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作物上的各种病害还是很多很多,防治病害依旧是当下农作物管理上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戊唑醇,作为一种具有高效、广谱、内吸性的三唑类杀菌剂,杀菌广谱、“抑制性”小、混配性好……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它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在病害的防治上,戊唑醇会被用来防治真菌性病害。适用作物和防治对象很广:

戊唑醇对作物有抑制作用(戊唑醇抑制性强)(1)

说到戊唑醇,就不得不提它的3大特性:

1.同类型产品相比,抑制性小

有朋友说:我知道戊唑醇可以防治的病害多,也确实有效果。但我怕它有抑制作用,万一病害没防治住,作物不长了咋整?所以我一般都不用,也很少用三唑类药剂……

那戊唑醇为什么会抑制作物的生长呢?这是因为戊唑醇的作用机理,它是作用在真菌细胞的麦角甾醇上,通过抑制真菌细胞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影响真菌细胞的发育,从而导致真菌细胞最终死亡。

而作物细胞进行生物合成也需要甾醇的参与,当戊唑醇在抑制真菌细胞内麦角甾醇的时候,也会对作物细胞内甾醇的合成造成抑制,特别当戊唑醇的有效成分越高,抑制作用就会越强烈,从而造成了作物生长缓慢的现象,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抑制作用。

那戊唑醇的抑制作用有多强呢?作为三唑类三菌剂的一种,戊唑醇相比较其它三唑类药剂,它的抑制性还是比较低的:

戊唑醇对作物有抑制作用(戊唑醇抑制性强)(2)

针对戊唑醇的抑制性,上面的表格也给大家做了排序,大家也能发现,相比较其它三唑类药剂,戊唑醇的抑制性是比较小的。最关键的一点是,戊唑醇的“抑制作用”,主要是表现在大家不按照正常剂量用药时,或者没有在作物的合适生育期施用。比如在禾本科作物分蘖之前,或阔叶作物花芽分化之前使用,会对作物生长会带来不利影响,造成作物顶端生长缓慢,使作物植株的节间缩短等。另外,在低温比较低、光照不足的情况下,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戊唑醇的用量、使用次数。因为此时的作物光合作用,以及代谢功能比较弱,大量使用戊唑醇会抑制作物生长。尤其是此时正处于生殖生长的花期,可能会导致花而不实等不可逆的后果!

但是,只要大家按照正常的浓度,或者听从零售商的建议用药,戊唑醇主要还是用来防治病害的,而不是去抑制作物生长的,除非你就想要用它抑制作物生长。

2.混配性好戊唑醇作为三唑类杀菌剂,受到很多种植户的好评,因为它不仅单独使用防病彻底,最重要的是,戊唑醇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和大多数杀菌、杀虫药剂复配使用,能够增强防病、防虫效果。

常见的复配药剂如下:

戊唑醇对作物有抑制作用(戊唑醇抑制性强)(3)

通过上面的表格,大家也能发现,戊唑醇混配其它药剂后,防病效果会更好、更全面。

详细的具体药剂搭配,要根据作物和当地的农资店指导来搭配。比如,可以用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用于防治炭疽病,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用于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40%苯甲·戊唑醇悬浮剂,用于防治黑星病,45%唑醚·戊唑醇悬浮剂,用于防治白粉病等。3.渗透性好,持效期长戊唑醇在作物上的渗透性强,内吸性好,当大家在作物上喷洒戊唑醇,它能够快速地渗透进作物的体内,并且在作物体内长时间存在,从而可以达到持续杀灭病菌的作用。特别是用在土壤处理上,持效期可以达到90天以上,这能够大大地减少大家施用药剂的次数,避免了多花很多钱。

使用戊唑醇时,有啥需要注意的呢?

1.使用时期在作物茎叶上使用戊唑醇时,如果是在蔬菜幼苗期、果树幼果期,一定要咨询当地零售商,询问可使用的浓度,避免浓度过大造成药害,那可真的是得不偿失啊!2.使用禁忌

如果作物的种子已经被戊唑醇给处理过了,一定禁止人去吃,或者把种子当饲料喂给动物,那是有毒的。

最后,再次提醒,戊唑醇混配性好,相比较其它三唑类药剂, “抑制作用”小,只要不在作物分蘖或花芽分化前使用,防病效果很不错!(来源:每天农资原创)

戊唑醇对作物有抑制作用(戊唑醇抑制性强)(4)

戊唑醇对作物有抑制作用(戊唑醇抑制性强)(5)

戊唑醇对作物有抑制作用(戊唑醇抑制性强)(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