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版名碟欣赏】苏芮 -《顺其自然 尘缘》 韩国T111-01飞碟首版 签名版

专辑中文名: 尘缘

歌手: 苏芮

音乐风格: 摇滚

CD编号:UFO-8407

版本: 韩国T111-01飞碟首版 签名版

发行时间: 1984年

地区: 台湾

语言: 普通话

简介:

苏芮八十年代的经典老歌(苏芮-顺其自然)(1)

苏芮八十年代的经典老歌(苏芮-顺其自然)(2)

苏芮八十年代的经典老歌(苏芮-顺其自然)(3)

专辑介绍:

听完这张专辑,我认为它是苏芮最出彩的专辑一点不为过。且音质竟然也是很完美。84年的专辑,可谓珍贵!

以下文字全部照搬,只因写得比较细致出彩!

1985年的夏天,快放暑假了。罗大佑的《鹿港小镇》听得如火如荼。可是关於苏芮,我们手裏还只有《搭错车》。每次的听力课下课的时候,外教都会通过耳机放一些美国老家的流行音乐、乡村音乐什么的,但有一天却放了一个“炸弹”,把我们这些苏芮迷全都震晕了。第二节听力课自然是没法上了。耳机裏传来的英文几乎全部没有听进去,一直在想著,下课以后怎么跟Brian借他的带子,脑子裏还想著用什么办法复制这盘带子。Brian在来我们学校之前,曾在臺湾任教三年,他是在这个学期中间接的别的外教的课,所以我们跟他也不是很熟。下课以后,我们强压住心裏的无限渴望,尽可能用很平常很礼貌的语气向他借出这盘磁带,Brian很痛快地就借给我们了,但遗憾的是,那盘磁带的封套落在臺湾了。有带子其实也不错了,词就自己扒了。

那天下午自然是蹺课了,跟同学骑自行车先到中关村买了两盘崭新的磁带(学外语的人一般手裏都有几盘备用的带子,但录苏芮的歌怎么能用旧带子呢?),然后又是一路狂奔到农科院的老乡那裏用他的双卡答录机复制了两盘,最后又在一场太阳雨中,骑回了学校,还好赶上了食堂的晚饭。来自不易的东西,自然会倍加珍惜。

这个专辑,正是《尘缘》,7首歌,首首经典,而18年来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也正是专辑标题曲《尘缘》。无数次,在宿舍的灯熄灭以后,我就通过耳机听这首歌,许多次都感动得落泪。内地听过这首歌的人很少,即使是音乐圈的人也不例外。苏芮那么多经典歌曲,可《尘缘》却像蒙了尘一样,极少被人提起。常常与朋友聊起苏芮的时候,我会在私底下以对方是否知道《尘缘》的旋律和歌词来确定其“段位”。1988年12月,我在自己供职的报纸上撰文介绍苏芮的时候,便专门提及了《尘缘》,但我想读者因为缺乏管道,根本无从听到这首歌。大多数人也只知道《搭错车》和《臺北/东京》,中图原版引进的《驀然回首》、《第六感》和《苏芮1986》也不是影响很大,主要是当时臺湾和内地的交流有限,艺人根本不能过来做宣传。

9分04秒,一首歌,实在是惊世骇俗。现在谁要是在专辑裏放一首如此长度的歌,老闆一定会以为他在发疯。你把这歌拿去打榜,要是节目长度是一小时的话,那你这一首歌,就占了人家1/6的节目时间,谁给你放啊?在我听到它两年之后,这个专辑就从我生命中消失了。工作以后,一向热情向朋友推介苏芮的我,把自己手头的两盘《尘缘》都借了人,而它们最后都“遗落”(这是《尘缘》歌词中用到的字眼)了。於是《尘缘》就成了我自己的独唱——我时常独自唱起这首歌,虽然有些歌词一直是错的。但是,这么多年,我一直能够把这首歌完整地唱下来。《尘缘》的歌词我直到今年才从网上找到,发现唱了十几年的歌,竟有三四处是错的。其中一句是“沏一壶茶,在那遗忘的人生角落”,被我听成了“寂寞常在那遗忘的人生角落”。最让我兴奋的是,我终於“听”清了伴唱裏的歌词,伴唱裏的“也许早晨不太快乐的清醒/也许睡前需要一点酒精”我一直就不知所云。这首歌交响诗般的起起落落,把生命描绘得丰满而壮观,真实而深刻,苏芮的艺术生命,也在这首歌中登上了巔峰。而我,也一直为它的不为人知,耿耿於怀,直至今日。

《顺其自然》、《内心交战》、《爱的完结篇》、《我曾深爱过》、《重逢》或者在精选集中收录过,或者有人翻唱过,仅有《尘缘》和《故事》是与大多数内地歌迷绝缘的。在我接触过的艺人中,唯有当年红极一时的张蔷听过这两首歌(我给她放这首歌的时候,她可以马上跟著唱,这证明她不只是说说而已),但她已经说不清在什么情况下听到的了,我猜想,既然当年她曾翻唱过《我曾深爱过》这些歌,大概是“做功课”的时候,顺便听到的了。

《故事》也是一首深深打动过我的歌。八十年代中后期是朦朧诗活跃的年代,诗人们常常组织一些沙龙活动,我因为有几个诗人朋友,所以会常常“列席”他们的活动。有一次的活动是每人都要表演节目的,诗人们大多是朗诵自己的最新诗作,不写诗的人无非是编个三句半、唱段京戏之类,而我则清唱了这首《故事》。这是一首特别适合清唱的歌,因为它本身既安静又舒缓,高潮部分又很有张力,可以尽情发挥,但清唱时唯一的缺撼是在高潮部分“原来,我们都活在一个故事裏”这一句的前面,少了六个不可或缺的鼓点儿(我自己独自哼唱时,是一定要加上个“咚—咚咚,咚—咚咚”的,哈哈)。我把这首歌唱得很慢,我想是有意让人听清裏面的歌词。后来,有好几位参加聚会的朋友都特别喜欢这首歌。在场的当时的中央乐团(现在的“国交”)的一个男中音还特意让我一个字一个字地记下了这首歌的歌词,他也没有这首歌的带子,想必他是把这词拿回去当诗欣赏了。苏芮的歌,会在任何时候在我脑中迴旋。1998年年初我在北京龙泉驾校学车时,为了儘快拿到驾照,在有空閒时,我会约上一整天的课。中午吃完饭后等著上下午的课时,会很无聊,没有地方休息,我会找没人的地方,对著空旷的练车场放声地唱这首《故事》,最喜欢的就是这句“原来,我们都活在一个故事裏。”

陈克华、曹俊鸿,因为写了《尘缘》与《故事》,在我心目中竟也不再是凡人,也对他们的创作格外关注,及至后来听到曹俊鸿写的《只有分离》之类时,心裏竟有说不出的失望。现在看来,那些歌,其实也是经典,只是不属於一个类别罢了。

时代在变,张惠妹、周杰伦他们不太可能再去唱一首九分多鐘的歌了。

《尘缘》,苏芮在我心中立下了一座丰碑,它不可逾越。

专辑曲目:

01. 顺其自然

02. 内心交战

03. 爱的完结篇

04. 重逢

05. 尘缘

06. 故事

07. 我曾经深爱过

此音频分享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40d7e30102vh8u.html

更多精彩高品质音乐欣赏及音乐知识请关注

《沧海一声笑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uysen

《沧海一声笑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161877475

,