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为什么晚上月亮挂在天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为什么晚上月亮挂在天空(对着月亮许愿管用吗)

为什么晚上月亮挂在天空

十五夜望月/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作为晚唐诗人,虽与张籍、韩愈、白居易、刘禹锡相交,却只是个一生潦倒的低级官员。也正是如此才使王建有机会深入社会最底层,接触社会现实。

《十五夜望月》这首七言绝句,虽然传达出了苍凉之感,却并非诗人独吟的孤独凄凉。这首诗还有一个题目叫《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并且原作有题注说“时会琴客”。足可见王建是在良友聚佳节之时,望月抒怀而作。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望月所抒之怀有别于其它中秋咏月抒怀的诗。

诗一开篇就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月白风清,寒鸦枯树的凄清景象。月明星稀,寒鸦登枝,庭院中澄澈清明的月光如一潭积水,又似一袭白练,一声声乌鸦的啼鸣,是被这清冷的月色惊醒的乌鸦发出的不平之声,也为此刻的月圆平添了几分幽静。

寒霜裹挟着丹桂的馨香,浸润着整个夜晚。桂树桂枝凝露无声。广寒深宫想必既是如此吧,嫦娥仙子寂寥无言,独对碧海青天。阵阵寒意和阵阵丹桂之香似从天而降。这份寒意除了感觉到的,还有就是望寒空之圆魄而由心底生出的。此时终见人,如此团圆之夜,见月圆而不见人影,似乎有些凄清。

诗的前两句不见人影却是诗人在画外望月的感受。感受如此凄凉的人不只是诗人王建,还有和他一起共度良宵的好友。望月而生寒的今夜还有别人吗?答案是肯定的。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接上文,家家户户都在望月。这其中一定也有王建等人的好友,不能与王建团聚的杜郎中。也许杜郎中望月又和王建的感受不同。一千个人望月就会有一千个今夜,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月相似。这是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感悟。张九龄如是说“天涯共此时”;李白如是说“低头思故乡”;李峤如是说“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苏轼如是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管是哪一种感悟,今夜望月,尽“望”月圆人更圆。“望”在这里也表达了望月人多少美好的企盼,饱含着多少望月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知秋思落谁家”,天可随人愿否?多少游子不得还家,他乡望月心念故乡故人;多少家中空望月的家人,想着,念着,盼着游人、良人早日平安还家。王建今夜并不想让秋思落地,可现实中秋思还是落在了谁家。说“不知”,其实是不想,这充分表现了王建的心中的无奈。

王建这首诗写的有情有境,情景交融。语言形象具体,想象丰富有趣。中秋之夜,既怀远人,又发深思,一唱三叹,婉约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