里晃荡的。炁沉不下去的人,这晃动就格外大,裆胯的力很难有效上传,结果一出拳,胯转胯的,肩甩肩的,上下力无法合到一起。
“气沉丹田”是横膈膜推压腹腔下行,小腹会变的紧实且有膨胀感,再努力将腹腔筋膜向两胯处顶,挤压空腔,承接胯部的支撑力,腹部重心下移至盆腔,即实现“丹田挤胯”。
为了方便我把“气沉丹田”和“丹田挤胯”合起来叫“沉田挤胯”吧。“沉田挤胯”的目的是让整个小腹与胯,变得紧实,就像去除水袋中的空气,可以减少水晃卸力一样,这让腰裆劲能合到一处,而力合住时,腰腹内会产生一个合力的点,此处即为丹田。
不同身体姿态下,合力位置也会稍有不同,所以丹田不是一个单一的小点,而是一个最佳范围。那每个人在不同阶段,能合到的点也不同。相对这个最佳范围,往上偏了,下面传上来的力接不住;偏下了,上送的力损失太多;往旁边偏了,重心就会不正。我们现在所知的丹田位置,就是老祖宗实践后得出的,在力的控制上拥有最佳损益比的丹田范围。
通过寻找它的位置,大家应该明白我对丹田的定义了:“丹田是上下劲力通道上的枢纽,而且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一个。”当这个虚拟枢纽发挥作用时,将会最大程度上减轻实体枢纽 腰椎的压力。
只有在“沉田挤胯”时丹田才会发挥枢纽的作用。应该说,不是将气沉到丹田这个位置,而是“沉田挤胯”后,这个位置就成为了丹田,所以才会有那句“意守丹田”。因为丹田的存在是刻意保持“沉田挤胯”状态的结果,在初级阶段“意守丹田”就是在维持丹田的存在,当自然松沉代替用意挤压以后,就可以专注于用丹田去传送力了。
在这可能需要复习一下之前炁与筋膜的理论,比如肌肉是通过包裹它的筋膜来维持它的形态并由筋膜将力量传导给骨骼,其他器官也是如此。炁运行于筋膜之内,负责传输能量与信号,炁通过筋膜产生力量。当我们“沉田挤胯”时,就是通过炁来控制横膈膜下降,也是通过炁将腹膜向两胯推。丹田内转也是如此。简单说 “意守丹田”之类的意念控制都是炁在工作。
另外合住腰裆劲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之前讲过的,肌筋膜中的螺旋链,它从两胯斜向前包住肋骨,拉紧螺旋链可以将腰裆力传至肋部,力再往上走就要靠它了,也是它 决定了我之前讲的X型发力。
还有越是发力的动作就越是要“沉田挤胯”,让丹田充分发挥枢纽作用,传送力的同时也可以保护腰椎。发力时一般是呼气,而普通的呼吸方式,呼出空气时横膈膜会上移,与“沉田挤胯”背道而驰,所以发力时多用逆腹式呼吸,即吸气时扩充胸部,呼气时压缩胸部,横膈膜下降,力向两头挤,这样上下相应,多力合一。
关于螺旋链的作用和逆腹式呼吸接下来都会另开篇说。
丹田与重心的关系:
丹田作为力的枢纽,它的范围始终不变;重心就是物理意义上的一个点,它会随身形不同而变换位置,丹田内动也会影响重心位置。身体中正时,重心在丹田范围之内;身体歪斜时,重心会离开丹田范围,比如这种下腰动作,物理重心实际在身体之外,想要起身需要先将重心移到脚根上方,然后“沉田挤胯”,丹田合住力将上身拉起。这里的感觉像极了丹田在发力,其实不是,它只是力的枢纽,具体放到下篇讲,制作速度有点跟不上了,难免疏漏,大家多担待。
本篇的(下)会接着说丹田的练与用。
视频地址传送门:
都说丹田重要,怎么用呢?(上)(视频)
都说丹田重要,怎么用呢?(下)(视频)
丹田之外——腹肌(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