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江倒海人声沸,你追我赶拔头筹。”在端午佳节,怀化的民俗活动除了包粽子,挂艾叶,还有那动人心弦的划龙舟。在怀化,部分地方把农历初五称为“小端午”,十五为“大端午”,有的地方的传统龙舟活动会从“小端午”一直延续到“大端午”。记者多方打探,确定了几处今年将举行传统龙舟活动的地方。带上家人,一起到现场,去领略传统的端午民俗,去感受那龙舟百舸争流的气氛。

湖南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拨龙舟(端午佳节看龙舟飞渡)(1)

麻阳郭公坪龙舟竞渡。( 刘婷 摄 )

麻阳郭公坪

活动时间:6 月 10 日—11 日(农历五月十六、十七日)出行路线:沿包茂高速行驶 39 公里岩门镇出口下,左转沿 x089 县道行驶 21 公里,再左转沿 x039 县道行驶17 公里即可到达。(全程约 2 小时)

郭公坪镇位于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边陲,北接湘西凤凰,西连贵州铜仁,属古时的“五溪蛮地”。每年端午期间,这里的村民都要自发组织“龙舟赛会”。端午龙舟赛一直是郭公坪镇民间最热闹的活动。

郭公坪镇的村民,为了参加农历五月十六、十七日举行的龙舟赛,每个村都会在比赛的前两个月组织人员去锦江河练习,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员也将会在这一两个月内陆续返乡。郭公坪镇的龙舟活动,每年的赛场都设在美丽的九龙湖畔(小坡村),整个赛道全程 800 米,镇内参赛船只平均都在 10 支以上,甚至有来自贵州铜仁漾头镇的船只参赛,盛况空前。

在宽阔的九龙湖里,各村健儿们在龙舟上擂鼓呐喊,奋力划桨,厮杀声中,船梆两边搅起阵阵白浪哗哗作响;两岸看热闹的男女老少,更是穿戴一新,手舞粽粑喊加油,踮脚伸头看赛船,热闹非凡。河面上龙船如飞,河岸上人头攒动,赛船和看船赛的人,共同构成锦江河畔一年中最亮丽的风景线。

溆浦大江口

活动时间:6 月 8 日—9 日(农历五月十四、十五日)出行路线:沿娄怀高速行驶 54 公里大江口出口下,左转行驶 3 公里即可到达。(全程约 1 小时)

大江口镇位于溆浦县西部沅江两岸,距县城 28 公里。有江口古驿站,现存大量明清建筑群。沅江和溆水泛舟是江口的魅力所在。屈原曾泛舟从江口而入溆浦,观其两岸风光,写下绝世名篇。

溆浦的传统龙舟一般头高尾翘,成梭子形,全长大约在 26 至 28 米之间,尾部翘起呈燕尾状,尾高达 2.8 米,可载 70 余人。龙舟没有装龙头和龙尾,以舞头旗者为“活龙头”,即全船的总指挥。

溆浦龙舟在农历五月初五下水前,都要到屈子庙中祭祀,这时候,参加比赛的乡村,组织青壮年进行龙舟下水日常训练,直至“大端午”节的到来。当天,河中会设有许多彩船,彩船上请有艺人吹唱。大赛前,县城和江口镇的大商家都会给本家的龙舟“赏红”,这也会引来非宗族的龙舟来“抢红”。届时,沅水、溆水两岸人山人海。河里汉子们的呐喊声、唢呐声、锣鼓声、鞭炮声等,岸上人群的助威声,响彻云霄,场面十分壮观。

湖南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拨龙舟(端午佳节看龙舟飞渡)(2)

中方铜湾龙舟起航。(陈晓春 摄)

中方铜湾镇

活动时间:6 月 9 日(农历五月十五日)出行路线:过杨村在 S312 省道上行驶约 28 公里,左转进入 x035 县道行驶 12 公里即可到达。(全程约 1小时)

铜湾镇,地处沅江中游,距离怀化城区只有二十八公里,水陆交通甚畅,商旅繁昌,上接洪江,下连辰溪、溆浦,是中方县东半部经济文化贸易中心,水上活动非常频繁。

铜湾镇龙舟造型奇特,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艺术结构,全舟分为:龙头、龙颈、龙身、龙尾四个部分。全长 32 米,宽 1.5 米,高 3 米(舟底最低处至龙尾最高处),船尾为燕尾状,意寓龙凤呈祥。全舟设 24 对桡,加上锣、鼓手、旗手、舵手、乐手(唢呐)共 54 人。两艘龙舟共 108 人,意取梁山泊 108 将。讲究坐姿、划姿、力度,做到快慢服从鼓手指挥,采取站姿划桡,全船 54 人一条心。龙头精雕出眉、眼、嘴、鼻,眼睛突起圆睁,霸气十足。

铜湾镇的赛龙舟是铜湾人每年端午节的盛大活动,长期以来逐渐演绎成全民健身活动。凡成年男子不管身处何地均必须赶回参加,或组织或自发,供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客人亲友观赏。铜湾镇今年将有 30 多艘龙舟下水,场面非常热闹。

湖南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拨龙舟(端午佳节看龙舟飞渡)(3)

辰溪黄溪口龙舟下水。 (罗来福)

辰溪黄溪口

活动时间:6 月 6 日(农历五月十二日)出行路线:沿娄怀高速行驶 54 公里大江口出口下,沿县道 x30 行驶约 30 公里即可到达。(全程约 1 小时 40 分)

黄溪口镇位于辰溪县东南部,沅江边上,该镇有历史悠远的瑶乡文化,系湘西十大古镇之一。

黄溪口龙舟在外形上和别地的龙舟有着根本的区别,首先是体型上要大得多,可以容纳六十人之多,其次是形态上古朴厚重、简约大方,鳄鱼首、蟒蛇身、飞燕尾高高翘起,这种形态和战国以前出现的龙形态很相似(有出土的古楚国帛画为证)。全长约 28 米,28 节,可坐人 24 节,计 48 人。最宽处 5 尺,尾高 4 米,船头 3—5 人,俗称蹲猪脚。头旗 1 人,腰旗 1 人,锣鼓手各 1 人,艄公 2—3 人,唢呐 1 人,收礼记账各 1 人。共计约 60 人。

黄溪口龙舟比赛没有号令,没有起跑线,观众是裁判。龙船在沅河上下约 3 公里水域按顺时针转圈。遇上谁的船就与谁比,两艘、三艘甚至更多。只要龙船箍在一起,听锣鼓声,越来越急;听呐喊声越来越沉,看龙舟首尾共振,槽片挥动,水花四溅。沅江河里划龙船,斗智斗勇,斗力斗谋。 黄溪口今年大概有 50 多艘龙舟下水。

据了解,在活动期间,黄溪口镇文联与辰溪县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黄溪口镇首届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摄影大赛”,届时,只要参加活动的摄影爱好者都可以参加。(本报记者 杨智伟 通讯员 李光 黄贻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