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相知相守换一生 换不来相濡以沫的一生(1)

“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诗经》里描述爱情最经典的的诗句,这虽说只是一个朴素的承诺,却要用生命中每一天每一时去兑现。就像爷爷和奶奶的爱情,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全是几十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用相知相守换一生 换不来相濡以沫的一生(2)

爷爷今年84岁,奶奶今年79岁,他们一起携手走过了58年风风雨雨,俩人用时间,用行动,谱写了一篇爱情神话,让年轻人都望尘莫及。特别是奶奶对爷爷的感情,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人生如初见,永远不离不弃”。2003年,爷爷得了脑出血,奶奶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住院二十多天谁都信不过,喂饭、擦洗身体,活动四肢,接大小便,什么事都亲力亲为,由于抢救及时,再搭上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护理,爷爷终于脱离生命危险。出院后,照顾爷爷的重担由她一人扛下来。在我眼里,奶奶是大大咧咧的人,对谁都不冷不热的,只有对爷爷温柔和有耐心。每天康复训练,总是像哄小孩一样哄着爷爷多锻炼一会,搀扶着他一步步往前蹭,累了就给擦擦汗,捏捏肩,捶捶背,鼓励他努力再努力。爷爷脾气暴躁,对吃喝十分挑剔,想吃什么给做好了,突然又反悔,再想吃什么,就再给做,这样来来回回,有时候一天可能做六七顿饭,直到可口满意为止,奶奶没有一点怨言。

用相知相守换一生 换不来相濡以沫的一生(3)

2012年,爷爷又因胆结石,做了胆囊摘除手术,虽然请了护工,但奶奶还是不放心,坚持留在医院事事都自己张罗,生怕爷爷被怠慢。她说:“让我回家也是坐立不安的,只有我最了解你爷爷想啥要啥,有我在,他会好得快一些”。

用相知相守换一生 换不来相濡以沫的一生(4)

长期为爷爷操劳,奶奶身体也越来越差了,连续做了三次手术,每次住院都匆匆忙忙的,刚有点好转,就吵着回家,儿女劝她多调养一段时间,她就是啐啐念,一天到晚不厌其烦地问:“你爷爷吃啥了?吃多少啊?按时吃药了吗?出去晒太阳了吗?夜里盖被子了吗?”。今年夏天,奶奶又因心脏病做了支架手术,疫情期间,住院只能大夫跟家属联系,奶奶在医院里每天走心闹肺的,在她心里,自己的一切都是别人的,只有爷爷的一切才是自己的。出院路上打听的都是爷爷的事,到家直奔爷爷的床榻嘘寒问暖,一边问一边眼泪哗哗的,仿佛得病的不是自己而是爷爷,场面让所有人动容。

用相知相守换一生 换不来相濡以沫的一生(5)

接屎接尿,穿脱衣裤,上床下床,让奶奶非常吃力,我跟她说儿子、孙子轮班住或者请个保姆,奶奶不愿意,觉得没人能伺候好爷爷。爷爷这两年头脑也越来越不清醒了,一天到晚骂个不停,甚至是胡说八道,稍不顺心就摔东西或者推搡奶奶,奶奶从来不恼也不怒。今年家里装修,爷爷见人就说奶奶偷他钱,有外遇,想抛弃他,想害死他,把儿子的房子也给拐跑了。不知道底细的人会真的相信了。而奶奶,望着别人惊奇的目光,依旧一脸淡定,不生气,不反驳,不辩解。仍然义无反顾、心甘情愿地付出着。或许,在她心里,不管爷爷怎么无理取闹,日子多累,也不管受多少委屈,只要他还活着,就是一种依靠,就是一种陪伴,就是一种对幸福的守候。邻居们都说爷爷面色红润、白皙,幸亏奶奶这么多年尽心尽力照料,没让他受一点罪。我们也真心觉得奶奶太辛苦了,经常买些好吃的给她,但她每次第一句话就是:“给你爷爷留着”。给她钱也总是转脸塞在爷爷兜里。

用相知相守换一生 换不来相濡以沫的一生(6)

村头巷尾,总会遇见一对佝偻的身影,爷爷坐在电动轮椅上,奶奶骑在电动三轮车上,奶奶时而拿起奶瓶给爷爷喂水,时而用粗糙的手掌为爷爷擦去嘴角的液体,时而费力地给爷爷拉上衣衫,俩人或贴面私语,或目光对视,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温暖,那么另人感动,也许人世间再也没有比这画面更靓丽的风景线了。

用相知相守换一生 换不来相濡以沫的一生(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